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香港媒體藝術考古

「推介館藏」為一系列主題性精選書單,選材來自亞洲藝術文獻庫館藏,由特約作者擬題及撰寫。以下推介館藏由鄺佳玲撰寫,主題為香港媒體藝術考古。

 

「Media Archaeology(媒體考古)就是常常游離在『舊』的同時發現一些新事物,新的事物令人興奮,雖然它們能幫大忙,但是總會想回到舊東西裡,看看有什麼東西還沒看夠,時常來來去去。」

——鮑譪倫,媒體藝術家及策展人,摘自《連點》線上誌專訪

 

我第一次聽到「媒體考古」這詞,是在2010年的「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那一屆藝術節以「ScreenArcadia天下太屏」為題,在主題研討會邀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媒體考古學家艾奇‧胡塔莫(Erkki Huhtamo)來港進行演說與交流,主題為「動態觀眾:媒體考古學的論述」,他以媒體文化的討論出發,探究流行媒體與觀眾及用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我對這門科目產生興趣後,當然少不了找來相關著作來拜讀,其中一部入門必讀是由艾奇‧胡塔莫與尤西·帕里卡(Jussi Parikka)聯合編輯的《媒介考古學:方法、路徑與意涵》,裡面提到:「一般意義而言的媒體考古學,旨在充當時光機,在歷史的多個時刻停駐,並激發人們意識這些時刻之間的相互關聯。作為一種時光機,媒體考古學從人們的遺忘中挽回那些多樣而另類的往昔,並讓它們再次緊密相關,從而促進人們以全新的方式去思考媒體。」另一部入門書目——由尤西·帕里卡編寫的《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意為「什麼是媒體考古學?」) ——亦深入淺出地解說媒體考古學的概念。

 

 圖片:《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封面。
圖片:《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封面。

 

這種思考模式,以及對媒體發展的認識,正是理解媒體藝術的重要一環。媒體藝術建基於對媒體科技的探討和實驗,無論新舊。而科技則影響著大眾媒介,包括電視、電影、電腦等等,與文化發展環環相扣。人們理解媒體發展史,就能繼而理解媒體藝術的進程,及其與人文社會或世界命題的關聯,同時追溯未來媒體藝術發展的可能性。以媒體考古角度觀探媒體藝術的發展,就必須看這個藝術形式如何被科技影響。傳播學家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經提出「媒體即訊息」的概念,就是說人們在理解訊息時,會受其傳播形式影響,例如電視、收音機、電影等大眾媒介是如何傳播訊息的呢?這些內容其實本身就是媒體的一部份,而回顧歷史的時候,不難發現它們對群眾的巨大影響力。

了解媒體藝術發展的另一重點,是如何不侷限於媒體本身,貫穿不同學科,靈活連接藝術史、電影硏究、建築、科技史和當代文化理論的主題和思想。本質上,媒體藝術是跨媒介的引用和交涉所產生的藝術形式。以媒體考古的思考模式理解媒體藝術發展,就能更掌握其發展脈絡與多變的特性。

 

影響媒體藝術的藝術流派

如要理解本地的媒體藝術發展,必須同時理解國際版圖上的媒體發展。首先要說的是1916至1923年出現的藝術流派—— 「達達主義」(Dadaism),它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活動,試圖通過推翻傳統的文化與美學形式去造新,是一種反藝術的精神流派。代表人物包括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及其無人不曉之作《噴泉》。雖然此流派只存在數年,但也成為1960至1970年代群起的「激流派」(Fluxus)的基石。

激流派繼承達達主義的反藝術思維,始於美國紐約,由一群無分門派的才子才女建構而起。他們拒絕跟隨傳統、討厭畫線,支持相互交流,一人分飾多角,你是什麼並不重要,你就是造新:所以詩人可以以歌會友、畫家可以去拍實驗電影,更莫道把演出變成錄像藝術,又或者在劇場中引入工程技術進行實驗。激流派不單止影響美國本土的藝術生態,也快速影響歐、美、日等地,以至華人地區。

 

圖片:錄映太奇出版的《VTEXT》雜誌封面。
圖片:錄映太奇出版的《VTEXT》雜誌封面。

 

因此,當我們回顧本地媒體藝術發展時,會發現許多實驗的雛形始於1970、1980年代;其實驗的法門不設限,由實驗錄像開始,試光造影玩媒體,又或是劇場中引入光映技術,甚至是與映共舞(Dance Video)。本地重要實驗藝術組織進念二十面體、火鳥電影會、錄映太奇等的成立之初,就常作這些嘗試。

 


先河時代

關於香港媒體藝術不可不曉的關鍵字,包括許多人名、組織、活動;除上文提及的組織以外,還有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歌德學院、香港藝術發展局、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等。這些組織多自1980年代開始辦媒體藝術相關的活動,例如實驗劇場、非主流放映、錄像藝術工作坊及比賽、創意媒體教育等。讀到他們的資料,例如是活動紀錄、刊物或學者文本等,可以一瞥本地錄像及媒體藝術起始的初生狀態。也許零碎,然而考古過程就等同拼湊砌圖。

