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以不同方式記錄當下藝術生態,為敍述全新故事、豐富舊有版本,以及接觸更廣大觀眾等方面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本放映會系列著眼於紀錄片如何影響藝術史的建構、承傳、神秘化及其討論。是次放映會通過與香港各文化藝術機構合作,亦反映了各組職的興趣、視角、手法及觀眾群之多元。緊接十月份舉行之「建構場域: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研討會,是次放映會至十月為止將於不同場地播放超過二十套影片。

十月份節目


10月16日(三),7pm,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 電影院,灣仔港灣道二號
放映會後設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M+總策展人鄭道鍊與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及項目總監Hammad Nasar的對談環節。

Trip to Korea | SoHo SoAp/Rain Damage | Sexual Healing |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 Winter in Miami 2005

Trip to Korea

導演: 久保田成子 (日本) | 1984 | 9 分鐘 | 英語

《Trip to Korea》是導演對她的丈夫藝術家白南準離國三十四年後回鄉之旅的淒美言說,影片紀錄丈夫與尚在人世的親友重聚。藝術家「書寫」私密的錄像日記,回憶、過去和現在互相碰撞:藝術家和家人需要穿過美國軍事基地才能到達祖墳;白氏故居現在是一家店舖的一部份。導演藉著公開個人歷史來面對自身和文化的失落,否定和重寫回憶與歷史。

SoHo SoAp/Rain Damage

導演: 久保田成子 (日本) | 1985 | 8 分鐘 | 英語
錄像日記《SoHo SoAp/Rain Damage》記錄一場破壞導演夫婦閣樓工作室的小水災。修葺屋頂的工人草率了事令工作室在暴雨期間水浸,藝術家述說事件始末以及艱辛的善後工作。在影片中,字幕與白南準跳躍、令人費解的敘述交疊,工作室損毀前後的影像互相穿插。「水」是藝術家創作的重要元素,而這次小水災令她痛失珍貴的錄像影帶,觀眾能感受到事件對藝術家做成的情緒打撃和因此而生的荒謬感,正如藝術家自白:「雨落在我心頭,落在我的錄像藝術……藝術模仿自然,自然模仿藝術。」

Sexual Healing

導演: 久保田成子 (日本) | 1998 | 4 分鐘 | 英語
此錄像日記是導演為她的丈夫藝術家白南準於接受物理治療其間創作的幽默描寫。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導演: 久保田成子 (日本) | 1999 | 52 分鐘 | 英語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是另一錄像日記,導演於此思考她與丈夫白南準的關係。《Sexual Healing》集中白氏的康復過程,而本章則是對丈夫的溫婉致敬。影片取材自過往二人或他個人的訪問、表演及裝置作品,以及他們在邁亞密海灘共渡寒冬的片段。

Winter in Miami 2005

導演: 久保田成子 (日本) | 2006 | 14 分鐘 | 英語
《Winter in Miami 2005》是導演悼念她的丈夫藝術家白南準的感人之作,他於2006年1月在邁亞密家中辭世。此影片包括白南準於2005年於紐約家中,演奏其於1945年十三歲時所作鋼琴樂曲的從未公開片段。影片中包括在前一年的冬天,二人在邁亞密家中相倚而坐的鏡頭,藉此追溯回憶種種。此片於2006年10月於巴黎龐比度中心首映,向白南準致敬。


久保田成子是一個多產的藝術家,她的創作媒介包括錄像雕塑、多媒體裝置及單頻道錄像,獨特的觸覺一直貫穿她的作品。於過去五十年的藝術生涯中,藝術家把個人和科技結合,將活潑跳躍的電子處理技術與大自然、文化、藝術和日常生活的影像融合。她是六十年代激浪派(Fluxus)的代表藝術家,自七十年代起持續創作極富個人風格的錄像日記。她融合大自然、藝術史和電子媒介的手法既充滿詩意又俏皮聰慧。

九月份節目

A Monkey’s Raincoat

導演: Mani Kaul (印度) | 2005 | 51 分鐘 | 英語附字幕
9月28日(六),2.30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A Monkey’s Raincoat》記錄在阿姆斯特丹皇家視覺藝術學院創作的年輕藝術家。該學院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年度駐留,並舉辦年度工作室開放活動,向公眾展 示藝術家的作品和研究。導演跟隨一群駐留藝術家前往威尼斯雙年展,及後到訪他們在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影片主要拍攝來自塞爾維亞的Slobedan Milosevic、克羅地亞的Lala Rascic及中國的闞萱,展現三人對現代藝術真象和創作的探索和追求。

