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main navigation] [Skip to secondary content] [Skip to quick links] [Go to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快訊、摘要、實驗、研究報告、照片廊,以及遊記
對Soje、Hoyoung Moon和Jaewon Che而言,「過量」可以聯想為蝸牛黏液的痕跡,也可以是潛意識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又或是泛濫的愛情
朱嘉喬在文中思索自慰一詞的詞源,並反思以翻譯謀生以及「只寫不作」的二三事
張奕滿、İz Öztat和劉淑莊探索一些他們無法撼動又顯而易見的事物
陳翊朗、劉曉彤及曾智愛怡分享他們在香港的避風塘
鍾宛芝、Xyza Cruz Bacani和陳穎華分享讓他們憶及香港的物品
何慶基探討如何策展呈現香港複雜文化身份的展覽
何慶基省思90年代香港、神話人物「盧亭」,以及書寫藝術歷史的重要性
何慶基思索其「盧亭」展覽的前世今生以及觀眾迴響
何慶基思考何謂「藝術」、「策展」的取捨,以及評核和界定藝術的權力
吉暝水審視伍韶勁近作,探討觀眾的角色、定位。
Bruce Quek省思偶然性、與怪異零散細碎並存的制度秩序,以及獨立檔案館的意義。
翁子健反思廣東藝術以及在表述上所面對的挑戰。
香港的解放教育有何潛力?以下為梁志剛透過圖文為你解答。
李小江反思她在陝西婦女文化博物館的工作,並指出正視「女性文獻」以重新理解歷史之必要
Chương-Đài VÕ
梁皓涵
王必慈
陳建濃、黃湲婷、李嘉傑
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數碼平台經過改頭換面,務求讓網站更輕易瀏覽,提昇開放度,以及增強切合使用者需要的功能。
朱珮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