另外,由媒體藝術及媒體考古學者黎肖嫻所寫的《為香港(新)媒體藝術構築初步的歷史 : 考古、公眾的認知、藝術家的教育》,以及由鮑譪倫主講的講座「香港錄像藝術實踐」(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及錄像局系列講座,2014年),都追溯本地的媒體藝術實踐如何由1980年代的錄像藝術、實驗劇場,發展至網絡訊息及社交媒體普及的年代。

進念二十面體創辦人榮念曾先生在媒體藝術考古項目《連點》的訪問裡面提及他在1978年回流香港,與許多有趣的實驗錄像藝術家合作。1980年代的「媒介事件一、二」就是以破格電影電視模式所造就的實驗項目,及後在香港歌德學院的支持下出現了第一屆的「香港國際錄像藝術節」。接回文章早前提及由激流派時期影響全球的跨界別不設限模式及其實驗精神,在1980、1990年代的香港也全見影響。

 

 圖片:《沒有先例: 一次重塑香港錄像和新媒體藝術敍述的嘗試》展覽圖錄封面。
圖片:《沒有先例: 一次重塑香港錄像和新媒體藝術敍述的嘗試》展覽圖錄封面。

 

而1990年代到2000年,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流動科技起飛,媒體藝術更是高速拓展。錄映太奇多年來擔當重要的記錄存檔角色,呈獻了包括1997年的《VTEXT》、2003年的《錄像文章》、2010年的《維基托邦》、2016年的《沒有先例》等項目。這些項目不單止是盛載著藝術作品的紀錄及存檔,還反映當時的科技發展與面向。

 

連上媒體藝術的點線面

於1990年代,互聯網技術剛起飛,網絡尚未卓越至通達交流,香港的媒體藝術圈與國際的關係不太密切。有見及此,媒體藝術家鮑譪倫於1996年成立了「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微波旨在透過每年的策展命題把國際的媒體藝術項目帶來香港,除了一開始的錄像藝術,1997年更先導了許多科技協作項目,開啓科技、科學與人文相連的可能性,包括生物藝術(Bio-Art)、太空藝術 (Space Art)等等。這些根據科技科學發展而來的研究命題及項目,正是相承媒體考古的脈絡而來。

微波團隊自從2010年接觸由艾奇‧胡塔莫提及的媒體考古概念,就已經有做好香港媒體藝術發展史的準備,是故在2021年衍生了《連點》計劃。在探討香港媒體藝術發展的過程中,不單需要認知過往發生的人物、組織與事件,重點是要連結過程,把這些事物與媒體發展平衡參考對照,這就是遊戲「連連看」的意義:一點到一點,成為點線面就能成為圖像。《連點》的線上紀錄,透過網誌上的文本、圖片及錄像提供歷史回顧面向;當中的互動介面以及關鍵字的連結與搜尋,亦為大眾提供香港媒體藝術發展的框架。大眾可以由此窺探本地的獨立組織、團隊及藝術家如何因應媒體科技發展,形成本地的藝術版圖。

 

今下未來,科技的頃刻瞬間

回到當下,再次回到「媒體即訊息」的思考,當傳播資訊就是媒體的一部分、在大眾傳播及溝通模式的進化下、在媒體藝術發展的脈絡中,人們除了回顧歷史,更可以預視可行的未來。人們與身上的流動通訊設備已達人機合一,文化硏究裡提及的半機械人(Cyborg)世界可能亦不遠矣。未來學家雷蒙·庫茲維爾(Raymond Kurzweil)提出加速回報定律,他認為在2050年左右,人工智能可以超脫人類,引發許多未知。

迎著科技高速發展的風潮,香港媒體藝術領域近年也開始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新科技,命題許多有關人與人工智能的相承共存,創作近似科幻世界的近未來作品。本地媒體教育龍頭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更在2020年開始舉辦《藝術機器》展覽。藝術與人類的關係逐漸成為媒體藝術的研究重點,預視著近未來的藝術與科技走向。2021年的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以《今未來》為題,透過科技、科學,探討科幻小說及神話中人與科技共存的世界,以媒體藝術項目討論近未來的可能性。

 

 圖片:《今未來》主視覺,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2021提供。
圖片:《今未來》主視覺,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2021提供。

 

媒體藝術不離媒體發展,以媒體科技為重心;是故以媒體考古作硏究及思維基礎,在回顧歷史的同時,可探討當下發展以及預視近未來。本文之始引用了鮑譪倫的說話,我們所說的媒體(藝術)考古是雙線的,總遊走在新與舊之間,它不是一種線性時間的定義,而是舊中看新、新中顧舊,來來去去,翻查一些「未夠」又或且「未舊」,從中拓展未來的可能性,以科技實踐有限追無限。

 

以下為本精選書單的書目及資料:

第一部分

此部分選列的書刊資料有助讀者理解媒體考古學、媒體藝術發展史,以及在當代藝術脈絡下剖析媒體藝術。這些資料由著名媒體考古學家、國際媒體策展人、中國內地及台灣的藝術家與學者編著。