Mani Kaul (1944-2011)出生於拉賈斯坦邦,家族來自克什米爾。叔叔是著名演員兼導演Mahesh Kaul。畢業於印度電影及電視學院,其作品徹底革新影像與形式、說話與敘事的關係,以創作超越所有視覺及形式的「純電影影像」。1989年的作品 《Siddheshwari》獲頒國家電影獎。


鹽官鎮

導演: 楊波 (中國) | 2009 | 35 分鐘 | 普通話附中英語字幕
9月26日(四),7pm,Spring Workshop,香港仔黃竹坑道42號利美中心3樓
放映會後設《天南》文學雙月刊主編、藝術家及策展人歐寧與M+ Sigg策展人皮力的普通話對談環節 (7.45pm)

2009年夏天,藝術家劉小東再次到訪中國甘肅省鹽官鎮。數百年來,這個區域以販馬聞名。2008年,藝術家曾在那兒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繪畫馬匹,對該地不同文化的共融深感著迷。藝術家對於穆斯林和基督教這兩個宗教和文化皆不熟悉。這一次旅程,他分別為一個穆斯林家庭和一個基督徒家庭繪畫肖像,藉以表現他們的和諧共處。

楊波200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任導演、攝影總監及剪接,亦曾參與製作各類電影、短片及廣告。

Yanguan Town | Dong


導演: 賈樟柯 (中國) | 2006 | 70 分鐘 | 普通話附中英語字幕
9月26日(四),8.15pm,Spring Workshop,香港仔黃竹坑道42號利美中心3樓
放映會後設《天南》文學雙月刊主編、藝術家及策展人歐寧與M+ Sigg策展人皮力的普通話對談環節 (7.45pm)

藝術家劉小東前往三峽創作大型油畫系列《溫床》,在當地邀請了十一位建築工人當模特兒。導演賈樟柯在奉節縣城的揚子江邊訪問藝術家,而該處將會在長江三峽大壩竣工時遭淹沒。其後二人前往曼谷,藝術家邀請了另外十一位泰國婦女當他的模特兒,創作同一系列的油畫。兩個城市的河流各自貫穿它們的中心,河水滔滔向前,一去不復返。

賈樟柯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首部劇情片《小武》(1998)在柏林、南特和溫哥華影展大獲好評。近期作品《三峽好人》獲2006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金城小子

導演: 姚宏易 (台灣) | 2011 | 72 分鐘 | 普通話附英語字幕
9月25日(三),7pm,Spring Workshop,香港仔黃竹坑道42號利美中心3樓

中國藝術家劉小東十七歲時離家,負笈北京學習藝術,其後成為一位著名藝術家。三十年後他重返家鄉創作一系列作品,繪畫家人、朋友和城市,捕捉家鄉的種種變遷。本片記錄了劉小東的創作過程,如何從空白的畫布開始,發展出豐富的內容和形式。每一幅畫作都屬於一個更大的系列,每一個凝固在畫面的時刻都貫注他的童年回憶和當下經驗。

姚宏易1994年加入侯孝賢電影社有限公司(現為三三電影製作有限公司)。2005年執導首部劇情片,曾任導演、助導、攝影總監、美術指導、電影剪接及執行製片人。

Cassandra’s Gift
導演: Payal Kapadia (印度) | 2012 | 22 分鐘 | 英語
9月22日(日),2.30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放映會後設與導演英語討論環節 (3.40pm)

Nalini Malani以兩年時間創作錄像及皮影戲作品《In Search of Vanished Blood》,作品包括六段錄像投影和五個反面繪畫的透明塑膠片圓筒,於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展出。《Cassandra’s Gift》追溯這件作品背後的各種想法,及其對性別、暴力及流離失所等社會問題的見解,並借用希臘神話人物卡珊德拉公主(Cassandra)的形象,傳說公主能預卜吉凶,其異能卻被咒詛,致再無人相信其預言。

