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A FEVER

尋文覓藝 | 夏碧泉檔案:最後的不期而遇

記憶作為生命載體
翻開昇華的永恆
編織香港當代陶藝:1960年代至2000年代
鳴謝及作者簡介

夏碧泉檔案項目在火炭工作室的使命告一段落。負責項目的檔案管理員以當中數件藏品訴說個人歷程。

 

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14年開始整理本港已故藝術家夏碧泉歷年收藏的材料,促成了「夏碧泉檔案」。經過歷屆文獻庫團隊成員,以及多位研究員和藝術家六年來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進入項目的最後整合階段。過去一年,我們仍致力把更多夏氏的重要遺物數碼化,以供公眾在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網站上閱覽,當中包括:夏氏在1960年代至2000年代間收集的所有展覽印刷品、由夏氏本人或其攝影師拍攝的展覽現場紀錄選輯,以及從夏氏的過千冊私人藏書中找到的每本拼貼書和手工書。

夏氏的檔案收藏於2016年由他在土瓜灣十三街的「思考工作室」原址遷至火炭。現在,隨著重要資料數碼化,火炭工作室終於功成身退。部分藏品會轉移至可信賴的機構,交接料於2021年3月前完成(所有檔案仍可在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網站上查閱)。在藏品在新機構與大家見面、火炭「歸零」的時刻來臨之前,我們作為夏碧泉檔案的「最後小隊」,還想與你分享更多——一些置於數百箱收藏物之中,我們不期而遇卻深受撼動的物件。

 

Image: Tree structure that shows how archival materials are categorised. From <i>Ha Bik Chuen Archive</i>, published by Asia Art Archive in 2019.
圖片:館藏分類的樹狀圖。取自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19年出版的《夏碧泉檔案》。

 

 

記憶作為生命載體

張欣怡

 

我總是想起那個老掉牙的問題:何處是生命終點?

「死亡有三重。第一重死亡,是在你身體的機能停止運轉之時。第二重死亡,是在你的身體被運送到墳墓中的時候。第三重死亡,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你的名字最後一次被人們提及。」

——大衛·伊格曼《生命的清單——關於來世的40種想像》1

記憶,是整個夏碧泉檔案的關鍵詞之一。打開火炭工作室大大小小的紙皮箱,可以在每個容器中(如柯達盒、文件夾、相簿或紙袋等)發現大量時間的碎片。這些碎片,是夏爺四十年間拾起過的展覽文檔、印品、日常照。那些鋪滿灰塵的容器裡彷彿保存了夏爺的思緒、感情及呼吸。

我猜夏爺在收藏時必然曾想過,當自己的身體以及社會上的身分都消逝後,「夏碧泉」這個名字還能留下什麼。我們或許能從那些整理並標籤妥當的紙箱以及無數他與自己作品的合照中窺見一點線索,尤其在照相機仍是奢侈品的年代。

 

圖片:《碧泉造像》封面,夏碧泉與作品留影集,年份不詳。
圖片:《碧泉造像》封面,夏碧泉與作品留影集,年份不詳。
Image: Ha Bik Chuen and his work taken by the artist, year unknown.
圖片:《碧泉造像》,夏碧泉與作品留影,年份不詳。

在此查看《碧泉造像》的完整pdf

 

夏爺不僅在每件作品前留影,更以此整合了一本相簿。在碩大的收藏裡,夏爺小心翼翼地畫好無數條小徑,分岔卻通通指向有關他的記憶。留下如此大量的攝影紀錄展覽檔案,也許是試著封存人類記憶中隨時消散的脆弱部分,彷彿死亡就因此得以終止。

整理夏碧泉檔案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幾箱發霉的照片——因夏爺位於舊唐樓的工作室原址儲存情況未如理想,一部分的物件衰退老化。那些因久置於空氣中而變形扭曲的影像,彷彿隱喻了人類腦中記憶丟失的過程。

 

Image: Photo from the “Friends and Family Gatherings under Everyday Life Photographs” category, numbered HBC3/2/1/4, year unknown. Photo: Jane Cheung.
圖片:夏碧泉,「攝影紀錄」中「親朋聚會」的照片,序號HBC3/2/1/4,年份不詳。張欣怡攝。

 

相中人的容貌溶解而變得難以辨認,僅剩端莊的畢業袍與鮮花作為一個重大日子的記號。像極那些我們費盡心思記下的時刻,多年後或許只有殘餘的輪廓。臉孔出現復又遁匿,有時我覺得正見證一場嶄新的死。

  

