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牛氣衝天的市場
投資亞洲當代藝術的未來

於2006年,亞洲藝術文獻庫(「文獻庫」)在每月發布的網上專欄《藝術對話》內,選載的評論可謂洋洋大觀、百花齊放,而這正是文獻庫的使命之一。然而,亂中求序乃人之常情,在萬象紛呈的天地裏,人們總盼望能理出一條貫穿始終的脈絡;果然,我也在2006年的評論中找到了一些值得探討的課題。

我第一個假想是從撰文者入手的。1以觀點角度而言,有的作者立足於亞洲當代藝術的大本營即亞洲地區,有的則處身於非亞洲地區。但在觀照作者的取態時,兩者的分野往往非黑即白,渾無灰色地帶的濃淡深淺:一方面,部分撰文者是亞洲地區(如緬甸、孟加拉、泰國和香港等)的獨立策展銷人及藝評人;另一方面,評論者當中也有Caroline Turner、古根海姆美術館的Alexandra Munroe和美國亞洲協會的招穎思(Melissa Chiu)等業內精英,他們皆來自操縱著藝術家生殺大權的強勢機構,而頗堪玩味的是,這些機構皆位於非亞洲地區。從作者身份看來,上述兩大陣營涇渭分明,這一現象更突出了亞洲和西方在亞洲當代藝術這個課題上的分歧。

除了「內/外」這個常見的議題,我還發現另一個現象:近來以亞洲當代藝術為題的活動極為頻繁。在談到各類雙年展及大型活動在2006年(或展望2007年)爭相出台時,部分評論者竟有此類活動過度頻密之嘆,這一現象頗出人意表。Joe Martin Hill撰文憶述2005年威年斯雙年展後的研討會時,便曾質疑雙年展如此之多,到底能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局面,他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活動的目的何在?究竟誰才是其目標觀眾?」

Joe Hill和以泰國為基地的藝評人David Teh一語道破了一個許多作家輕輕帶過的現象:目前市場確是牛氣衝天。新建博物館、新增雙年展及新生市場如雨後春筍般大批湧現。藝術 —— 而不單止是亞洲藝術 —— 在全球各大城市已形同「商機」的代名詞: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各地政府競相追趕這場文化浪頭,滿心希望打造另一個「古根海姆美術館」或國際雙年展,藉此揚威四海,兼大賺遊客一筆。如今,籌建超級博物館、甄選別具異國風情的雙年展新址、拍賣會屢創天價的消息時有聽聞,但在風光背後,這些投資對亞洲當代藝術真有實質裨益嗎?數名藝評人均指出,教育不足和缺乏長遠規劃的問題,將對藝術展覽、策展、藝評和藝術資助帶來嚴重的後果。

這種一窩蜂追捧亞洲當代藝術是頗新的現象:多年來,亞洲當代藝術一直處於被邊緣化和異國化的狀態。招穎思把2005年稱為亞洲當代藝術的「臨界點」。在這一年裏,「以美術館、藝術商人和拍賣行為首的博物館、私人收藏家和藝術市場」對亞洲當代藝術的「興趣明顯大增」。招穎思對這種態度上的轉變格外樂觀,她認為藝術家既可藉此機會增加曝光,其作品亦可接觸更多的觀眾;然而,藝術評論家降落傘(Jonathan Napack)卻另有看法,他認為在亞洲當代藝術市場蓬勃發展之際,藝術創作亦趨於純粹以大拍賣行的銷情為指標,因此其創作水平不進反退。Sally Lai對此亦有類似的看法:「大家對亞洲藝術興趣驟增,其情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這個現象不要曇花一現,亞洲藝術在英國的崛起已頗成風氣。」

Alexandra Munroe的文章縷述了古根海姆美術館在亞洲當代藝術方面的投資,充分證明了亞洲以外的地區對此範疇的熱忱與投入。Munroe提到,古根海姆美術館的項目構思源於董事會的一個想法:「若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當代藝術權威機構,就務必加強在亞洲地區的承擔。」在文章餘下的篇幅裏,我們發現,古根海姆美術館顯然已訂立遠大的目標:「我們旨在推動亞洲現代及當代藝術的研究、展覽、收藏及出版事業……,以增進高層次的批評論述、資助和策展活動。」