Payal Kapadia,電影製作人,在孟買生活及工作,其作品探討印度的社會政治主題,媒介橫跨紀錄片、實驗電影和動畫。她的電影《Titli Udi》(Flight of the Butterfly,2009)曾於多個國際影展中放映。

As the Crow Flies

導演: Kumar Shahani (印度) | 2004 | 23 分鐘 | 英語
9月22日(日),3.15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放映會後設與導演英語討論環節 (3.40pm)

《As the Crow Flies 》是對著名畫家 Akbar Padamsee 作品的一次美學探索。導演與畫家分享自己對藝術、美學和哲學的關注,通過城市的聲音、Gnan的音樂以及飄浮於繭狀冥想空間的圖像,與畫家展開對話。
Kumar Shahani,印度電影導演,1940年生於信德省(今屬巴基斯坦領域)拉爾卡納。曾就讀印度電影及電視學院,師從電影導演及編導Ritwik Ghatak及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D.D. Kosambi。獲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巴黎,入讀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inématographiques電影研究學院(IDHEC,現名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Métiers de l'Image et du Son ,La Fémis ),並曾協助Robert Bresson拍攝《Une Femme Douce》。1972年返回印度,開拍首部劇情片作品《Maya Darpan》。

Cassandra’s Gift | As the Crow Flies

Figures of Thought

導演: Arun Khopkar (印度) | 1990 | 33 分鐘 | 英語
9月21日(六),2.30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放映會後設與導演英語討論環節 (5.15pm)

本片以Bhupen Khakhar、Nalini Malani 和 Vivan Sundaram合作的一幅大型玻璃壁畫為起點,以此串連影片中三個分別介紹三位藝術家作品的部份。影片的電影語言借鑒印度的敘事角度及戲劇傳統,別開生面地詮釋三位藝術家的藝術實踐。

Arun Khopkar曾為數學家,後畢業於印度電影及電視學院,現為紀錄片製作人,曾製作大量探討教育和社會福利議題的短片,包括獲獎短片《Tobacco Habits and Oral Cancer》(1977)。

To Let the World In, Volume 1

導演: Arun Khopkar (印度) | 2012 | 93 分鐘 | 英語及印地語,附英文字幕
9月21日(六),3.30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放映會後設與導演英語討論環節 (5.15pm)

《To Let the World In, Volume 1》屬於一個電影計劃,該計劃集中於八十年代初至今的當代印度藝術,影片即為計劃首個部份,特為2012年Art Chennai(印度清奈藝術節)《To Let the World in: Narrative And Beyond in Contemporary Indian Art》展覽而製作。1981年,展覽《Place for People》集合了一批藝術家,試圖以創作實踐探索地域、階級和政治等議題。其後較年輕的藝術家承接前人的努力,繼續就這些問題對話。片中藝術家包括Atul Dodiya、Anita Dube、Ranbir Kaleka、Nalini Malani、Pushpamala N、Sudhir Patwardhan、Gulammohammed Sheikh、Nilima Sheikh、Arpita Singh及 Vivan Sundaram,以及藝評人兼策展人Geeta Kapur。(監製:Sanjay Tulsyan;製作公司:Art Chennai)

Avijit Mukul Kishore,駐孟買導演和攝影總監,擅於拍攝紀錄片,曾與多位視覺藝術家合作,創作錄像和電影裝置作品。

4 x 4 – Episodes of Singapore Art

4 x 4 – 新加坡藝術事件

導演: 何子彦 (新加坡) | 2005 | 88 分鐘 | 英語附英語字幕
放映會後設導演講座(英文)
9月12日(四),6.30pm,A Space 亞洲藝術文獻庫,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此系列嘗試以創新的視覺表現形式和發人深省的手法,介紹四位新加坡藝術家的四件重要作品,力圖打破一般藝術紀錄片的陳腔濫調,戲劇化詮釋、理解和辯論現代 藝術的過程。每集短片集中探討一件作品,從而帶出一連串如現代性、都市化和現代藝術的價值等問題,並加以討論。此系列本身亦是一件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兼電 影人何子彥特別為2005年新加坡藝術展而構思。此系列在新加坡開創先河,由視覺藝術家和電視製作人聯手製作,亦是電視頻道Arts Central首次成為展示視覺藝術作品的平台。

