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亭系列之怪物奇美拉:繪畫工作坊 」由藝術家及作家洪忠傑、葉梓誦及梁寶山策劃,導師將與學員一起探索盧亭的形象與意涵,並以繪畫實踐對怪物的新想像。

人類常將難以用理性與情感解釋的事情,凝縮成神話及怪物形象口耳相傳。傳説中半人半魚的盧亭,到底是海豚、民變首領盧循的後代,還是水上人?盧亭之所以曾聚居香港,又反映了香港的哪些面向?我們能否透過盧亭的面目,擴闊對香港的想像?

在希臘神話中,奇美拉是有著獅子頭、山羊身、蛇尾的神獸,如今此詞泛指以不同動物的身體部位嵌合而成的奇幻生物。既然混合未知之物能構成新穎的個體,我們也可以視奇美拉為一種創作。假如怪物反映人們所畏的物事,我們能否透過自己的想像,將恐懼與焦慮化作畫像,嵌合成一隻隻奇美拉怪物,為難以言喻的一切賦予形體?

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們不妨從盧亭出發,思考自身的恐懼與慾望,為香港尋索新的變向可能,嘗試構組出此時此地的盧亭新面貌。工作坊將由洪忠傑及葉梓誦指導,並由梁寶山主持。

工作坊名額為15個,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工作坊費用全免,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

活動將以廣東話進行。

本活動是「唔只得一隻——與「廿樓」再訪盧亭」講座的延伸活動,並屬「香港特藏室」系列的講座之一。

洪忠傑是現居香港的藝術家。自幼繪畫,也愛好生態,其後研習中國書法、篆刻等媒介,創作主要圍繞以上題材。他喜愛鑽研中國、日本民間工藝,並將之重新解讀,轉化為新的創作。他曾日復日將動物植物昆蟲等繪成畫、造成像,出版《靜水畫集選繹》(2017)。他亦參與完成新視野藝術節節目《像是動物園(二)》及《靜水百選——沿途拾慧》個人展覽等。曾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任教,實驗藝術教育的可能。後工作多以平面設計為主,亦以道具製作、養蜂、耕作、插畫、動畫、拍攝等為業,涉獵不同範疇、媒介的創作。

葉梓誦擔任寫作、評論、翻譯、編輯,現居香港。2017年共同創辦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並任總編輯,現為《字花》執行編輯,並任教於大專院校。文學評論及創作等散見《SAMPLE樣本》、《字花》、《方圓》、《無形》等,翻譯作品包括合譯《困頓之書》等。曾參與策劃「着陸異星」藝術展覽計劃。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梁寶山是一位藝評人,文化研究博士及島嶼研究網絡(香港)的成員。殖民地最後一代大學生,以記者身份見證回歸;關注藝術生態、城市空間、藝術勞動及文化政治等議題。曾為「Para / Site 藝術空間」、「獨立媒體(香港)」、「伙炭」及「文化監察」成員。文章散見於《信報》、《獨立媒體》、《藝術界》(Leap)、《藝術新聞(中文版)》、《典藏》及《端傳媒》等。著作包括:《活在平常》(2012)及《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2018)等。編著包括:《殖民地的現代藝術─韓志勳千禧自述》、《七一孖你遊香港》(白雙全作品集)、《Q[]K[]─陳育強標本集成》、《楊秀卓紅色二十年》及《香港藝術家故事──1998年訪談手稿》(梁志和著)等。梁寶山現為藝評組織Art Appraisal Club成員,並在2018年獲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

是次活動由島嶼研究網絡(香港)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合辦。

 

相關內容

Oscar Ho Hingkay Archive Banner
Oscar Ho Hing Kay Archive 何慶基檔案
館藏

Oscar Ho Hing Kay Archive 何慶基檔案

thumbnail_1
真真假假、非人非魚話盧亭(二之一)
LIKE A FEVER | 札記

真真假假、非人非魚話盧亭(二之一)

何慶基省思90年代香港、神話人物「盧亭」,以及書寫藝術歷史的重要性

thumbnail_2
真真假假、非人非魚話盧亭(二之二)
LIKE A FEVER | 札記

真真假假、非人非魚話盧亭(二之二)

何慶基思索其「盧亭」展覽的前世今生以及觀眾迴響

Talkover_2007_list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LIKE A FEVER | 札記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陳建濃、黃湲婷、李嘉傑

hkcover_homelist
唔只得一隻——與「廿樓」再訪盧亭
活動

唔只得一隻——與「廿樓」再訪盧亭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香港時間早上11時至下午1時

antique2
與策展人語: 拆拆剪剪何慶基
活動

與策展人語: 拆拆剪剪何慶基

2021年7月5日至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