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徐坦,<i>關於廣州三育14号的改建加建</i> (展覽現場)
圖片: 徐坦,關於廣州三育14号的改建加建 (展覽現場)

1994 年,大尾象工作組在廣州三育路 14 號,一座即將被改建的樓房裡舉辦了一次展覽: 《沒有空間》。那一年我只有七歲,在離展覽地點幾百米的小學裡上學。在學校和那棟 建築之間,有一個公共汽車總站,車站裡立著一座假山。

當時我對大尾象工作組和他們的藝術一無所知。那一年,我被一宗傳聞困擾著:我的同 班同學的祖父去世了,他變成了吸血鬼,如果有人在午夜經過汽車站,吸血鬼會從假山 裡冒出來,吸乾路人的血。好幾年後,我才明白這個故事純屬虛構。不過那座假山至今 仍在那裡,每次經過它,都使我想起童年的噩夢。

又過了很多年,我才了解到大尾象工作組。現在,當我在《戴漢志檔案》中,瀏覽 1994 年這場展覽的照片時,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對那座樓房周邊環境的記憶,還有車 站的假山。然而,樓裡的展覽和樓外的場景,猶如兩個平行的世界,我無法把它們聯繫 起來。這或許是中國當代藝術在 1990 年代之境況的絕佳隱喻:實驗性的藝術活動大部 分處於地下狀態,因此,儘管我和這些藝術家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他們仿佛——至少對 我來說——比一個荒誕的鬼故事更難以置信。

展覽中最觸動我的是徐坦的作品。他針對三育路 14 號即將面臨的改造,提出了各種不 同的方案,比如改造成書店,或者是髮廊。同那些膾炙人口的都市傳說相比,知道這些 建議的人寥寥無幾。然而,作品和傳說一樣,與某個地點緊緊相連。在不斷變化的世界 中,他們終將與它們依附的地點一樣,被消滅,被遺忘。

目前,我在當代藝術領域工作。參觀展覽,拜訪藝術家,記錄藝術作品,已經變成我生 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現在在中國,當代藝術與很大數量的人口息息相關。然而,在亞 洲藝術文獻庫,我經常與「幽靈」不期而遇——它們僅僅來自不久之前的過去。它們提 醒著我,當代藝術的狀況,與其試圖回應的世界一樣,也許總是脆弱而瞬息即變的。

 

亞洲藝術文獻庫助理研究員謝從暘

在 Twitter 關注@AAA_Ideas

版本

作者

XIE Congyang, 謝從暘

主題
館藏推介
日期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標籤
展覽史
分享

相關內容

Special199
Hans van Dijk Archive 戴漢志檔案
館藏

Hans van Dijk Archive 戴漢志檔案

Special177
Francesca Dal Lago Archive 茀蘭檔案
館藏

Francesca Dal Lago Archive 茀蘭檔案

AAA Project Space, Archiving Materials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新聞稿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逢星期一,亞洲藝術文獻庫會刊登新評論和專訪,以及介紹研究館藏內的精選項目

The Alter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14 Sanyu Rd, Guangzhou (Exhibition View)
The Alter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14 Sanyu Rd, Guangzhou (Exhibition View)
1 圖片

The Alter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14 Sanyu Rd, Guangzhou (Exhibition View)

關於廣州三育14號的改建加建(展覽現場)
XU Tan, 徐坦

No Room — Invitation
No Room — Invitation
1 文件

No Room — Invitation

沒有空間 — 邀請函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