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論壇匯集了五位亞洲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和專業藝術工作者,就如何在亞洲建立及維持連繫、平台及網絡展開討論。這聚焦在亞洲藝術的活動將會突顯香港在亞洲文化對話中擔任平台的新角色,亦有助於香港成為亞洲當代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夥伴。

是次論壇為香港民政事務局主辦的「亞洲文化合作論壇:文化、創意、商機」(2003年9月28日至30日)其中之一項活動。

主辦

亞洲藝術文獻庫及香港國際藝評人協會 

論壇宗旨

  • 提倡亞洲視覺藝術評論及高水準的藝術及知識發展
  • 促進亞洲地區的文化討論及策略思想
  • 鼓勵藝評人、策展人和專業藝術工作者的溝通及建立夥伴網絡
  • 打開知識交流網絡來吸納更擴闊的觀眾和新的合作夥伴,包括文化評論者、政策策劃人、研究機構以及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員

 

文化交流四十年:亞洲文化協會的範本

自早期文明開始,文化交流經常是伴随著貿易、宗教狂熱或軍事侵略的副產品,人民與人民之間勢不可擋、不謀而合的力量。「文化交流」這個字眼在上世纪的下半期興起,指的是一種精心策劃的進路,匯集不同文化,建立互相尊重的認同與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

文化交流計劃的推動者大概會認為這領域(的活動)能夠促進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然而批評者卻可能貶低這些努力,認為是文化帝國主義的虛飾,或是在全球化文化底下,洗刷本土性格和豐富性的工具。

華敏臻自1985年起出任亞洲文化協會(1963年創辦)香港分會代表,將講解協會創辦人John D. Rockefeller 3rd 洛克菲勒三世的早期視野,並總結四十年來該會的一些活動,所經驗過的困境與發展。她將會邀請聽眾去探究文化交流在今日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所應擔當的角色。

客席演講者

Michelle Vosper 華敏臻 於1982年由紐約移居香港之前,她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Centre of US-China Art Exchange與Chou Wen-chung工作多年。在1983至1985年間負責籌劃香港藝術節。1986年起,出任亞洲文化協會之香港分會代表。亞洲文化協會是一家致力推動美國與亞洲國家之間視覺及表演藝術的交流活動的基金會,其主要工作乃提供個人獎助金予亞洲藝術家、學者和藝術專才赴美深造、研究及從事藝術創作並完成作品。

 

亞洲綜合症:一種非西方的經驗與表述

當代藝術已在亞洲紮根,並開始發展成一種媒介,能夠賦予深層的藝術表達,及形塑亞洲文化的影響。但什麼是「亞洲」?如何使這種亞洲綜合症與當代藝術領域裡的根源和流派言之成理?亞洲如何成為跨文化敘述的對象?建設性嘗試的「文化亞洲」概念討論,企圖在學術層面超越東方主義與後殖民主義 — 即既成的「非西方」世界敘述。

客席演講者

高仕明 現職中國美術學院助理教授,同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近現代藝術觀念史與藝術批評」。1995年開始,高仕明參加的學術活動,包括在2002年英國倫敦的《第三十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和《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的遷徙與地緣政治》亞洲藝術考察計劃。

 

埳洞與暗角:跨文化及文化相互活動的意願,想望與制限

意願總是高尚的,而想望則是人之常情 — 然而現實卻往往突顯出理論的短視。明明是黑白分明,看在人家眼裡卻成了是非顛倒。當宣揚鼓吹分享與賦權的跨文化與文化相互活動,給批判地查證時,可能曝露出許多的不足。針對我們的實踐,我們需要實施什麼的批判監督形式?這個報告將總結講者個人在亞洲作為合辦者與協作者,參與不同網絡發展及藝術計劃的經驗。

客席演講者

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活動策劃人。生於新加坡,在歐洲生活及工作達二十年;而在過去的八年,Jay Koh的足跡遍及亞洲不同的地方。自1989年起,Koh參與多個於歐洲和亞洲舉辦之展覽及演出,其中包括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1993)和 Documenta X(1997)。他曾發起及創辦歐洲和亞洲藝術家的交流網絡,包括於1995年創立及出任負責人至1999年的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Intermedia Arts(FIMA)(由Koh於1992年在德國科隆創立的 'arting' 展覽空間演變而成)最近,IFIMA創辦了一個非牟利藝術中心:NICA — Networking and Initiatives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Koh致力建立討論平台並付以實質行動;在2002年,他先後籌劃一系列 Engaged Art 藝術活動,包括:Collaboration, Networking and Resource Sharing (Beikthano Gallery,緬甸仰光);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Public Engaged Art(電力站藝術之家,新加坡);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ritiquing Critical Art (Pananaw Ng Sining Bayan Inc. 'Lopez Centre,馬尼拉,菲律賓);以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Project for City Transformers (Lazni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Danzig,波蘭)。

