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藝遊誌 | 歐遊雜記

2007年6月,適逢其會,我在歐洲參與了一場十年遇的盛事:短短一個月內,三大當代視覺藝術展接踵而至,它們分別是兩年一度的「威尼斯雙年展」、五年一度的「卡塞爾文件大展」及十年一度的「敏斯特市雕塑展」。

「威尼斯雙年展」已有112年的歷史,今年已是第52屆,然而其規模依然有與日俱增之勢。除了國際藝術展,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尚推出了77個展館及34項會外展。處身於這樣一場藝術盛宴,對我來説不啻是一次良機,可從全球藝術的發展角度來審視亞洲藝術。

是次雙年展以「以理導思,以心感物 —— 藝術進行式」(Think with the Senses — Feel with the Mind. Art in the Present)為題,有近百名藝術家參展,由Robert Storr出任這場國際藝展的首席策展人,他亦是雙年展有史以來第一位來自美國的藝術總監。然而,除了一批具政治立場的作品之外,我在其他展品中並未發現任何鮮明的策展脈絡。亞洲藝術在本屆雙年展的參與包括17個國家展館,以及十多項會外展。

本屆的卡塞爾文件屏(documenta 12)以三大提問為中心:現代主導已成古典?何謂原始的生命狀態?下一步該怎麼做?策展人 Roger-Martin Buergel 和 Ruth Noack提出了「大展無定式」的概念,並「致力於揭示藝術的歷史發展脈絡和變幻莫測的同時代性」。若能接受這種「展無定式」的概念,也許觀眾便能以較輕鬆的心情,來欣賞這次規模浩大的展覽中,由113名藝術家創作的200多件作品。於是,觀眾既可心無旁騖地欣賞個別的作品,亦可靜心詮釋展品之間的交流互動,而毋需為了解讀策展人的「大前提」而費煞思量。

近來,日本戰後的前衛藝術這段歷史受到注意,我從而得知田中敦子的作品。田中敦子是「具體小組」(即活躍於1954至1972年期間的藝術團體Gutai group)的成員,據稱她「採用極端的觀念藝術形式,預示了西方戰後的前衛藝術風潮。[具體小組] 把繪畫和雕塑的概念,大膽地引申至空間和行為表演,歐美藝壇要到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期,才開始這些藝術創作形式。」於是,我在欣賞文件展展出的十件田中敦子早期作品(創作於1954至1956年期間)時,倍感興味盎然。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童話》是一件互動性質的作品,其創作元素是1001位中國訪客和1001把傳統的中式椅子。《童話》這一名稱亦借指《格林童話》,其作者格林兄弟的大半生便是在卡塞爾度過。

《童話》三千萬元人民幣的創作經費來自私人贊助,其目的是把1000名中國同胞帶到卡塞爾觀賞文件展,所有參加者在五星期內分批到達,每批共有200人。這個項目讓人反思:究竟誰才享有四處觀賞藝術的權利?我在卡塞爾遇到了許多好奇疑惑的眼光,好像在問:她是不是另一個因《童話》而到此遊歷的中國旅客呢?預展期間,在一眾藝術圈常客當中,這批來自中國的特別嘉賓並不是十分起眼;相形之下,艾未未用來裝點各展覽場地的1001把椅子,反倒顯得份外矚目、無處不在。

較諸上述的兩大展覽,「敏斯特市雕塑大展」(Sculpture Projects Muenster,簡稱「SPM」)益發顯得樸實。今年舉行的是第四屆SPM,展出了35名藝術家的33個創作項目。加上前三屆展覽後留下的37件作品,今年敏斯特市內共有70項特定場域作品。敏斯特是一座名不虛傳的自行車城市,城內人口僅有28萬,但自行車數目卻接近50萬輛!騎着自行車到處欣賞藝術作品,絕對可以把一個平平無奇的星期天變得殊不平凡。難怪前一屆的展覽便有50萬名訪客慕名而來,據當地旅遊局預料,2007年的訪客人數應與上一屆相若。

當代藝術與城區環境的關係是SPM想探討的課題。誠然,雕塑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諸如雕塑品、電影、聲音藝術、強調參與的城市回憶 / 歷史保育項目、空間探索、公共空間及來自不同領域的民眾皆是可塑的媒材。

依我看來,最能彰顯SPM的探索精神者,也許非 Michael Asher 的創作項目莫屬。在展覽期間,Asher 把一輛旅行拖車停在市內15個場所,每星期換一次地點。這是唯一一個連續四屆登場的項目。Asher認為,把旅行拖車停放在某個地點,本身就是一種對空間的介入;此外,每屆展覽他都會造訪相同的地點,以持續探討敏斯特在數十年內經歷的變遷。

 

記於2007年7月

 

版本

作者

Phoebe WONG, 黃小燕

主題
文章
日期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標籤
《Diaaalogue》
分享

相關內容

AAA Project Space, Archiving Materials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新聞稿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逢星期一,亞洲藝術文獻庫會刊登新評論和專訪,以及介紹研究館藏內的精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