Huhtamo, Erkki, and Jussi Parikka, eds. Media Archaeology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1 [REF.HUE]

Parikka, Jussi. 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2 [REF.PAJ4]

Cook, Sarah, Beryl Graham, Verina Gfader, and Axel Lapp. 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New Media Art: Conversations with Curators. Berlin: Green Box, 2010

陳玲,《新媒體藝術史綱︰走向整合的旅程》,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

New Media Art in Asia: Emerging Directions」,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2014年12月2日

王嘉驥,《台灣媒體藝術發展評述》,ITPARK,2004年

 

第二部分

此部分著重香港本土的媒體藝術發展,包括重要的香港媒體藝術項目的紀錄文刊、由香港媒體考古學者所編著的文章,以及本地兩個重要媒體藝術歷史考古項目的存檔:《沒有先例》及《連點》。

錄映太奇(黃志輝編),《VTEXT [videorecording]》,卡式錄影帶, 90分鐘,1997年,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

《VTEXT》雜誌,錄映太奇,香港,1997年 [PER.VTE]

《錄像文章:跨媒介創作計劃作品集》,香港當代文化中心,香港,2003年 [EX.HGK.VEW]

黎肖嫻,《為香港(新)媒體藝術構築初步的歷史 : 考古、公眾的認知、藝術家的教育》,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07。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2008年 [REF.CYK]

鮑譪倫主講,「香港的錄像藝術實踐」,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及錄像局系列講座,北京,2014年

《沒有先例: 一次重塑香港錄像和新媒體藝術敍述的嘗試》展覽圖錄,錄映太奇,香港, 2014年 [EX.HGK.NRF]

《當家當當家:鮑藹倫回顧展》,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2018年 [MON.PAE]

鄺佳玲,《連點》,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香港,2021年

Shaw, Jeffrey and Richard Allen. Art Machines.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20 [EX.HGK.AMP]

 

1. 本書的中譯本為:艾奇‧胡塔莫與尤西·帕里卡合編,《媒介考古學:方法、路徑與意涵》,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18年

 

鄺佳玲為國際媒體藝術策展人、製作人、作者、教育家以及超媒體專才。現為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項目總監,並於2018年成立創意顧問公司SIBLYS。近年創作橫跨多媒體平台,項目包括2020年微波藝術節的《後實錄》與聯同五位台港創作人的超媒體計劃《生死牆》。她的策展項目曾於亞洲多個城市以及美國展出,多年來致力於新媒體藝術發展,並同時為多本雜誌及線上平台撰寫專欄。多年來擔任多個國際藝術節及設計比賽的專業評審,並致力於不同學院及藝術節巡迴講學,包括韓國的ACT、深圳新媒體藝術節、台灣國立大學、日本東京的電氣傳訊大學、香港的FILMART和娛樂博覽會等。

以藝術與科技為終身信仰。

版本

作者

KWONG Kailing Joel, 鄺佳玲

主題
館藏推介
日期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標籤
推介館藏 展覽史 承故納新
分享

相關內容

Shortlist | Hong Kong Media Archaeology
推介館藏 | 香港媒體藝術考古
館藏 | 主題

推介館藏 | 香港媒體藝術考古

「推介館藏」為一系列主題性精選書單,選材來自亞洲藝術文獻庫館藏,由特約作者擬題及撰寫。以下推介館藏由鄺佳玲撰寫,主題為香港媒體藝術考古。

aco
藝術不講理性:與馮美華對談
LIKE A FEVER | 對話

藝術不講理性:與馮美華對談

馮美華探討藝術與空間的關係,以及分享建構本地藝術教育的經驗

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
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
參考書

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

Jussi PARIKKA
2012

VTEXT (All holdings in AAA)
VTEXT (All holdings in AAA)
期刊

VTEXT (All holdings in AAA)

1997

Video Essay: Works of a Cross-disciplinary Creative Project
Video Essay: Works of a Cross-disciplinary Creative Project
展覽圖錄

Video Essay: Works of a Cross-disciplinary Creative Project

錄像文章:跨媒介創作計劃作品集
2003

Hong Kong Visual Arts Yearbook 2007
Hong Kong Visual Arts Yearbook 2007
參考書

Hong Kong Visual Arts Yearbook 2007

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7
2008

No References: A Revisit of Hong Kong Video and Media Art from 1985
No References: A Revisit of Hong Kong Video and Media Art from 1985
展覽圖錄

No References: A Revisit of Hong Kong Video and Media Art from 1985

沒有先例:一次重塑香港錄像和新媒體藝術敍述的嘗試
2016

Ellen Pau What about Home Affairs A Retrospective_Cover
Ellen Pau: What about Home Affairs? A Retrospective
藝術家專集

Ellen Pau: What about Home Affairs? A Retrospective

當家當當家:鮑藹倫回顧展

Art Machines: Past/Present
Art Machines: Past/Present
展覽圖錄

Art Machines: Past/Present

Richard ALLEN

Media Archeology: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Media Archaeology: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參考書

Media Archaeology: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