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A FEVER

觀賞和參與之間 —— 論伍韶勁群體展演近作

吉暝水審視伍韶勁近作,探討觀眾的角色、定位。

 

2018 年,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賽馬會藝壇新勢力在大坑東蓄洪池進行多媒體藝術展覽《大禹之後》。展覽中,模仿波浪的光影裝置吸引觀眾目光,在社交媒體討論甚多,評價頗為正面,主創藝術家伍韶勁也漸為公眾認識。2021 年,主辦單位再於北角(東)渡輪碼頭推出跨媒界項目《藝術行:待渡》,伍韶勁亦為參與藝術家之一。把藝術活動帶到日常空間,將場地特色化為創作材料,兩作架構頗為相似。作為香港推廣藝術的半官方機構,兩度舉行這種既展且演、近於「現場藝術」(Live Art) 的節目,似乎反映此類作品在特定觀眾群體(尤其是掌握公共資源者)當中甚受歡迎,故值得深入討論。

撰文落筆前,我曾與伍韶勁訪談,了解其創作意念和思考。他提到 2016 年將劉以鬯名著《對倒》融合相機暗室影像倒轉(camera obscura),推出藝術電車《二十五分鐘後》之後,開始關注「現場元素」(live element)與創作所在之地的關係 。

沿此進路,他近年以主創藝術家身份,先後推出《大禹之後》(2018)、《秘密花園》(2018)、《藝術行:待渡》(2021)等項目,均具備以下五種特色:(一)發生於非正規展演空間;(二)含場域特定(site-specific)裝置;(三)設有觀賞時限;(四)含表演成分的展演;(五)作品非由單一藝術家完成,涉及團隊合作。這種糅合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製作近於「現場藝術」的定義,介入公共空間之餘,也著重與觀眾互動 。

Image: Kingsley Ng, <i> Secret Garden</i>, 20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Visual Arts Centre.
圖片︰伍韶勁,《秘密花園》,2018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

為了解伍韶勁的創作與觀眾的關係,我翻開其作品集《Notes Selected Works 2005-2016 Kingsley Ng》。當中借用英國藝術評約翰·伯格(John Berger)《班托的素描簿》(Bento's Sketchbook)的一句「有兩種說故事的方法:一種是隱藏的,另一種是顯露的」,用以解釋其作品向來「不想太過直線」,並非「我告訴你應該怎樣看,而是開放多些空間, 讓觀眾透過作品自行勾織各自與城市的關係」。他雖說作品要保持開放性,但也承認需要照顧觀眾的差異,有時候會提供較為顯露的引導。

作為觀眾,我有感藝術家嘗試處理差異時, 無可避免地犧牲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尤其是出動工作人員開口提示。探索並不完全自由,而是具有目標的「尋寶遊戲」。我同意,這類作品在公共空間發生,觀眾群通常較為寬闊。由業界人士到藝術愛好者、由文青到街坊都有,觀眾的背景和狀態迴異。有些人需要較多指示,有些人卻期望自行探索。然而,他們共聚一堂、觀賞同樣的作品時,不免各自出現期望落差——觀賞經驗豐富的人可能覺得探索不夠自主,觀賞經驗較少的人又可能對探索感到迷茫。因此,下文將集中評論伍韶勁此類作品裡面觀眾的體驗和角色。

 

「不全面體驗」的自由?

以《秘密花園》為例,項目在前身為軍營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進行,參考英國作家法蘭西絲·霍森·柏納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同名小說,敘事較強。工作人員化身嚮導,帶領觀眾行走於不同預先設定佈置的空間,輔助觀眾與場內裝置互動。

Image: Kingsley Ng, <i> Secret Garden</i>, 20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Visual Arts Centre.
圖片︰伍韶勁,《秘密花園》,2018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

在起首的房間,木板軌道上放著一些發光石頭般的陶瓷雕塑,發出微微「滋滋」的聲響。嚮導拿起石頭放到耳邊,邀請觀眾跟著做。再起行時,嚮導提示觀眾拿著「石頭」離開。觀眾拿著「石頭」,從後門離開大樓,穿過架設軌道的陰暗山坡,再回到室內。一個女子跪坐於木板軌道前,拿起「石頭」印在木板裝有暗燈之處,觸發聲效。作為觀眾的我方才知道,捧著「石頭」走的作用 。觀展至此,我不禁問:如果沒有提示,沒有拿起「石頭」,沒有觸發聲效,又如何?觀眾到底有沒有經歷「不全面體驗」的自由?

Image: Kingsley Ng, <i> Before a Passage</i>, 202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圖片︰伍韶勁,《藝術行:待渡》,2021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

談起這次觀展經歷,我總覺得像「鴨仔團」,被帶到一個又一個空間參觀,按照節目行程完成任務。伍韶勁解釋,想盡量安排多些觀眾入場,所以觀眾需要在特定時間轉移到另一空間,笑稱觀展流程或如「迴轉壽司」,「我們原本也想觀眾可以較自由地經歷,按自己的速度去行走,但人數和時間控制上較難做到」。因此,作品設有參觀路徑,輔以嚮導引領觀眾體驗,調節人流移動之餘,同時避免觀眾「錯過途中重點」。 由是可見,「開放探索」是有限制的。 觀眾在限時之內未能參透「重點」,工作人員即給予提醒,好讓「體驗」得以圓滿、「行程」得以繼續。如果不設限時,或者體驗的時間較長,是不是不用開口說明,觀眾都能夠在場景發掘出機關?到底這是因應觀眾背景調整「探索」的自由度,還是受觀眾人數、參觀時間所限而作出的妥協?

