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今日、明日和往後的日子

朱熙晴探索日常及例行公事所蘊含的意義。

 

此札記為連載漫畫《哎呀有限公司》導言,漫畫由紀晴創作。

 

「日常」(slice of life)這個體裁有種難以言喻的感染力,看似平凡,卻總能喚起深切的情感共鳴。不論是展現記錄生活的VLOG、是枝裕和的電影、校園動漫,還是聚焦海邊小鎮的韓劇,這些呈現生活日常的創作往往給人治癒心靈的印象,同時對比生活讓人疲於奔命的本質。不過按照超級英雄電影為票房靈藥的方程式,人們似乎情願看別人與朋友聯手拯救世界,更甚於花四十分鐘看人做飯和吃早餐。在回首過去的過程之中,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為回憶套上衝突、高潮、解決矛盾的故事框架,以串連起來的敘事來交代情節。我們更傾向以戲劇化的高潮起落來解讀自身經歷,甚至幻想自己是英雄。在《小說的袋子理論》( The Carrier Bag Theory of Fiction )中,Ursula K. Le Guin提出,若我們以袋子而不是長矛的角度書寫,歷史究竟會是怎樣呢?那可以是一個關於冒險完結後重投生活的故事,也可以關於需要清洗的衣服、要準備的飯菜;故事又或並非回顧什麽具體衝突與調和,而是關注矛盾與和諧持續交織在一起的過程,以及兩者如何構成看似停滯不前但其實持續改變的生活。那是日常嗎?

我的日常生活似乎圍繞某幾個特定的地方。日常的感覺源自一致性所營造的穩定,當中必然有些事物保持不變。我可能會經常光顧同一家咖啡店,在上班路上穿過同一個公園,或者在街角同一家店舖買雜貨。不過當數月沒見的朋友問我最近如何時,我仍然能夠想起一些偏離日常軌道兼值得一提的經驗。執行這些例行公事往往讓人感到自在熟悉,但偶爾也會顯得單調乏味。陶醉其中很容易讓人過份滿足於現狀,難以洞察日復一日的細微差別。日常生活所充斥著的例行事務也呈現靜止狀態,畢竟根據其定義,按照慣例處理的例行公事旨在維持現狀,是一種爲求保持不變而進行的勞動。

儘管周而復始的現實如西西弗斯的神話般讓人畏懼,每當我們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時,滿足感仍會油然而生。這個過程固然無止境,但也會讓人感到心酸——當一切沒完沒了,你也別無選擇,只能給這個過程賦予意義。畢竟在直面必然的不確定性時,不變的事物為我們帶來慰藉。這是勞動,也是契約、承諾——今天、明天、後天,和往後的日子裡,只要還有書本要收納,還有單據要存檔,我們還能繼續存在於這世上,今天、明天、後天,和往後的日子。透過處理日常生活的瑣碎事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變得別具意義,皆因它們所體現的正是聯繫你我的重要價值。

也許日常之所以吸引我,並非因為我渴望重新體驗那些侵蝕我生活的乏味瑣事,而是因爲觀察別人的日常能讓我擺脫自滿,認真思考於我而言有意義的是什麼。齋藤百合子(Yuriko Saito)認為,我們能夠如斯體驗自身日常的美好,但若要感受日常的本質,而非把其視為非凡,則要認清我們是如何慣性度過日復一日的生活。要調整自己的慣性思考無疑要花上很多精神,而在當今資訊氾濫的環境下,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我終究還是從日常尋求慰藉。

但當我觀看有關日常的創作時,我所尋求的不僅僅是別人生活的一隅。我希望角色能夠以我預想之外的方式處理日常大小事,而非只是麻木追隨生活的節奏。若例行公事能擺脫慣性重覆,並衍生更多的意義,也許我們不會屈服於習慣,而是讓日常成爲改變的基礎。毫無疑問,重大衝突和變化會帶來的角色發展,而這些顛覆性的變革雖最令人感到滿足,但往往還有訴説其他故事的可能性。

日常描繪的是理想化的日常生活,當中所投入的情感總會得到回報。人際關係雖並非毫無摩擦,但衝突只會加强而非削弱這些聯繫,讓人們對物件和地方的依戀變得更有意義。在這裏,麵包是爲了與人分享而烤的;在這裏,分享不必是一場零和遊戲。

我們能從創作者審視日常的慾望中學到什麼?儘管關注和關懷相當重要,卻不足以推動我們採取行動。唯獨當我們期盼從日常獲得更多,以想像不同的未來,我們才能夠作出改變,將幻想化爲真實。

 

朱熙晴是文獻庫的助理編輯。

 

由朱嘉喬翻譯自英文原文。

版本

作者

Andrea CHU, 朱熙晴

主題
文章
日期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