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參與由文獻庫研究員武洪章臺主講的「教學實驗室」講座。
藝術如何幫助我們了解殖民與民族主義者對種族、階級和性別的想法?畫廊與工場的作品又有甚麼分別?法國殖民者在統治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老撾三國)期間,以「文明使命」為名將「工藝」和「美術」兩者徹底區分,並重新定義,構成20世紀初東方主義所假設的美學價值和實踐的等級。這種貶低本土並推崇西方的思想,引發當時藝術家和知識分子激烈討論他們的創作目的,並從中試圖界定他們與殖民統治之間、以至1954年後南越及北越分裂的關係。講座將檢視越南南部和北部地區的藝術發展,以及藝術家如何利用並且重新構想本土和外來的材料、風格及實踐方式。
是次活動為教學實驗室「尋找當代背景」講座系列之一,透過解構今天的越南當代藝術,從世界各地多重歷史及文化角度揭示當代藝術複雜性。
講座將提供內容大綱和延伸閱讀予參加者。講座後文獻庫圖書館將設有贈書活動,歡迎老師參與。
地點:亞洲藝術文獻庫 A Space 上環荷李活道233號 荷李活商業中心10樓
如需索取書面證明以供向校方申請出席是次活動之用,請電郵至learn@aaa.org.hk或致電2844 1121與我們聯絡。文獻庫將應要求頒發證書予完成整個活動的參加者。
武洪章臺為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專注於有關東南亞的現代及當代藝術。她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梅隆博士後研究員,並曾獲由亞洲文化協會、富布賴特計劃、國家人文基金會、以及加州大學的太平洋沿岸研究項目頒發獎學金和助學金。她的策展項目見於apexart、紐約市Dorsky畫廊,以及波士頓區的新藝術中心。她擁有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頒授的博士學位,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士學位。
「教學及參與計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