 

本全
土球

「在藝術創作的過程裡,我經常採用傳統元素。我的觀眾對這些元素亦是耳熟能詳。然而,這些元素並不是按照藝術傳統支持者既定的結構安排。採用這些元素,反而是因為它們更能夠代表辯證的本土表現,並與藝術家個人的感知溝通。如此,傳統成為了使文化持續對話所必要的活力催化劑。

......我認為當代藝術的問題可以符號學的方式在傳統方法學中尋索。例如,中醫的治療和反射療法,如果病者頭痛或身體其他部份不適,可以通過腳底的神經中樞去治療。一般以為當代藝術,特別是亞洲的當代藝術,是規範於一個有別於西方文化的範式。」

— Heri Dono,日惹,2000年8月。

(撮自《魔舞與神醉》展覽場刊,日本基金會亞洲中心,2000年,頁83。) 

客席演講者

1960年出生於印尼 雅加達。Heri Dono畢業於Indones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ISI) 後學習傳統玩偶藝術(wayang kuilt)。與此同時亦開始創作受印尼傳統藝術影響及帶有批評社會意味的藝術品。Dono是東南亞著名藝術家,作品曾展出於澳洲、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在日本參與的展覽包括:New Art Southeast Asia 1992,The 4th Asian Art Show,Fukuoka,1994及1995年的Vision Happiness — Ten Asian Contemporary Artists。其他國際性展覽包括:1996年美國紐約的 Traditions/Tensions(巡迴展覽),1993及99年澳洲布利斯本的Asia-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1996年巴西的Sao Paulo Biennale及199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的Cities on the Move(巡迴展覽)。近年,Heri Dono參加了英國倫敦Hayward Gallery的Sonic Boom,馬來西亞吉隆National Art Gallery的 12 ASEAN Artists,荷蘭台夫特Volkenkundig Museum Nusantara的Humanism in Art及意大利佩斯卡拉的Fuori Uso。Dono現於印尼的日惹生活及工作。

 

網絡連繫:點滴凝聚

我們正處身在亞洲其中一個可能最令人興奮的歷史時刻。當代通訊的正面影響令亞洲當代文化與世界當代文化發展看齊。在此之前,區域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企望或能夠向世界社群作有效的自我表述。這個過程是如此的急速—如果這種可能不是蓄勢待發(已久),它的動力就會喪失甚至停滯。

在這次講話裡,我希望總覽我曾在中國、星加坡、歐洲與現在身處的澳洲,發展藝術伙伴、機構伙伴與超國家伙伴關係的經驗。在網絡建立的主題下,我想講述關於良性競爭與惡性競爭的問題。我將會探討對政策層面作宏觀理解的需要,與它如何逐步影響現代文化發展。我希望審視決策是如何從上層過濾到下層文化構作的製作終點;與此同時亦意識到製作終點(廠房)的倡議如何過濾上達。

 

客席演講者

1959年出生於中國北京。皇甫秉惠在文化大革命後攻讀藝術,1989年到澳洲深造,是1989年藝術家離開中國浪潮中之一位。在出任Earl Lu Gallery館長之前,她曾擔任新加坡Lasalle-SIA College of the Arts的講師。她是數個當地及巡迥展覽的策展人,包括以移居國外的中國藝術家創作為題的 In & Out(1997)及專注亞洲女藝術家創作的 Text & Subtext (2000),探索全球化視覺藝術與文化的 Site&Sight—Translating Cultures (2002),Compound Eyes: Video Art From China (2001),Contemporary Art From Thailand(2003)和Science Fiction (2003)。皇甫秉惠的興趣在於推廣及解讀亞洲當代藝術,以及亞洲藝術與非亞洲國家的聯系及網絡。現出任澳洲悉尼Asia-Australia Contemporary Art Centre的館長,同時亦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學術諮詢委員之一。

 

主持

陳育強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鶴溪藝術學院完成他的藝術訓練。其後,他曾參與超過五十次展覽,其中包括:《第二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融:香港及紐西蘭藝術家交換計劃》、東京和多利藝術館之《中國現代藝術》及德國漢諾威《世博藝術展》...。

2003年,陳氏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了他第三次個展及在Para/Site藝術空間舉行了回顧展。近年,他的興趣擴展到公共藝術並完成了數件作品。陳氏並為1999、2000及2003年之《香港視覺年鑑》聯合編輯。自1989年起,陳育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他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藝術中心藝術學院之顧問。

相關內容

Contemporary Asian Art Forum: Links, Platforms, Networks
Contemporary Asian Art Forum: Links, Platforms, Networks
參考書

Contemporary Asian Art Forum: Links, Platforms, Networks

當代亞洲藝術論壇: 連繫、平台 、網絡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