Image: Ha Bik Chuen, photo from the “Travel Photographs under Everyday Life Photographs” category, numbered HBC3/2/3/18, with “Huangshan Lotus Peak” written on the paper bag. Photo: Jane Cheung.
圖片:夏碧泉,「攝影紀錄」中「旅遊攝影」的照片,序號HBC3/2/3/18,裝照片的紙袋上寫著「黃山蓮花峯」。張欣怡攝。

 

1982年,夏碧泉曾與好友「魚王」陳法興(1939年生於香港)、陳若海(1927年生於廣東)和徐嘉煬(1927年生於廣東)同遊中國黃山。儘管影像扭曲變異,仍可從相中人甚具玩味的拍照姿勢中感受到當時遊玩快活的氣氛。

 

Image: Ha Bik Chuen, photo from the “Travel Photographs under Everyday Life Photographs” category, numbered HBC3/2/3/17, with “Print Exchange Forum” written on the album. Photo: Jane Cheung.
圖片:夏碧泉,「攝影紀錄」中「旅遊攝影」的照片,序號HBC3/2/3/17,相簿上寫著「版畫交流座談會」。張欣怡攝。

 

在溶解的影像中,仍然不難辨認出手握相機的夏爺身影。手放腰間自信滿滿的動作是他拍照的常見姿勢。

「他喜歡這些停滯於時間中的脆弱時刻,記憶的唯一功能是喚醒記憶。」

——克里斯·馬克《日月無光》2

這些發霉照片的殘相驚醒了我埋藏深處的憂慮:保存記憶是徒勞,因在我們紀錄片刻的當下,記憶便死去。然而,溶解的照片脫離了原本的語境後亦同時涅槃。而我意識到記憶從來不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而是創作者。它重塑嶄新的現在,而非回到無路可循的過往。夏碧泉逝去,但他的記憶在我,以及其他遇到這個檔案的記憶裡重生。他的生命因此變得流動,更迭不息。當那個問題重臨:何處是生命終點?我會說是每一秒。 

 


1. 大衛·伊格曼[美](2010)。《生命的清單──關於來世的40種景象》中國,中信出版社。
2. 克里斯·馬克(導演)(1983)。《日月無光》[紀錄片]。法國:阿爾戈斯影業。

 

 
 
 

翻開昇華的永恆

羅康詠

 

在夏碧泉的十來箱拼貼書和手工書中,有這麼一本他製作的藝術家書籍,最令我著迷;它小巧精緻,現在看來,大概會被歸類為小誌(zine)。它安放在夏氏的一個「個人紀錄」檔案箱中,箱子每面均由他親手標註「創作資料」。翻箱倒篋的過程,尤如翻開他的實驗歷程,發掘那些藏在繪圖速寫本、一張張實驗畫作,及各類紙張之間的線索。夾雜在這些資料當中,在一個拼貼著奇形怪狀的黑色信封內,這冊小書靜臥其中。

  

Image: Envelope that contains the artist book. Photo: All photos for
圖片:裝載著藝術家書籍的信封。此部分的所有照片均由羅康詠所攝。
Image: Cover of the artist book.
圖片:藝術家書籍封面。

 

這本書題為「色」,裡頭的照片來源不明,攝者不詳;但其一貫的色調及背景透露它們來自同一輯影像。揭開書本,首頁以漢字標題「色即是空」;這數頁照片大概是輯錄自雜誌裡的一個短篇故事吧?夏碧泉挪用當中的影像創作出這本書,巧妙地重新排序,賦予照片新含義——他以空白頁交錯敍事,又鋪排觀者揭示折疊的書頁;這樣,照片就有了嶄新的故事和語境。

 

                                                      

攝影作品本身匠心獨運;起始,照片中背向觀者的裸女坐在穿著整齊袈裟的僧侶旁,僧人低頭誦禱。兩人的對比及並置,一黑一白,與放在兩人之下沉穩的石像,形成整體構圖的平衡感。女子輕柔地往僧人伸出手臂,開展後頁。

 


夏氏以白頁表現「空」。在揭曉下頁之前,他似乎希望觀者期盼及自行想像敍事發展。於我而言,起始的數幀照片彷彿暗示裸女正在迷惑僧侶,因她欲探塵世的萬象色相。但其實不然。她是在為自身的不安尋求認可,並終於明白並非萬事萬物均要多姿多彩;僧人讓她接受自我,她終於可以昂首闊步。

 

 

在翻閱龐大的文獻資料時,我們往往難於放慢腳步觀賞這些藝術作品;猶幸我在火炭工作室的一年間,經過無數小時彙編及數碼化這些資料,亦由夏碧泉製作藝術家書籍和拼貼書的方式中,摸索出一些印象色相。我們花在歸檔夏氏資料上的時間,當然無法比擬他傾注於藝術上的光陰心神;我們所做的,只是翻開他創造的無盡藝術之道中的一頁。

 

 