目前,古根海姆美術館正在籌備蔡國強的回顧展 —— 是次活動將赴中國作巡迴展覽,以配合2008年於北京舉行的奧運會。蔡國強與許多中國謺術家都是在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赴紐約、倫敦或巴黎等地發展,如今他們都紛紛選擇歸國居留或開辦展覽。作為西方藝術系統的暢銷產品,這群藝術家的際遇也與系統本身的文化出口轉內銷軌跡如出一轍。但誠如Munroe所言,古根海姆美術館的用意「並非進行一項鉅細無遺的調研活動,以蒐集亞代現代及當代藝術的資料;若要開展這項意義重大且不可或缺的工作,亞洲區內其他的機構應更為勝任。其實,我們的目的是發揮在藏品質量方面的優勢,羅致一些最具創意及影響力的亞洲藝術家作品,從而建立一個具歷史意義的藝術創作寶庫。」

閲畢此文,我所關注的卻不是像古根海姆美術館所從事的這一類西方藝術活動,而是這類活動在亞洲區內的匱乏。雖然Munroe提到,亞洲機構更有條件建立一個全面的亞洲當代藝術收藏,但此説法在真實世界裏卻鮮有實例支持。當然,世事總有例外。誠如Caroline Turner在文中所指,多年來,福岡亞洲藝術博物館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收集及展出亞洲當代藝術品。

的確,在超級博覽會不斷湧現、西方機構大灑金錢之際,亞洲的另類藝術空間亦不斷擴張,這與資金不足以舉辦傳統類型的展覽有莫大的關係。Andrew Maerkle曾與麥若傑(Roger McDonald)談到,這些另類空間如何在互聯網上精心策劃各類藝術活動,或以縮短展出時間的方式,為日本的藝術家們創造新的機遇。Turner也發現,博物館固然重要,但個人或藝術家本身在所處社區的角色亦不容忽視:「一般來説,藝術家自主空間才是實驗創新的真正所在。」事實上,此話並非只適用於博物館基礎設施不足的地方。

以香港為例,都市中的藝術家常需四處奔走,想方設法尋求展覽場所和藝術資助。據梁展峰觀察,「社會」與「政治」已遭「個人」與「私人」所蠶食侵吞。他進而指出,這種個人化的風格與藝術在香港社會的業餘化性質直接相關:「在香港,生活的壓力使藝術創作淪為一種業餘消遣,即藝術已演變成為工餘的『生産活動』。無論是以時間、空間或精力而言,『業餘』均形同日常工作的對立面。」

《Documenta 12》的雜誌計劃曾與世界各地90多份雜誌進行了一次交流研討,該雜誌計劃的東南亞編輯Keiko Sei在文中談到了是次交流的涵蓋面既深且廣。但即使兼容並蓄如是次的活動,Sei亦承認:「在許多方面,…… [這項活動] 致力於讓藝術工作者進入以西方為「中心」的核心地帶。」而且,若以歐亞刊物為例作一比較,其結果也讓人難以樂觀:由於資源匱乏和政府動輒加以箝制,東南亞藝術刊物的發展備受窒礙。為此,許多期刊都在網上發行或作不定期發行,以紓解印費不足的困局。

日本的另類展覽模式可能與資金因素有關,但在以緬甸為例的其他地區,另類展覽的出現則關乎其他的考慮。Jacquelyn Suter曾提到,「一場演出無形相隨,終場之際即煙消雲散。一幅畫所隱含的威脅更大;畫作本身可能會被沒收,而藝術家則有可能遭受檢控。」而且,網上的刊物和活動既具成本效益,亦可用於發表無法透過書刊公諸於世的見解。

