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的視藝課教師戴媛婷將與文獻庫合作,舉辦專為老師而設的工作坊。活動將集中討論IBDP中的兩個重要部分作為探討當代藝術的起點:文化意義,以及藝術品的功能與目的。

與今年「教學實驗室」的講座題目相呼應,工作坊會窺探在香港、中國和印度的情境中,女性在藝術史裏的角色。參加者將通過使用文獻庫館藏,嘗試實踐比較研究,分析在不文化情境中產生、卻有相同主題的藝術作品。為建立一個互相支持的學習群組,工作坊的成果將在文獻庫教師資源平台上進行整理和分享。此活動一方面以IBDP視覺藝術的比較研究部分為重心,另一方面亦適合其他課程的老師實踐到不同的教育環境中。

歡迎教授所有課程和學科的老師參加,包括視覺藝術科、通識科、歷史科老師,及文化教育工作者。

如有查詢,請以電郵(learn@aaa.org.hk)或電話+852 2844 1126 聯絡我們。

 

戴媛婷是一位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現時為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視覺藝術科主任及知識理論教師,教授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她同時擔任聯合世界書院使命計劃統籌,監督校内所有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倡議。因此,她努力採取創意的方法去排解校園中的紛爭中和推動綠色項目。

在教育事業以外,戴氏是一位混合媒體藝術家。她喜歡創作具時間性、互動性和展演性的裝置藝術作品。她的作品題材廣泛,由安靜、個人的內省到俏皮的社會性參與皆有。戴氏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並在馬里蘭藝術學院的Rinehart雕塑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戴氏曾於求學時期在文獻庫擔任實習生,成爲老師後更加入文獻庫老師智囊團,積極參與及支援文獻庫的教學活動。

 

「學習及參與計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