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份邀請》標誌15年

亞洲藝術文獻庫踏入第十五個年頭,為標誌這個重要的時刻,文獻庫舉辦一系列的特備項目,活動涵蓋展覽、專題計劃、寫作、演出、網誌及出版刊物。

Nonny de la Pena 的作品以利用尖端科技訴說虛構和以新聞為基礎的故事為人所熟悉,往往為觀眾帶來猶如親歷其境的觀賞經驗。 de la Peña 從亞洲藝術文獻庫的館藏中取材,重新演繹駐紐約及北京藝術家林一林的早期行為藝術作品《安全渡過林和路》(1995)。
 
在林一林的原作中,藝術家於廣州市區人煙稠密的大街上搭建一堵磚牆。過程中,他來來回回的搭建和拆卸磚頭,將磚牆從大街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從中迫使所有想從他身邊經過的車輛繞道。在《通道 ── 林和路上一堵牆的命運》中,de la Peña利用浸入式虛擬現實體驗,重塑1990年代的廣州,讓參加者代入林一林當時的角色,成為一位路邊藝術家。 
 
林一林的概念藝術作中常有雕塑、裝置和攝影元素,以及記錄了以建築和城市建造為主題的戶外行為演出。他跟de la Peña同樣關心影響著城市生活的議題。de la Peña這個利用數碼技術創作的新版本,不僅重塑林氏的行為演出,更創造出一次具實驗性的接觸,挑戰藝術家作為創造者,與觀眾作為受眾之間的界線,重新審視藝術在概念和本能之間的定位。

每場體驗環節長約十分鐘。每個小時設有三個參加名額可供網上預約。如欲登記參與本項目,請於網上預約並選擇時段。請於活動開始前十五分鐘到達場地。由於反應熱烈,遲到者恕不招待。

每場表演現場設有少量附加席招待公眾,先到先得。 

Nonny de la Pena 被譽為「虛擬現實教母」,亦是美國虛擬現實新聞機構Emblematic Group的創辦人之一。她是耶魯大學Poynter媒體學院獎助學人,曾獲南加州大學Annenberg新聞及傳理學院助學金,其作品曾亮相多個國際平台,包括英國廣播公司、《Engadget》、Games For Change、莫斯科現代美術館、《紐約時報》、辛丹士及翠貝卡電影節、《Vice》、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Wired Magazine》及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林一林於紐約及北京居住和工作。他於1990年參與創辦藝術家團體「大尾象」,作品曾在《移動中的城市》(1997)、第二屆約翰尼斯堡雙年展(1997)、第一屆台北雙年展(1998)、第四屆光州雙年展(2002)、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2003)、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2007)、第10屆里昂雙年展(2009)、第12屆瑞士雕塑展(2014)及第12屆夏灣拿雙年展(2015)等國際展覽中展出。

主辦: 亞洲藝術文獻庫
贊助: Lavina & William Lim
特別銘謝:巴塞爾藝術展

亞洲藝術文獻庫為2017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文化合作夥伴。

 


亞洲藝術文獻庫的15周年項目《15份邀請》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 C.K. & Kay Ho Foundation 慷慨贊助。亞洲藝術文獻庫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15份邀請》為藝發局20週年誌慶項目之一。特別銘謝: Hani Charaf及Kemistry Design.

相關內容

Special199
Hans van Dijk Archive 戴漢志檔案
館藏

Hans van Dijk Archive 戴漢志檔案

Special248
Cities on the Move Exhibition Archive 《移動中的城市》檔案
館藏

Cities on the Move Exhibition Archive 《移動中的城市》檔案

operationPRD_LIST
三角洲行動之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三角洲行動之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

15invitations-nonnydelapena-list.jpg
Nonny de la Peña 與林一林對談
LIKE A FEVER | 對話

Nonny de la Peña 與林一林對談

Safely Manoeuvred Through Lin He Street
Safely Manoeuvred Through Lin He Street
1 圖片

Safely Manoeuvred Through Lin He Street

安全渡過林和路
LIN Yilin, 林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