編織香港當代陶藝:1960年代至2000年代

朱凱丁

 

夏碧泉的作品樸素、粗獷、稚氣。他在工作室中多年儲藏下來的東西,令我百看不厭。夏碧泉檔案令我驚嘆之處,不只因為藏品之多,更因為藏品「隨機」,反映他童心未泯的好奇心。他在四十年間以「蒸餾」般的方式去整理收藏物,可見好些藏物正是他藝術創作的基石、靈感和素材。

在處理這數量相當的檔案庫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藏品的物料性質對夏碧泉而言的意義。作為一個作陶者和工藝人,我理解到夏碧泉在1960年代開設紙花工廠的經歷,亦是構成他往後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環節。細看他的作品相片,特別是雕塑,以及他整理和收藏的方法,這些物件的「形式」時常會躍出;使我不奇然想像,在夏碧泉的工藝、視覺藝術的視角當中,這些物件帶給他怎樣的見解或靈感。

「形之器即是心之器。唯有在看穿肉眼僅能看得見的姿態時,沒有形體的心才會湧泉而出,可以說是物將肉眼看不見的心所呈現出來的型。」

——柳宗悅《茶與美》

夏碧泉以多個現代主義大師為學習榜樣。他儲藏了數百本名師叢書,亦模仿他們塑造藝術家身份的方法——他曾用牛油紙複描畢卡索的簽名作分析,以此為參考,去創造自己的簽名。夏碧泉和畢卡索一樣,除了雕塑、水墨和版畫等主要媒介外,亦對陶藝感興趣。但他沒有像畢卡索般創作造型性陶器;而是廣泛研究亞洲各種民間藝術,收藏大量中國、日本陶藝書藉,以及與香港陶藝展覽相關的出版物。

在過去兩年間,我在檔案庫中發掘到不少與陶藝相關的藏品,以下與大家分享。

 

青花小型陶器:雀飲盎

Image: Flat lays in one of the “Objects” boxes. Year unknown. Photo: Chu Hoi Ding.
圖片:儲藏於其一「物件」檔案箱中。年份不詳。朱凱丁攝。

在2000年代以前,「養雀」曾經是香港的中老年人之間盛行的興趣。這個雀飲盎上簡潔的青花花卉設計常見於南中國的民窯。

 

「茶具・盆碟」紙袋中的織部燒陶碟

Image: Flat lays in one of the “Object” boxes. Year unknown. Photo: Chu Hoi Ding.
圖片:儲藏於其一「物件」檔案箱中。年份不詳。朱凱丁攝。

夏碧泉用一個柯達攝影紙袋和氣泡紙包裹這個盆碟,說明他視之為一件工藝品。不平均的銅釉層透出陶泥本身、不平整的口沿具備侘寂美學的特色,和夏碧泉樸實自然的思想相映照。 

 

記錄夏碧泉在青山龍窯的日子的日記

在此查看「天天日記」選頁PDF

 

青山龍窯建於1940年代,在梁森和一眾陶工接手管理後改名為「工合陶窯」。在1970年代,由於中國內地眾多陶廠成立,競爭激烈之下,龍窯開始在生產上失去競爭力,開始轉型為藝術家燒製作品。直至1980年代,龍窯已經停止運作。1

夏碧泉在某年的二月二十日至四月十九日寫到,賣出這幅瓷畫可能會為他改進經濟狀況帶來希望。他形容自己做陶藝實驗的時候就像一個探險者——為了支付燒窯和釉藥材料的開支,他借錢、抵押衣服。從他的文字看出,他非常珍重在學習製作模具和調製適合的釉藥的「旅程」當中和不同人的交流。他寫到當時青山龍窯附近的環境,以至他在這段日子中的心情起跌——他希望能在本地陶藝界中「奇軍突襲」,但也在複雜的釉藥試驗中感到挫敗。

夏碧泉亦在日記中提及到他拜訪了另外兩個陶廠——「健(建)生陶廠」2和「聯藝彩瓷」,和他對遣散紙花廠工人的感受。

 

展覽現場紀錄

夏碧泉檔案顯示本地的當代陶藝史在1980年代開始蓬勃。夏碧泉在四十多年間到訪眾多展覽,同時紀錄了一些著名陶藝家、陶藝機構和展覽的早期軌跡。

 

展覽印刷品

Image: Invitation card of the exhibition <i>Deep in Clay</i> collected by Ha.
圖片:展覽《泥觸深陷》 邀請卡。

夏碧泉收集了超過130份自1960年代至2000年代間的本地陶藝展覽印刷品。以下順時序排列了一些重要的機構與工作室舉辦的先導展覽。除此之外,夏碧泉檔案中亦有許多藝術家個展印刷品,如朱銘、李慧嫻、麥綺芬、黃麗貞及尹麗娟等;以及自發的聯展,如「坭陶」到「坭陶三」、「圍泥是陶:五人陶塑展」、「十土人陶塑展」等。

