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環節(一) | 展覽作為場域

「過去三十年,展覽一直扮演著推廣亞洲現代及當代藝術的火車頭角色。縱觀亞洲,絕大部分地區都長期缺乏完善的藝術史課程,展覽因而成為評定何謂「典範」(canon)的主要媒介。與現代主義相比,當代藝術的媒介和主題更豐富多樣,看來像更能擺脫歷史的沉重,要討論何謂當代藝術的「典範」無疑更具挑戰性。現今龐大的資源都集中流向藝術市場和大型展覽,從藝術史角度而言,這個現象是否弊多於利?大部分的展覽是否仍然只按照刻板的策展議程,一再以民族國家和區域研究為框架,排斥實驗性,漠視社會和思潮脈絡,提倡膚淺的奇觀,忽略流行和底層(subaltern)的作品和實踐?經得起時間考驗,名留青史的藝術典範,不應只是因為獲得藝術館或收藏家的青睞,而是能夠對美學和社會議題有更深更廣的探索,具真知灼見且成為模楷。展覽是否能超越市場只著重實利的工具主義,為獨立學術研究作出貢獻,並建立藝術史價值觀?展覽應否更有意識地發掘被人忽略的觀點,例如傳統、現代主義與當代藝術之間糾葛的關係;藝術家在怎樣的社會環境和思想氛圍下創作,作品艾在怎樣的背景下被理解;旅行、遷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或探索一以貫之的社會或美學觀念?我們是否不應只把展覽看待成單一事件,而是必須肯定展覽有助於建立機制和檔案記錄,而它的配套,包括座談會、工作坊、網站、注重研究的展覽圖目錄,對鼓勵和支持學術工作、建立藝術史價值觀都具珍貴的貢獻?」

 

Iftikhar Dadi

主持
Iftikhar Dadi 現時為康乃爾大學藝術史系副教授和藝術系系主任。研究範疇涉獵後殖民理論、現代藝術、城市及流行文化,並以南亞及西亞為焦點。最近出版《穆斯林南亞的現代主義與藝術》(Modernism and the Art of Muslim South Asia)(北卡羅來納大學出版社,2010;Munshiram Manoharal出版社。2012),於多本期刊發表論文。曾共同策劃展覽《控制線》(Lines of Control)(2012)探討分割及邊界。並以藝術家身份與Elizabeth Dadi合作,於世界各地展出作品。

 

 

 

論文(一)

跨文化語境中的展覽製作,論述建立及策展道德學—《地表之下:城市褶皺中的藝術品》
(subTerrain:artworks in the cityfold)(2003)與《遊玩的政治》(Politics of Fun)(2005)

Annette Bhagwati
 

「自1989年後,後殖民論述及全球政局急劇變化,引致世界局勢的範式轉移,位於柏林的世界文化宮(House of World Cultures)是首批致力舉辦非西方當代藝術活動的西方機構。以針對地區藝術的廣泛研究,並與該地區知名藝術家和策展人的合作為基礎,世界文化宮籌辦了多個地區性的概括群展,試圖向觀眾展示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當代藝術」的最新面貌。這些展覽一方面獲得國際好評,另一方面於這些地區和德國皆成為爭論的焦點。因應這些批評,世界文化宮於策展方式及展覽政策作出不同試驗。過程中的討論,以至其促成的理論,對日後奠定何謂亞洲或非洲「新」藝術家和藝術界影響深遠,尤其當西方藝術史對這些地區的討論素來不多。展覽更令不少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嶄露頭角,亦影響亞洲的藝術生產模式。

我會以兩個展覽《地表之下:城市褶皺中的藝術品》(subTerrain:artworks in the cityfold)(印度當代藝術,2003)及《遊玩的政治》(Politics of Fun)(東南亞當代藝術,2005)的起源和迴響為案例,討論地區與機構策展人於展覽的決策和磋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潛在假設和機構需求(institutional exigencies),並檢視這些展覽如何影響德國,甚至亞洲本土對「亞洲」及「亞洲當代藝術」的認知。這些觀察及討論彰顯了更根本的問題:機構的需求和策略對典範的建立有何直接影響?於日益擴大的全球藝術世界中,我們該如何理解藝術理論/藝術史及藝術創作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在跨文化語境中的策展道德法典?」

