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A FEVER

在火車上觀望︰香港藝術家作為市民

任卓華回顧菜園村藝術節以及藝術家回應社會議題的另類方法。

 

時值今年年初三、年初四,新界一條小村舉行了一場不尋常的藝術節。那條小村正處於一個奇怪的半清拆狀態︰刷白了的家園,牆上佈滿了盛開的鮮花,人們在經打掃的庭園中閒坐、喝茶進食。與這副情景並列的,是已然荒廢的房屋、被夷為平地的田野、欄柵和一堆頹垣敗瓦。但沿著貫穿小村的主路走,你將看到石屎表面上多幅不同的細小圖畫,和牆上一系列的黑白照。照片中,香港年輕人俯臥在城市的街道上,像虔誠地禱告的西藏朝聖者。音樂從遠方悠揚飄來,隨著路徑轉折,一幅超現實的景象映入眼簾︰一隊搖滾樂隊在一處佈滿碎石、看上去像荒涼沙洲般的地方表演──那曾是一片豐盛的木瓜林。過百名村民、訪客和藝術家在傘蔭下的毯上坐立,在兩日間觀賞逾五十隊樂隊在的演出,放鬆心情。一棵高聳、凋零的樹劃出了田野的邊陲,在那裡一個以稻草和竹製成、頭部像圖騰一樣的巨型雕塑在微風中顫抖。再站出一點就能見到一些半拆除的建築被重新改造成以文字為主的臨時博物館,或是展出裝置藝術、表演行為藝術的場地。安全圍欄圍起了一處已被清空的泥地,成為了「今日香港博物館」,靜待訪客來發掘,對未來進行「考古」。

這場活動沒有入場券、沒有入場費、沒有通行證、沒有媒體報導、沒有規則。那兩天內,由上午到深夜,總共有超過二千人千里迢迢到村裡去看藝術、聽音樂、買村中義工自家製的小食、看晚上的電影放映、聽村裡的老人講故事。他們去看到處張貼的文學,看當中有關這條村——菜園村——的當代故事,看它所歷經的文化和政治鬥爭。

菜園村的清拆並非源於天災或戰亂,而是源於香港近年來急速的市區「重建」和「發展」。上述藝術活動「新春糊士托.菜園滾滾來──大型廢墟藝術節」的組織者與參加者包括村民和來自全港各界的藝術家、音樂人、作家、學者和社運人士。他們之中有很多人——例如是行為藝術家蔡芷筠(Ger)、音樂人黃津珏、梁穎禮、作家鄧小樺和社會工作者朱凱廸——都是「80後」新晉文化社運圈的前線人員。其他來自不同文化社運路線的人——例如是攝影師謝至德和曾志浩、文學理論家司徒薇、人民戲劇社運人士Yuenjie Maru、環境保護主義者兼作家周兆祥、音樂人兼社運人士龔志成和活化廳成員程展緯、劉建華和俞若玫等——亦紛紛加入。

他們在菜園村事件中的集體參與反映了一種現象︰對於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尤其是藝術家——來說,官方宣傳大型建設的口吻越來越讓人有「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式」現實模糊化的不祥感。菜園村藝術節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希望與社區連結,並透過藝術作為媒介去呈現一個另類、可由心而發去理解的「現實圖像」(借用維根斯坦的說法)。透過在清拆前和村民度過在菜園村的最後一個農曆新年,他們都展現了和村民站在同一陣線的立場,並透過進行和平活動成功吸引群眾來到這個具爭議性的地方,是其中一種相對有力的公民行動。 

補充一點背景資料,政府因計劃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簡稱廣深港高鐵)而決定清拆菜園村及其社區。該項工程耗資六百七十億港元,由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地產商——港鐵公司——承建。2009年末,政府已將菜園村劃出來做清拆,並表示將向受影響住戶提供經濟賠償。政府要求村民在短時間內遷走,很多村民在時間緊促的情況下都無法另覓新居。大量農民戶都表示希望繼續耕作,並要求政府給予他們更多時間在遷拆前尋找土地建屋,卻不獲准許。社工和政治、藝術社運人士組成了菜園村關注組,並在過程中發現廣深港高鐵項目轄下的不少政策皆非常可疑。2010年一月,立法會門外爆發大型抗議,令「80後反高鐵青年」運動達到高峰。「80後反高鐵青年」由一群緊密合作的年輕文化社運人士組成,當中包括藝術家、音樂人、教育家、學生、作家、行為藝術家和社工。他們透過Facebook進行協作,並早已回應過很多不同的反建設議題。菜園村藝術節中的黑白相片就是由曾志浩於抗議當日現場拍攝的。