何子彦拍攝電影和錄像以及表演,其作品內容圍繞歷史和哲學的文本及文物。近期個展包括東京森美術館MAM項目#16(2012)、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新 加坡館(2011)、悉尼「藝術空間」《此地》(2011)。他曾展出於《家庭作業6》(貝魯特,2013)、第五屆奧克蘭三年展(2013)、紐約古根 漢博物館展覽《沒有國家》(2013)、第六屆亞太三年展(2009)、第一屆新加坡雙年展(2006)、第三屆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2005)和第26 屆聖保羅雙年展(2004)。他曾參與國際戲劇節 (2010)、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2006及2008)和新加坡藝術節(2006及2008)。他的電影曾在康城電影節(2009)及威尼斯國際 電影節(2009)等放映,而第60屆奧伯豪森短片節曾舉辦其短片回顧展。

Light and Belief

光與信仰

導演: 黎光頂 (越南) | 2012 (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委約作品) | 37 分鐘 | 越南語附英語字幕
放映會後設導演參與的討論環節 (英文)
9月6日(五),6.30pm,A Space 亞洲藝術文獻庫,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光與信仰》描寫了十一位資深越南藝術家,他們部份在越戰期間服兵役,另一些則在戰區停留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他們一方面按照「官方樣板」作業,另一方面 亦有一些個人作品:士兵和平民的親密肖像、平凡的日常活動,以及充滿氣氛的風景畫。這些作品表達了人們對平淡生活的渴望,道出戰爭以外的另一面。《光與信 仰》近距離觀察這些藝術家和他們的藝術作品所扮演的角色。

黎光頂出生於越南河仙,現駐胡志明市。他的藝術作品不斷挑戰當代生活喚起人們記憶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強調電影及媒體在創造歷史的主導地位、或是 以編織照片去思考文化傳統與當代悲劇的融合,或是將城市生活的日常物品轉化為藝術奇觀、還是紀錄那些經歷過第一次直升機戰役的人未獲記載的故事,他的作品 均表明他以藝術創作的過程為手段,不斷挖掘歷史,揭露失落與救贖的另類想法。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華盛頓州貝爾維尤藝術博物館、紐約亞洲協會、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他曾獲邀至第55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2009)、比利時梅赫倫城市視界節(2009)、新加坡雙年展(2008)、德國媒體藝術 中心展覽《藝術躍溫層》、第五屆亞太三年展(2006)、光州雙年展(2006)、威尼斯雙年展(2003)及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2012)。此外他 亦是越南活躍的非牟利藝術組織Sàn Art的創辦人之一。2010年,他榮獲阿姆斯特丹克勞斯親王基金會視覺藝術桂冠獎。

赫伯與桃樂絲

導演: 佐々木芽生(日本) | 2008 | 87 分鐘 | 英語
9月5日(四),6.30p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九號

《赫伯與桃樂絲》講述沃格爾夫婦的動人故事:丈夫赫伯特是郵政局文員,妻子桃樂絲是圖書管理員,兩口子收入微薄,卻建立了歷史上極具分量的當代藝術收藏。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很少人注意極簡主義和觀念藝術,但這對夫婦卻已經開始收藏名不經傳的藝術家們的作品。日常開支由妻子的薪金支付,而丈夫的全數收入則用來購買心儀的藝術品。他們的收藏品須符合兩個原則:價格實惠以及體積細小,放得進他們位於曼哈頓的一房住所。在這些限制下,他們顯示了策展人的獨到眼光。大部分他們曾支持並熟識的藝術家,後來都名滿天下,當中包括Sol LeWitt、Christo and Jeanne-Claude、Richard Tuttle、Chuck Close,、Robert Mangold、Sylvia Plimack Mangold、Lynda Benglis、Pat Steir、Robert Barry、Lucio Pozzi及Lawrence Weiner。沃格爾夫婦精心蒐集三十年,累積藏品超過二千件,佈滿了小公寓的每個角落。

導演佐々木芽生在日本出生成長,自1988年起移居紐約市。她是自由撰稿人,憑製作報導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的特輯而一鳴驚人。她花了三個月時間,直接取材自東歐的客廳和街頭,拍攝照片和收集故事,製作一系列十集的特輯,描繪前鐵幕國家的人民生活,以及他們所經歷的混亂和興奮。2002年成立Fine Line Media製作公司,一方面為日本電視台製作節目,另一方面製作長篇紀錄片,《赫伯與桃樂絲》是她首次執導及監製的傾力之作。

