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將主辦韓思瑋、李適及黃琳達的網上講座,三人同為第五屆何鴻毅家族基金中華研究獎助金得獎者。

韓思瑋 | 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商業市場:以中商盛佳之兩次展覽及拍賣會為例
2020年8月11日(星期二)香港時間晚上8時至9時

韓思瑋 | 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商業市場:以中商盛佳之兩次展覽及拍賣會為例

由於拍賣成績可觀,加上畫廊業的蓬勃發展,2000年代被視為中國大陸當代藝術市場的黃金時代。在這次演講中,韓思瑋將介紹此黃金時代的先聲,即1990年代萌芽中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實地考察及文獻資料顯示,在1990年代中國,雖已有畫廊或拍賣行等機構存在,但人們對市場機構應肩負何等功能仍未有定案;畫廊經營者、藝評家、策展人和其他從業者的角色,未被清楚區分;涉及當代藝術的商業行為,亦仍處於摸索階段。本次演講將聚焦於由中商盛佳分別於1996及1997年舉辦的兩個以中國當代藝術為題的展覽及拍賣會。韓思瑋將這兩次活動定位為實驗活動,並從當時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角度,分析中商盛佳所提出的營運方式無以為繼的原因。兩次活動皆是實驗失敗的例子,在新興領域中實屬典型。

主持:杜柏貞(亞洲藝術文獻庫董事會主席)

韓思瑋是萊頓大學現代中國社會學助理教授,其研究範疇橫跨當代中國研究和經濟及文化社會學,特別擅長從全球化角度研究中國創意工業及文化市場。韓思瑋於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學院取得社會學哲學博士學位,其有關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的研究刊登於《China Quarterly, Socio-Economic Review》及《Poetics: Journal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Arts》等刊物中。

圖片:展覽圖錄《中國之夢: '97中國當代藝術》封面。亞洲藝術文獻庫館藏。
圖片:展覽圖錄《中國之夢: '97中國當代藝術》封面。亞洲藝術文獻庫館藏。

 

李適在毛主席和我之間:19581982年間李振盛的自拍照
香港時間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早上8時至9時

李適 | 在毛主席和我之間:1958至1982年間李振盛的自拍照

毛澤東時期的主流視覺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皆強調集體主義,壓抑個人的主體性。但著名的文革(1966至76年)紀實攝影師李振盛卻保存了大量攝於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自拍照,時間的跨度接近四分一世紀。透過逾1,600幀自拍照,李氏讓我們窺探他的生活和個性。這批作品可被視為某種與毛澤東規定的視覺符號背道而馳的敘事。什麼原因驅使攝影師將鏡頭對準自己?這些照片如何讓我們了解李振盛及他親歷的社會政治歷史?這些作品如何與現代及當代中國藝術扣連?在本講座中,李適將分享她對李振盛自拍照的研究成果。她將會從毛澤東及後毛澤東時期的中國藝術史背景出發,為我們分析這些作品。李適亦會介紹她為此次研究而嘗試向中國私營博物館索閱檔案資料的經驗,討論箇中挑戰和前瞻。

李振盛生於1940年,在2020年六月去世。 

主持:譚鴻鈞(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

李適於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取得大眾傳播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於南伊利諾大學愛德華城校區任助理教授。李所著有關四五運動期間公民新聞攝影之興起的論文曾發表於《視覺傳播季刊》,並獲2013年國際傳播學會(新聞研究方向)「年度傑出期刊文章」提名。她以1980年代中國新聞攝影改革為題、發表於2018年《亞洲傳播學報》的文章,以及對改革頭十年中國攝影與西方的互動與連繫所作的研究,將在2020年刊登於《Media History》中。李適對李振盛自拍照所作的研究,是她在學術研究生涯中,首個嘗試結合藝術史和媒體研究的項目。

圖片:李振盛在黑龍江辦公室的自拍照的拼貼。 由李適提供。
圖片:李振盛在黑龍江辦公室的自拍照的拼貼。 由李適提供。

 

黃琳達 | 反思「人類」:池社、自動化熱潮和勞動身體的消失
香港時間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早上8時至9時

黃琳達 | 反思「人類」:池社、自動化熱潮和勞動身體的消失

在美國未來學家托弗勒(Alvin Toffler)的著作《第三次浪潮》推波助瀾下,1980年代初的中國掀起了一股生產自動化的熱潮;不久之後,趙紫陽在1983年在新技術革命座談會上的講話,推崇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方向。面對即將來臨的資訊時代,及社會對機械與人之新關係的想像,黃琳達認為在中國實驗藝術中出現了一個顯要的課題,即對「社會主義身體」的重塑。本次演講將聚焦於池社成員張培力和宋陵的早期畫作中顯現的身體美學新模式,以批判的角度檢視二人將青年人、健美運動員和醫療器材描繪成機械模樣的獨特畫風,分析無產階級的英偉身體在二人畫作中的消失,如何反映生產模式逐漸自動化導致社會主義主體性的重置。本研究結合中國實驗藝術史和1980年代的學界論述,旨在闡明這些創作的社會及政治含義,同時反思「人類」在新興技術官僚社會中的政治。黃琳達認為張、宋二人重塑「社會主義身體」之舉,不僅有悖於中國1980年代文化熱中主流的人文熱情,更揭示出後革命時期在中國復甦的人體工程學熱潮。

主持:翁子健(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

黃琳達是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博士生。其研究範疇包括後人類主義、社會主義科技史、新媒體、身體政治及勞動的美學。她的博士論文《Re-imagining Post-socialist Corporeality: Technology, Body, and Nation in Post-Mao Chinese Art》探討1980年代後毛澤東時期對資訊的幻想如何影響中國媒體藝術的發展。

圖片:宋陵,〈人﹒管道2號〉,1985年。由藝術家提供。
圖片:宋陵,〈人﹒管道2號〉,1985年。由藝術家提供。

 

合辦:亞洲藝術文獻庫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

贊助:

 

相關內容

RHFF_01_List
何鴻毅家族基金中華研究獎助計劃
獎助計劃

何鴻毅家族基金中華研究獎助計劃

Innovation and Failure in Art Markets: The Case of Sungari Exhibitions-cum-Auctions in 1990s Beijing
獎助計劃

Innovation and Failure in Art Markets: The Case of Sungari Exhibitions-cum-Auctions in 1990s Beijing

Svetlana Kharchenkova | Research Paper From The 5th Edition of The Robert H.N. Ho Family Foundation Greater China Research Grant

Rethinking “Human”: Pond Society, Automation Fever,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Laboring Body
獎助計劃

Rethinking “Human”: Pond Society, Automation Fever,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Laboring Body

Linda Huang | Research Paper from the 5th Edition of The Robert H.N. Ho Family Foundation Greater China Research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