Annette Bhagwati曾於佛萊堡、柏林、倫敦修讀美術史、社會人類學及地理。1999年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博士學位後,加入柏林世界文化宮(House of World Cultures)為策展人和項目統籌主任(1999-2006)。2009年為蒙特利爾康科迪亞大學藝術史系附屬教授。曾於蒙特利爾暴力事件後種族研究與展覽中心擔任研究員,並為蒙特利爾跨學科社會及文化研究中心策展理論及實踐研究小組的創辦成員。專注藝術與策展研究、亞洲和非洲當代藝術、以及展覽研究。自2012年為柏林世界文化宮擔任(前西方》(Former West)和《人類世項目》(The Anthropocene Project)的項目總監。

 

 

論文(二)

當代藝術邊緣的《在家》(GharPe)

Atreyee Gupta

「本論文透過分析南亞近年興起且競爭甚為激烈的展覽網絡,反思當代藝術及其展覽秩序。我認為這些新的展覽秩序直指當代藝術的核心,促成新的知識生產網絡、新的藝術實踐形式以及新的展示策略。我會集中考察一個由孟買非牟利團體發起,名為《在家》(Ghar Pe),於孟買達拉維貧民窟進行的藝術合作項目和展覽。參與者包括當地居民和一眾國際藝術家,活動包括幾個為期一年的「意識提高」(consciousness raising)工作坊、2012年在達拉維一所廢置高中舉辦的展覽,以及一個將於2015年舉行的「雙年展」。我整理了項目的演化過程,著眼有關當代藝術知識是以什麼模式滲入其熟悉網絡以外的語境,甚至反過來在過程中被微妙轉移,至最終打破它固有的種種限制。這些項目積極推動社會和教學轉型,建立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體系,由下而上的透過本土倫理學和全球策略反覆出現,我認為這絕非偶然,而是由邊緣化政治所構成。』

Atreyee Gupta的研究和著作圍繞南亞現代和當代藝術,以及環球藝術史的概念。現時為慕尼黑藝術之家的歌德研究學人,參與研究戰後現代主義的環球歷史。同時正籌備最新著作,探討在不結盟運動的亞非網絡中,印度獨立後的藝術發展。2011年於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以及獲頒發多項研究獎學金,頒發單位包括蓋蒂研究所和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曾任教於明尼蘇達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莱分校。

 



爭議立場

在延伸領域上的展覽

Daniel Kurjakovic

「如果以固有的時空物理和經驗定律,將「展覽」理解為此時此刻一組作品的湊合,難免會重蹈Robert Smithson所說的「文化囚牢」。事實上,展覽每每在開幕之前已經開始 一 還可以說在閉幕之後仍然繼續。就展覽涵義而言,一個重要的前提在於展覽的場域,此場域是往往具有獨特的文化、社會、政治特性以及歷史遺留的迴響。另一前提,則是審美方法論如何被探索與延伸,而並非被人對象化至僅如Smithson所述「與世隔絕的皮相」。探索與延伸,意味著心須為展覽的比例作一個特定的劃界,亦隨即衍生一個關於生產的問題,甚至悖論留待我們去解答。」

Daniel Kurjakovic為駐巴黎研究員、策展人、作家。策劃多個與聲音、裝置、行為及公共藝術有關的展覽和合作項目。曾任職蘇黎世出版公司MEMORY / CAGE EDITIONS聯合總監(1995-2002)、瑞士盧塞恩藝術館館長(1999-2001)、蘇黎世藝術大學附屬展覽空間的展覽總監(2002-2008),香港Burger Collection策劃跨地域展覽,最近策展的研究項目名為《Quadrilogy》。

 

回應

David Teh現職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專責範疇包括批判理論及視覺文化。他的研究集中圍繞東南亞當代藝術2005至2009年期間居於曼谷,以獨立身份從事藝評及策展工作,近年策展項目包括《非真實亞洲》(Unreal Asia)(第五十五屆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2009)及《錄像旋渦#7》(Video Vortex#7)(印尼日惹,2011)。曾為雜誌《藝術界》、artforum.com、《Art&Australia》、《The Bangkok Post》撰文。近期於《第三文本》(Third Text)及《Afterall Journal》發表文章。 

 

 

相關內容

Shortlist | Exhibition as Site
推介館藏 | 展覽作為場域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展覽作為場域

有關展覽及策展者如何回應與制度、地理和觀眾有關的情境 (只提供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