至此,我想重新審視兩個於菜園村藝術節前後在香港發生的文化活動,當中所發生的事和菜園村藝術節頗為相關。1月25日,香港大學進行了一場由英國領事館協辦的有關「文化領導」的論壇。該論壇名為「引領改變」,是香港大學最新項目Advanced Cultural Leadership Programme的一部分,當中請來了來自Clore Leadership Programme的駐英國專家和藝術家。其中一位名為Fearghus O'Conchuir的愛爾蘭藝術家就著「藝術家作為熟練的(skilled)市民」一題發表演說,強調藝術實踐「不應止於文化界,而是應在整個社會中參與、回應和引領改變」。他說及藝術家在「社會尖端的先鋒位置」的重要性,因為藝術家可能會「被迫面對對一般人來說難以察覺的事物」。他也強調了「在考慮怎樣創建並推動一個具活力、多元化並敏感的文明時」,認可「藝術家二位一體之視野在當中扮演著中心角色」的重要性。

O'Conchuir特別關注身體與大廈間的「流動」關係,常在荒廢或具爭議性的建築場地進行表演。在形容自己所品所隱含的信息時,O'Conchuir說︰「當我在這些地方跳怪奇的舞蹈時,我重奪了成為推動改變的巨大動能之一的權利和責任,也重奪了我將藝術與其他日常活動並列的權利,我要宣佈——不是大嚷也不是退縮——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城市內、散落在各種角落、城市規劃的折疊中的地方,都應該是讓人自由地表現自己怪奇的獨特性的地方。」

在聽完O'Conchuir在港大的論壇後,我去了火炭的一場藝術批評研討會。火炭是沙田旁邊的一個舊工業區,近年已逐漸發展成蓬勃的藝術家社區。那次的研討會是活動「書寫火炭」的一部分,當中包括一系列由本地藝術家、策展人和作家組織的工作坊、論壇和研討會講座,組織者包括梁寶山、丁穎茵、梁展峰、鄭得恩等,集中討論香港的藝術文化實踐問題。有三位來自台灣和廣州的講座嘉賓更獲邀於活動中分享他們的看法。在某次討論中,駐廣州編輯兼藝評人吳建儒指出了令人意外亦頗為尖銳的一點︰「我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那麼多香港藝術家都會將藝術當作是某種社政運動的一部分來創作。為什麼他們不直接以抗爭者的身分參與抗爭,另行在抗爭外以藝術家的身分創作藝術?他們創作這些抗爭藝術是不是企圖要取悅或討好新觀眾?」

司徒薇在近期的一次對話中指出,牽涉在菜園村一事中的很多藝術家和文化社運人士都早已被捲入「市區重建」的危機中多年,2006年長達六個月的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更是整個氣候的分水嶺。在2008年的一篇論文中,在香港定居多年的人類地理學及中國城市化專家Carolyn Cartier就藝術家在天星碼頭事件中的舉措作出了引人入勝的描述︰

我在2006年12月到場視察的時候,天星碼頭的入口已被封起,文化界社運人士把告示牌堆起來,用資訊板和橫幅將地方圈起來。最搶眼的是,在排滿的士的道路中間,一個年輕女人坐在高高的梯子上,一身黑色,朝鐘樓望去。她手握剪刀,地把自己的頭髮逐點逐點剪下來,在冷風中鬆手,讓剪下來的頭髮隨風飄揚。警察保持警戒並旁觀著這一切,新來的攝影隊和圍觀的群眾上前把她拍下來。她有一種懾人的魅力,以安靜無聲的表演在告訴香港人︰失去天星碼頭,等於失去自己的一部分。

