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歡迎 Marysia Lewandowska 於 2014 年秋季應邀成為駐場藝術家。
 

在港駐場期間,藝術家將繼續為期一年的研究項目《公共製造》(Made in Public)。項目延伸自她於 2014 年主講的文獻庫講座《公 / 共製造》。透過與公眾一連串的互動接觸,Lewandowska 將探討私有化對藝術和文化的影響。研究將集中於私有產權,以及它在亞洲現代化進程中對社會及政治關係的影響。

Marysia Lewandowska 生於波蘭,自 1985 年起定居倫敦,一直透過協作項目,探討文獻庫、藏品及展覽的公共功能。於 1995 至 2008 年間與 Neil Cummings 合作。她的項目都以研究為核心,包括著作《事物之價值》(The Value of Things,Birkhauser 出版,2000 年 8 月)、於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舉行的展覽《施與受》(Give & Take),以及2001年泰特現代美術館《當代介入》(Contemporary Interventions)系列首個展覽《資本》(Capital)。2005 至 2006 年的項目《熱忱》(Enthusiasm)曾於華沙當代藝術中心、倫敦白教堂美術館、德國柏林當代藝術院,以及巴塞隆拿達比埃斯基金會展出。2006 年的電影項目《試片》(Screen Tests)曾於《British Art Show 6》中作特別介紹。2006 年《社會影院》(Social Cinema)則為藝術家與 51% Studios 合作參展倫敦建築雙年展的項目。2006 年的《慷慨廣播社》(Generosity Broadcasting House)於奧地利格拉茨市藝術博物館展出。2008 年的《後期製作》(Post-production)於意大利波扎諾《Manifesta 7》中展出。2008 年的電影《博物館未來:分散》(Museum Futures: Distributed)由斯德哥爾摩的當代美術館委約,而聲音與電影裝置《溫柔博物館》(Tender Museum ,2009年)則於波蘭羅茲市藝術博物館展出。「知識產權」是 2010 年於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舉行的《公營博物館有多公共?》(How Public is the Public Museum?)的主題。《文獻庫再分佈》(Re-Distributed Archive,2011年)於弗羅茨瓦夫文化大會中展出;2012 年的《開放影院》(Open Cinema)是與建築師 Colin Fournier 為葡萄牙吉馬良斯市 2012 歐洲文化之城合作的公共介入藝術作品,並於 2013 年里斯本建築三年展中展出。

Marysia Lewandowska 藝術家駐場計劃由 Foundation for Arts Initiatives(FfAI)贊助。

 

相關內容

FN4
公共、歷史、價值: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
LIKE A FEVER | 文章

公共、歷史、價值: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

編者的話

15invitations_marysia
財產、抗爭、公/共以及藝術的另類經濟
活動 | 15份邀請

財產、抗爭、公/共以及藝術的另類經濟

2015年4月、5月及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