[Skip to content] [Skip to main navigation] [Skip to secondary content] [Skip to quick links] [Go to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有關《藝文》及投稿
陳翊朗、劉曉彤及曾智愛怡分享他們在香港的避風塘。訪談的插畫由陳嘉賢繪畫。
鍾宛芝、Xyza Cruz Bacani和陳穎華分享讓他們憶及香港的物品。訪談的插畫由陳嘉賢繪畫
耶蘇、蔣竹韻、娜布其及苗穎討論中國的美術學院於千禧年代的社會及意識形態轉變
池上裕子
以下推介館藏由阿三撰寫,主題為香港同志藝術
楊天帥爬梳日本「藝術項目」的起源及發展歷史,檢視西方的「社會參與藝術」理論,深入探討可應用於日本脈絡的批判框架。
黎美蓮撰寫推介館藏,主題為呂壽琨與新水墨美術教育
朱嘉喬探討木刻版畫如何於動盪的時代中為釋放情感及細微的論述騰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