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課堂裡教授當代藝術可謂挑戰重重,教師的相關經驗有限,現有資源材料也不足。有見及此,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12年始辦了「教學實驗室」。作為一個與學校和教師持續合作的伙伴,「教學實驗室」今年將著眼香港當代藝術,旨在擴闊教師的知識領域和加強教學實踐。

在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本地藝術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除了概括式的歷史論述,我們可從多個切入點看香港藝術的複雜性。本系列講座的講者將提供不同的觀點,試圖通過藝術,展開閱讀香港的可能性。

這一系列全新的教學專業發展課程內容豐富,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導覽和分享會。此外,為加強參加者對教學實踐的認知,工作坊將由資深教育工作者帶領,著重討論及參與,以鞏固及深化教與學。

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
教師工作坊:展覽評論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講者:何慶基 (藝評人及教育工作者)

為促進同學對當代藝術的欣賞和了解,教師經常會安排學生參觀展覽。除了對導賞員及展場提供的解說照單全收,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學生以批判性的角度觀賞一個展覽呢?此講座所介紹的評論技巧將有助提升學生面對不同情境下的藝術評賞能力。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講座:從展覽呈現香港—從《香港今日藝術》到《Hong Kong Eye》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地點:港島東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ArtisTree
講者:C&G (C&G藝術單位創辦人);陳育強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

概括群展 (survey exhibition)可以是一個向公眾展示本地藝術家共同組成的藝術景象的平台,是次講座將藉1962年香港首個概括群展《香港今日藝術》到最近期的《Hong Kong Eye》,探討香港如何被呈現,以及思考對其背後的脈絡及在地概念。

導賞團及討論:《Hong Kong Eye》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4時30分
地點:港島東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ArtisTree

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講座:平行歷史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講者:朱錦鸞 (藝術史家及前藝術博物館館長)

香港藝術植根於中國文化與殖民地經驗,故此,了解香港歷史文化背景及香港藝術的歷史發展是研究香港當代藝術不可缺少的部份。除了主流討論外,是次講座會介紹不同的歷史,包括從英國政府抵港前至六十年代的時代背景,以及其對香港藝術的影響。

教師工作坊:教學實踐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4時30分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講者:楊秀卓 (藝術家及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講座:藝術中的城市景觀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講者: John Batten (作家,關注文化及城市規劃議題的藝評人) ;蕭競聰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香港的城市景觀每天都在變化,日常生活也圍繞著此狀態而進行,「消失」彷彿成為觀看這城市的關鍵詞。是次講座將以藝術出發,討論本地生活如何受不同形式的「消失」所影響。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教師工作坊:教學實踐及參與者分享
時間:下午2時至6時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講者:楊秀卓 (藝術家及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

「教學實驗室」前參與者及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得獎者經驗分享:
謝小華 (視覺藝術老師,賽馬會體藝中學)
關呂佩玲 (視覺藝術老師,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是日活動與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教師協會合辦)

參加資格:
為建立具活力且多元的同儕支援小組,我們期望參加此計劃的教師不單對香港文化、視覺藝術及歷史有熱誠,更願意投入及參與。參加者毋須具備藝術史知識。

名額有限,能夠參與所有工作坊的申請者將優先被考慮。完成所有工作坊的參加者將獲發證書。有意申請者請填妥申請表格 ,電郵至 learn@aaa.org.hk 或傳真至(+852) 2815 0032。成功申請者將會在2013年4月23日前收到個別通知。

如需更多資料及查詢,請聯絡:
鍾玉文(教學與參與策劃)
電話:+852 2815 1112
電郵:learn@aaa.org.hk  

支持單位:
英國保誠集團
Parallel Contemporary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