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策劃的全新項目開壇,希望為文化工作者或團體提供一個公開平台,讓文化工作者或團體自由提交計劃書,並在香港國際藝術展以28分鐘去闡述他們的意念。

評審員 Negar Azimi (《Bidoun》編輯)、Michelle Kuo (《ArtForum》編輯)、Andrew Maerkle (《ARTit》編輯)、伍穎瑜(《ArtAsiaPacific》編輯) 及 Mark Rappolt (《Art Review》編輯) 根據計劃內容的多樣性、原創性、形式及與與當今世界的關係為評選標準,挑選了四個提案。

 

 

印度流動影院

Amit Madheshiya & Shirley Abraham

孟買

在印度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持牌的帳篷影院遊走於缺乏戲院的村落。這個項目探索這種運作已達60年之久的帳篷影院的展示及傳播方式,發掘其鮮為人知的歷史;另外,通過有別於主流寶萊塢電影工業及完善的城市影院所帶來的觀影經驗,探討這種模式的本土意義。最後,這項目會聚焦一個社區,觀察當其面對來勢洶洶的數碼媒體,如何活化及保持這類影院的持續發展。

 

借鑒歷史:1960年代日本「模仿論」的桎梏

富井玲子

紐約

講座將通過研究克籯斯歐登柏格 (1967) 及 關根伸夫 (1968) 兩人的掘洞事件,探索「國際同代」('international contemporaneity')這一概念的内在涵義。1960年代的日本,圍繞這兩個藝術家的「模仿論」展現了日漸全球化的當代世界,我們如何感知 (而非客觀剖析或推論) 自身所處的位置。

 

消失點:如何在中國無跡可尋

Susanne Burner

倫敦

與其「被失蹤」,《消失點:如何在中國無跡可尋》提出從社會主動失蹤的方法。從不同來源匯編,提供非常實用的點子,創造新的身份,完成一次想像的逃匿旅程。

 

“We wanna make a change”:八十後的藝術與社會行動

李俊峰

香港

「八十後」的出現,標誌著不同世代的行動者在行動手法與論述上的迴異,了解當中的差異有助自回歸以後香港年青一代所處的特定時空,也提示著行動者在運動中嘗試突圍的可能性。不同向度的藝術行動的出現並不偶然,它一方面反映當下社會的一個特殊狀況,又同時提問當代藝術在社會運動當中的意義。是次分享將以近年一些由年青一代所策劃的社會 / 藝術行動作討論點:其中,包括講者曾參與策劃、以藝術手法來介入回溯六四事件的藝術行動。

 

相關內容

***delete***Vanishing Point: How To Disappear In China Without A Trace
Vanishing Point: How to Disappear in China without a Trace
參考書

Vanishing Point: How to Disappear in China without a Trace

消失點:如何在中國無跡可尋
2011

Asia Art Archive Presents Backroom Conversations for ART HK 11
Asia Art Archive Presents Backroom Conversations for ART HK 11
參考書

Asia Art Archive Presents Backroom Conversations for ART HK 11

後室談: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國際藝術展11特備節目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