八月份節目

薩特與鄧麗君:1980年代的廣東當代藝術

編導: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2010∣48分鐘∣普通話及廣東話附英語字幕
放映會後設由研究員及文字工作者黃小燕主持的討論環節 (廣東話)
8月31日(六),6pm,電影文化中心,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40號東南工廠大廈11樓A3室

1980年代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啟蒙時代。今天,儘管有很多關於1980時代中國藝術的研究,有一部份的歷史是往往被忽略的,即八十年代在廣東、特別是廣州 和深圳的實驗藝術。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改革開放政策實行之初,由於廣東與香港接壤,外國文化資訊,包括翻譯書籍和文章,還有像電視和流行歌等流行文化產 物,都通過香港大量湧進廣東。這些新思潮、新文化大大沖擊了廣東的藝術家,引發了很多新的創作、爭論和實驗。影片不單描述了1980年代席捲中國的「讀書 熱」,更說明了當時在廣東的特殊文化氛圍,呈現出在該時代開始萌芽的、始終極具實驗精神的廣東當代藝術。

解放前衛: 黃明川九零年代的影像收藏

導演:黃明川 (台灣)∣2003∣78分鐘∣普通話附英語字幕

放映會後設導演參與的討論環節 (普通話)
8月23日(五),6.30pm,A Space 亞洲藝術文獻庫,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解放前衛》是導演黃明川獲得「第一屆台新藝術獎」的作品。在長達十年的歷史觀察與藝術追蹤過程中,他默默地拍攝與記錄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發展和生命情 感。他有系統地從歷年累積的紀錄片中,挑選出具前衛性格與代表性的藝術家,是次放映會導演將特別挑選播放三位藝術家侯俊明、許拯人及黃進河的紀錄片。

黃明川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1978年赴紐約學習繪畫、石版畫,隔年轉往洛杉磯改攻平面攝影。1982年獲雄獅美術雜誌首屆「美術評論獎」首獎。 1985年開設專業攝影公司於紐約,為美國廣告公司及專業雜誌拍攝商業廣告照片。1988年底返台定居。90年代黃明川導演過公共電視《百工圖》、文學出 版社《台灣文學家紀事》系列等紀錄片集;並推出《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破輪胎》等三部電影劇情長片。千禧年後作品包括《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 畫》、《地景風雲》、《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梁任宏》、《袁廣鳴》、《徐瑞憲》、《洪易》藝術家紀錄片。2010年製作跨語作家身影紀錄,分別為《黃 靈芝》、《錦連》、《陳千武》、《林亨泰》、《羅浪》五位於日治時期出生,目前仍以日語寫作的作家。2011年完成《辛辣國族─梅丁衍》、《縱花烈放─賴 純純》兩部藝術家紀錄片,2012年完成五位高雄藝術家口述歷史短片,分別為《陳水財》、《許淑真》、《盧明德》、《李明則》、《劉耿一》。


Y.H.A. 30+ 香港青年藝術家對談錄

導演:馬智恆 (香港)∣2010∣95分鐘∣廣東話附中文及英語字幕
放映會後設導演參與的討論環節 (廣東話)
8月22日(四),6.30pm,影意志,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4字樓

本片訪問九位本地年青藝術家,大部份生於七十年代,與導演年紀相若。大學畢業後,他們必須應對社會經濟危機及主流價值單一的社會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從事藝術創作似乎非常艱鉅。藝術家在香港有何生存之道?

馬智恆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文學士)及哲學系(文碩士)。游走錄像藝術、劇場錄像、電影美術、藝術教育、商業製作等領域,現職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電影及數碼藝術)課程統籌。2008年起,以錄像藝術等實驗性手法,引入紀錄片創作,作品《Y.H.A. 30+ 香港年青藝術家對談錄》於香港獨立電影節首映,後於北京、上海、新加玻、台灣、日本、瑞典、芬蘭、挪威等地放映。


放映會詳情將定期更新。

「建構場域」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節目伙伴: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電影文化中心、香港藝術中心、Spring Workshop、影意志
其他贊助:Burger Collection
出版伙伴:《Yishu Journal 典藏國際版》
設計伙伴:84000communications
媒體伙伴:主場新聞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