 

參與,還是投入?

事隔三年,《藝術行:待渡》雖然再沒有既定的觀展路線,但「提」與「不提」的處理手法再度引起議論。舉例:場內部分陶片寫有數字,但沒有「請撥打以下電話號碼」一類的文字指示。有些觀眾見到數字陶片,未意會到體驗方法,工作人員便會從旁引導。同場又設有韆鞦架,有些觀眾以為僅作觀賞,不知道原來可以坐下來盪,工作人員見狀亦會提點。

Image: Kingsley Ng, <i> Before a Passage</i>, 202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圖片︰伍韶勁,《藝術行:待渡》,2021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

有業界人士認為作品本應就要能夠觸發觀眾好奇,從而發現探索的方法,「出口提示」太過直接。這種批評不難理解。「現場藝術」源於「偶發藝術」(Happening)一類概念,而美國藝術家卡普羅(Allan Kaprow)提出偶發藝術時特別提到「觀眾」的角色較為積極,近於參與者。他認為偶發藝術是發生於「特定清空的閣樓、課室、體育館,或已關門的畫廊,藝術家按照環境設定而進行」1的展演。展演之際,所有在場的人都是參與者。觀眾無法激活起來,場地不過是日常空間,猶如「死場」。因此,他提醒創作人要確保在場的人清楚「應該做甚麼」,讓他們做好參與的準備,否則「猶豫、無誠意,甚至惡意的反應,將會破壞作品」2 。

Image: Kingsley Ng, <i> Before a Passage</i>, 202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圖片︰伍韶勁,《藝術行:待渡》,2021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

為確保在場人士清楚應該做甚麼,伍韶勁選擇請工作人員親口送上「溫馨提示」。他同意,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由感覺帶動觀眾去感受空間,但觀眾亦要保持好奇,方可獲得更豐富的體驗。權衡不同訪客的需要,他建議工作人員「在觀眾遇到樽頸的時候」開口提醒。做法雖然出於好意,但卻可能干擾觀眾經驗。觀眾在作品架設的場景內體驗,工作人員在現實裡協調。當作品中的觀眾遇上現實的工作人員時,平行時空破出缺口。觀眾立即由作品拉回現實,體驗難免屹然中斷,所以卡普羅傾向藝術家在觀眾入場前先作簡介,以免影響展演體驗的完整性。

Image: Kingsley Ng, <i> Secret Garden</i>, 20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Visual Arts Centre.
圖片︰伍韶勁,《秘密花園》,2018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

援引偶發藝術的討框架有助理解批評者的根據,但伍韶勁卻認為其創作近於「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信任觀眾能夠自己解開一些弦外之音,「我們都想觀眾可以有放大的機會,但又不至於完全無任何設定」。與其說是「參與」,他似乎更期望觀眾在藝術家預設的框架下「投入」個人經歷,透過作品沈澱出各自的體會。以《大禹之後》為例,他最難忘一對母女訪客。女兒堅持要帶媽媽去看展演,只因小時候在大坑東一帶讀幼稚園,每逢下大雨媽媽都會揹著她涉水上學。相對於傳達訊息,他認為創作更可貴之處在於觀眾有空間投入自己的經歷,「如果藝術家主導敘事,這些事情未必能夠發生」。反過來,他透過營造場景、設定機關,引導觀眾投放個人經驗,將作品扣連至各自的生命。或者,此類作品的開放性,不在觀展操作流程,而是在於誘發觀眾的多元聯想——在種種不完全自由的探索之中,你的思想依然自由。

Image: Kingsley Ng, <i> After the Deluge</i>, 20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圖片︰伍韶勁,《大禹之後》,2018年。由藝術家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

藝術即為經驗。伍韶勁主動提起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對藝術的理解對他影響甚深,所以特別著重觀眾在作品中獲得的經驗。他也明言深受傳統儀式、節慶、聚會的共歷性啟發,藝術可以是有生活感的體驗。參與儀式的人行為雖然共同,但感受和體驗卻可能各有迴異。如是者,我們不難理解其作品具有引導性的處理,可能源於節慶儀式的薰陶。這種形式介乎展覽與表演,游移不定;觀眾的角色亦相應游走於觀賞和參與,模糊不清 。 在放任與導引、自由與限制之間,作品會否顯得曖昧而尷尬?藝術家如是說:「現在有太多事情太規範。不妨將這些界線按摩一下,嘗試找出我們未知的可能性。」

 

吉暝水是香港《立場新聞》藝術及文化版編輯,亦為台灣《典藏ARTouch》供稿。

 

1. 卡普羅(Allan Kaprow),〈Note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 Audience〉,《 Participation》,Documents of Contemporary Art Series。倫敦:Cambridge, Mass.: Whitechapel ;MIT Press,2006年。

2. 同上。

版本

作者

Grace GUT, 吉暝水

主題
札記
日期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標籤
藝術書寫 展覽史
分享

相關內容

In:between | Works by Kingsley Ng
In:between | Works by Kingsley Ng
藝術家專集

In:between | Works by Kingsley Ng

之間
2012

Notes Selected Works 2005 - 2016 — Kingsley Ng
Notes Selected Works 2005-2016 — Kingsley Ng
藝術家專集

Notes Selected Works 2005-2016 — Kingsley Ng

2016

Individual File: Kingsley NG
資料夾

Individual File: Kingsley NG

文化/藝術工作者檔案: 伍韶勁

Works by Kingsley Ng
Works by Kingsley Ng
藝術家專集

Works by Kingsley Ng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