她的名字叫蔡芷筠。蔡當時是藝術家曾德平的學生,而曾是當時整場天星碼頭事件中許多表演行動的重要推手。曾德平的一班學生參與了運動,Cartier更引用了那些學生在香港理工大學發表的聲明︰

「我們的行動在回應市區環境;我們的藝術行動在照顧市區環境;我們的藝術行動將歷史帶回了市區空間的前線;我們的藝術行動旨在提高公眾保育市區內歷史痕跡的意識;我們的藝術行動在呼籲大眾支持保育天星小輪和鐘樓;我們的藝術行動質疑我們的歷史為何、怎樣被有系統地從維多利亞海港的兩側刪除;我們的藝術行動歡迎公共交通工具。」

菜園村藝術節舉行一週後,我和程展緯見面,並詢問他對藝術家作為市民這個概念的想法。「藝術家有參與市民身分的另類方法,」他說,「因為我們在香港沒有民主,所以我們需要運用我們的想像力來戰勝權力。我們想和人民連結,例如是去明白一個農民使用工具的方法,然後將關係推展開來,擴大人們理解其環境的現實之方式。」當我問到他覺得菜園村藝術節的成果為何時,他說︰「對我來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影響是,在這個艱難時刻,它為村民創造了更多的正能量。這是另一個藝術文化應由下而上的好例子。」

1934年,德國哲學家及評論人班雅明(1892-1940)在巴黎法西斯主義研究所發表了一場名為〈作家作為生產者〉的演說。班雅明在文中鼓勵作家和藝術家作為生產者主動參與社會變革,以超越「觀察-回應」和意識形態辨認的模式。2004年,策展人兼評論人Okui Enwezor對班雅明的講辭草擬了一篇回應,在名為〈The Artist as Producer in Times of Crisis〉的課上發表。Enwezor指出了「在文化界有一種轉變越來越明顯,那就是當代藝術中某種批判性行動主義漸漸透過集體實踐,成為了重啟舊時某些重要論述的方法……循此目的,近年有關當代藝術的爭論促進了一種意識︰在過去十年間有越來越多為集體、協作式生產鋪路的新批評和藝術形態。」明顯地,大家都看到那些連結︰香港藝術家正回應一種急切性、參與一種集體的社會行動、並開闢了想像的另類空間。

高速鐵路作為文化隱喻就是現實的其中一部分︰各種「發展」正以瘋狂的速度進行,人們根本無法抽空去看看什麼在過程中被夷平了,就像是被迫登上一架我們從沒買票的高速列車。

 

任卓華是亞洲當代藝術界評論人、策展人兼翻譯員,專門研究文化交叉流及比較藝術理論。任為現任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名譽講師,亦是雜誌《Orientations》的特約編輯,以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學術顧問。

 

1. 吳建儒的發言先由作者自行轉譯為英文,後再譯為中文,可能和現實言論有出入。

2. Carolyn Cartier, ‘Culture and the City’, The China Review, 2008, vol. 8, No 1.

3. Enwezor的演講辭全文︰http://16beavergroup.org/articles/2004/04/15/garrett-okwui-enwezor-the-artist-as-producer-in-times-of-crisis/.

 

此文由黃珍盈翻譯自英文原文。

版本

作者

Valerie C. DORAN, 任卓華

主題
文章
日期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標籤
藝術書寫 女性藝術工作者 東亞 地緣 《Diaaalogue》
分享

相關內容

oscar ho home
香港——追尋身分的策展之旅
LIKE A FEVER | 文章

香港——追尋身分的策展之旅

何慶基記述他由尋找香港獨特的文化身份,到努力消弭這觀念的轉變。

AAA Project Space, Archiving Materials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新聞稿

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藝文》

逢星期一,亞洲藝術文獻庫會刊登新評論和專訪,以及介紹研究館藏內的精選項目

frogking_homelist
維基百科亞洲月2023:香港行為藝術及流動影像編輯馬拉松
活動 | 維基百科編輯馬拉松

維基百科亞洲月2023:香港行為藝術及流動影像編輯馬拉松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香港時間下午2時至5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