由此可見,互聯網在傳播信息方面發揮了強大的作用,若無互聯網之便,像《Documenta 12》雜誌計劃這類的活動將備受窒礙,甚或是胎死腹中。無疑,互聯網成就了各類藝術活動此起彼落的盛況,因為它既可加快傳遞信息和項目規劃的進程,更能讓全球觀眾在虛擬世界裏參與其會 —— 或許,正是因為虛擬觀眾的存在,才造就了全球參與的盛況?信息自由流通的現象,讓我想起了多篇評論內另一個共同關注的課題:亞洲當代藝術的批評著述仍極為欠缺,而評論水平亦強差人意。Keiko Sei和David Teh等作家探討了這個問題,指出嚴肅的批評論述在某些亞洲國家仍缺乏發展空間。Teh注意到,藝術評論並不多見,而且即使有人撰寫評論,其作用也更為接近宣傳推廣工具,而不是認真從事藝術作品或展覽的評論工作。策展方面的弊端亦使批評論述不足的問題更為嚴重。據Teh所説,泰國社會對策展人「缺乏思想上的裁培與指導」,使「策展人」多淪為「一個花哨的『籌辦者』代名詞」。即使泰國當代藝術的確缺乏基本的發展框架,但Teh亦看到樂觀進取的一面,他認為泰國藝術家的態度都很積極,他們「勇於質疑和探索藝術家、藝術作品及美術館所扮演的角色」。

儘管全球化和互聯網推動了民主化的進程,使藝術家的機遇和接觸面隨之增加,但每個藝術家仍需在其個人天地裏自行創作。緬甸和孟加拉藝壇均已出現平坦化的趨勢和雙年展風潮,但在偃旗息鼓、曲終人散之際,本土藝術家的待遇會有實質改變嗎?在這些國家裏,當代藝術仍未站穩腳跟,這種不公平的競爭狀態對地區性的合作構成了障礙。Suter在撰文評論緬甸當代藝術時,便呼籲大家重新檢視對藝術的衡量標準。雖然緬甸的藝術創作仍以傳統題材為主,但據Suter觀察,有些藝術家即使沿用傳統媒介,其作品卻意義深遠,讓人回味再三。此外,Ziaul Karim在評論九十年代的孟加拉藝壇時,提到當時的畫家雖然仍以顏料(!)作為主要的創作素材,但其創作動機卻極具當代觸覺。

我們不妨以David Teh的積極樂觀為榜樣,專注於探討在面對發展條件遜於西方標準的情況下,亞洲藝術如何借助非牟利的藝術家自主空間、互聯網、協作式的地區論壇及網絡建設所取得的驕人成績。凡此種種,俱是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成果。偉大的藝術品將不斷湧現:但它們最終的宿命仍是在紐約安家落戶嗎?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註釋:
1 於2006年1月號,《藝術對話》刊載了紐約藝術顧問Joe Hill的評論,他在文中闡釋了雙年展和三年展在全球蔓延的現象,並重點探討了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尼展後的研詩會上所發表的論文;在2月號中,日本獨立策展人Keiko Sei撰文評論了《Documenta 12》雜誌計劃的東南亞情況;在3月號中,《Art Asia Pacific》雜誌的編輯Andrew Maerkle分析了日本的另類藝術空間,並採訪了「Arts Initiative Tokyo」的Roger McDonald;在4月號中美國亞洲協會藝術博物館的當代藝術總監及策展人招穎思總結了該機構對亞洲藝術的參與情況;在5月號中,於2007年1月辭世的獨立藝評人降落傘發表了一篇言辭尖锐的文章,批評當前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在6月號中,香港自由藝術工作者及作家梁展峰撰文評述了香港藝壇的現況;在7月號中,以曼谷為基地的澳洲獨立策展人兼藝評人David Teh闡述了泰國策展人及藝術評論目前的處境;在8月號中,Ziaul Karim撰文探討了九十年代孟加拉藝術的發展概況;在9月號中,古根海姆美術館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撰文介紹了該構的亞洲藝術活動;在10月號中,英國獨立策展人Sally Lai闡述了亞洲當代藝術在英國的定位;在11月號中,《亞太三年展》前任項目總監及目前任職澳洲國立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的Caroline Turner談到了《亞太三年展》及《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所舉辦的一系列極具開拓意義的文化交流項目;一年既終,《藝術對話》十二月號刊登了Jacquelyn Suter就緬甸當代藝術(她在文中問道:真有「緬甸當代藝術」嗎?)撰寫的評論。

 

艾琦思是香港獨立作家及亞洲藝術文獻每月網站通訊編輯

 

 

版本

作者

Susan ACRET

主題
文章
日期
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標籤
藝術書寫 承故納新 《Diaaalogue》
分享

相關內容

AAA Project Space, Archiving Materials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新聞稿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逢星期一,亞洲藝術文獻庫會刊登新評論和專訪,以及介紹研究館藏內的精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