 

1. 三集畫廊

三集畫廊是檔案庫藏品中最早展出陶藝作品的畫廊。夏碧泉以他常用整理藏物的黃色柯達紙盒收藏以下的展覽印刷品,並標記為「Sally Jackson Gallery」。

 

2. 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


3. 香港理工學院高級陶藝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其實是提供陶藝專修課程的學院先鋒,但它在陶藝課程上的貢獻較少被提及。這個兩年制的課程自1981年開辦,並營運了十年。3 一代的陶藝家,如尹麗娟、李梓良、嚴蕙蕙、賴志剛等,都是這個課程的畢業生。

 

4. 樂天陶社

樂天陶社是香港有名的陶藝工作室。它在1985年始創於香港,現已在中國建立了分部。在夏碧泉的藏品中,可見由樂天陶社策展的陶藝個展與聯展。

 

5. 自得窯

自得窯由藝術家陳錦成於1997年創辦,直至現時仍是有信譽的陶藝教室。自1990年代開始,他們已經實驗樂燒技法,這也使他們為人所知

 

6. 柴窯作坊

根據印刷品上藝術家簡介內的資料,這個柴窯相信位於中國大陸。這是一個少有有關香港陶藝家柴燒的展覽紀錄。

 

7. 香港當代陶藝協會

香港當代陶藝協會由一群本地陶藝家於1992年創會。

 

Notes
1. 立場報道,〈【專訪】本港碩果僅存的「龍」— 屯門青山龍窯的滅絕或重生?〉,香港,2018年。
2. Dennis Dung,〈青山散步 建生磚廠〉,香港,2020年。
3. 鄧海照,〈窰火凝真.地道情懷─李慧嫻的陶藝與裝置〉,香港,2018年。

 

 

 

鳴謝

Image: The Ha Bik Chuen Archive Project team.
圖片:夏碧泉檔案項目小隊合照。

作為夏碧泉檔案的「最後小隊」,我們非常感激一直以來各方藝術社群為豐富檔案庫的付出,亦為我們學習夏碧泉的藝術和存檔實踐,創造了觸手可及的基石。小隊謹以此稿紀念及致敬夏碧泉。

 

朱凱丁是夏碧泉檔案項目組長。張欣怡及羅康詠是專責此項目的館藏助理。

 

 

版本

作者

Jane CHEUNG, 張欣怡

Ethan LO, 羅康詠

CHU Hoiding, 朱凱丁

主題
館藏推介
日期
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授權條款

In Copyright

標籤
尋文覓藝 文獻收集 藝術書寫 展覽史 攝影
分享

相關內容

selfPortrait_HBC_list
關於夏碧泉:收集與拼貼
LIKE A FEVER | 文章

關於夏碧泉:收集與拼貼

陳立

Lo Ting Home List
推介讀物 | 如果我看見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推介讀物 | 如果我看見

圖片:《Free World》期刊的封面。
冷戰時期的期刊、美國干預和 亞洲藝術
LIKE A FEVER | 札記

冷戰時期的期刊、美國干預和 亞洲藝術

梁皓涵

HBC Contact Sheet
尋文覓藝 | 再訪威尼斯雙年展的照片目錄(二之一), 1993 年 7 月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尋文覓藝 | 再訪威尼斯雙年展的照片目錄(二之一), 1993 年 7 月

李嘉傑

15Invitations_walidRaad_list
第39章_索引XXXVII: Traboulsi
LIKE A FEVER | 札記

第39章_索引XXXVII: Traboulsi

Walid RAAD

(只提供英文版)

Talkover_2007_list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LIKE A FEVER | 札記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陳建濃、黃湲婷、李嘉傑

From Exhibition Documentation Album of 'Henry Moore Exhibition of Sculptures and Drawings'
Ha Bik Chuen Archive 夏碧泉檔案
館藏

Ha Bik Chuen Archive 夏碧泉檔案

excessiveEnthusiasm_1
如影隨行:夏碧泉與文獻收集實踐
活動 |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如影隨行:夏碧泉與文獻收集實踐

2015年3月11日至7月3日

habikchuen-1_list
學海無涯 ── 夏碧泉與其實踐
活動 |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學海無涯 ── 夏碧泉與其實踐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

HBC homelist
夏碧泉文獻庫研究項目空間開放日
活動 |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夏碧泉文獻庫研究項目空間開放日

2019年3月29至30日 (星期五至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habikchuen_today_1
夏碧泉的文獻庫:今日香港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夏碧泉的文獻庫:今日香港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