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看見》從亞洲藝術文獻庫持續進行的展覽史研究項目中取材,運用文獻庫館藏和夏碧泉檔案的一手和二手資料,從考古學、平行觀點及旅遊攝影的方向,以三個個案深入探討紀錄和敘事之間的關係。我們如何以有限的文獻敘述昔日的事件並道出箇中意義?又如何以不同種類的材料編寫多個版本的故事?

第一個個案的研究對象是香港大嶼山的神話人物「盧亭」,亦是香港藝術中心於1997至1999年間三個展覽的核心人物。這一系列展覽於香港回歸中國之際舉行,為香港歷史賦予新的想像,更將展場化作偽考古遺址,展示盧亭「文物」,挑戰展覽空間的功能和人們對展覽場所的一貫的印象。研究個案探討藝術工作者如何在時代的轉變中審視歷史,並研究歷史如何被當權者操控,將假設轉化為史實。

第二個個案聚焦於牛棚藝術村1a空間舉辦的《十年回歸前後話》—— 一個由文獻庫研究項目衍生的展覽,旨在探討香港回歸十年後的藝術生態發展。文獻庫研究員和已故藝術家夏碧泉(1925-2009)在不同時間記錄了此展覽。對照兩組照片,可見展覽文獻固有的複雜性︰照片反映攝影者的主觀決定和個人喜好 。當資料不完整,我們如何推測和查看昔日事件的完整面貌?若將個人文獻庫中的資料與公共機構的紀錄並置,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最後一個個案探討夏碧泉在1982年與三位友人到訪中國大陸,遊覽黃山時拍下的旅遊照片。跟許多在內地出生並於20世紀上半葉移居香港的藝術家一樣,夏碧泉在文革結束後以遊客的身份重遊內地,並拍攝大量照片。雖然夏氏經常一人拍攝所有照片,但是次展覽展出的相關文件夾也可能是一次集體創作。這些資料反映攝影不但可以介入個人經歷,也可以是一種敘說有關友誼、逃避現實和尋找歸屬等故事的方法。

《如果我看見》聚焦三組記錄香港近年藝術生態的文獻,探討不同性質的文獻資料——不論是官方、公共論述,還是在個人文獻庫中有待處理的資料——可怎樣展開延伸閱讀。是次展覽透過持續研究、轉化並分享照片、文章及刊物等各種資料,讓我們以更廣闊的視角了解展覽歷史研究的意義、權力與話語權之間的關係,和身份認同之形成等議題。

 

夏碧泉文獻庫研究項目 (2016-2019)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贊助。 該項目旨在透過精選並數碼化部份材料、研究和協助活動(包括駐場計劃、研究獎助金、工作坊和展覽),開放、活化及廣傳當中的珍貴資料,從而催生新思維和知識。

是次展覽是《故事由來:藝術家、作家及期刊在亞洲》的序幕活動之一。

特別鳴謝:
徐沛之
發哥
Ozge Ersoy
何兆南

相關內容

2007 Talkover/Handover 十年回歸前後話
館藏

2007 Talkover/Handover 十年回歸前後話

Out of Context
Out of Context Research Project《外圍》展覽研究項目
館藏

Out of Context Research Project《外圍》展覽研究項目

Talkover_2007_list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LIKE A FEVER | 札記

回到未來時:當代藝術與香港回歸

陳建濃、黃湲婷、李嘉傑

Being Minorities
尋文覓藝 | 強勢以外─亞洲當代藝術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尋文覓藝 | 強勢以外─亞洲當代藝術

黃湲婷

Lo Ting Home List
推介讀物 | 如果我看見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推介讀物 | 如果我看見

Image: Ha Bik Chuen, Contact Sheet No.181 'Demonstration by Cindy Lau', 3 October 1998 (detail).
數碼影子:與 Tyler Coburn 對談
LIKE A FEVER | 對話

數碼影子:與 Tyler Coburn 對談

黃湲婷

圖片:《Free World》期刊的封面。
冷戰時期的期刊、美國干預和 亞洲藝術
LIKE A FEVER | 札記

冷戰時期的期刊、美國干預和 亞洲藝術

梁皓涵

habikchuen_today_1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活動

夏碧泉文獻庫項目

2016–2021

sitesofConstruction_list
建構場域 : 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
活動

建構場域 : 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

2013年8月至10月

NuNaHeDuo (All holdings in AAA)
NuNaHeDuo (Dislocation) (All Holdings)
期刊

NuNaHeDuo (Dislocation) (All Holdings)

娜移
1992

threemoments-list
藝術書寫及其流播:香港三個時刻
獎助計劃

藝術書寫及其流播:香港三個時刻

中文翻譯整理:黃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