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與Para Site藝術空間欣然公布「無償資助計劃:印尼」的八位得獎者,包括Bakudapan食物研究小組(日惹)、Aliansyah Caniago(萬隆)、Indeks(萬隆)、Jordan, jordan Édition(雅加達)、Studio Malya(日惹)、印尼酷兒文獻庫(印尼)、Riwanua(望加錫)和Udeido Collective(西巴布亞)。此資助計劃由Virginia Yee女士慷慨支持。
「無償資助計劃:印尼」為每位得獎者提供美金一萬元的無條件資助,目的為支持其長遠願景,同時支援可持續實踐,如日常開支、營運經費和基礎設施不等。此計劃為視覺藝術領域帶來新的視角,尤其是凝聚藝術社群和鼓勵正面的結構性改革。亞洲藝術文獻庫與Para Site藝術空間期望能在未來跟不同印尼藝術單位展開深入合作,與在地長期且可持續的藝術創作和計劃進行更豐富的交流,促進亞太地區中扎根本土的藝術生態發展。
得獎者先由一眾印尼藝術工作者提名,包括KUNCI(團體,日惹)、Sanne Oorthuizen(策展人,日惹/阿姆斯特丹)、ruangrupa(團體,雅加達)、Aaron Seeto(館長,努桑塔拉現當代藝術博物館)、Alia Swastika(策展人兼研究員,日惹)、Tromarama(團體,雅加達/萬隆)、Farah Wardani(策展人,雅加達)、Tintin Wulia(藝術家兼研究員,登巴薩/布里斯本/哥德堡)。
得獎者再由駐印尼和東南亞的慈善家評審團選出,包括Belinda Tanoto(上海/新加坡)、Benedicta M. Badia Nordenstahl(新加坡/芝加哥)、Henny Scott(墨爾本/新加坡)、Noorani Sukardi和 Gulah Sukardi(雅加達/倫敦),以及Virginia Yee(紐約/香港)。
亞洲藝術文獻庫與Para Site藝術空間對於亞洲藝術生態的關注,可追溯到兩者早於2001年合辦的「由本土至境外:藝術家自主空間」研討會。亞洲藝術文獻庫亦曾在2022至2023年期間,與雅加達民間辦學團體Gudskul共同策劃了《群策群學》計劃。Para Site 藝術空間則在其駐場計劃、國際研討會、出版物、展覽和「新銳藝術人才工作坊」中,與該地藝術家、策展人和研究員交流。過往的交流經驗成爲合作契機,促使本期資助重點針對來自印尼的藝術單位。
「無償資助計劃:印尼」有賴Virginia Yee女士的慷慨支持,旨在鼓勵當地更多為藝術家和社群而設的慈善之舉。作爲藝術界舉足輕重的支持者,Yee女士在金融領域擁有二十年經驗,並於1980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成立了第一家婦女銀行。在2020年至2021年間,她發起並贊助了 Para Site 藝術空間過去籌辦的兩期「NoExit無償藝術勞動資助計劃」,足見Yee女士長期以來對於教育和慈善事業的熱心。「無償資助計劃:印尼」旨在支持藝術教育,並希望其他慈善家能夠延續這份熱心,慷慨支持各地藝術生態發展。
得獎者簡介
Bakudapan食物研究小組
Bakudapan食物研究小組是一個由八名成員組成的藝術團體,致力藉食物研究探索社會和政治議題。他們將運用這筆資金營運駐場計劃、論壇、工作坊和出版物,以擴大和加深其團結網路。他們的桌上遊戲《飢餓故事》反思社會、政治和生態議題,藉此揭示藝術系統中的不平等和重新分配機會,並在學習和互相賦權的同時,進一步突出共同持守的價值觀。
Aliansyah Caniago
Aliansyah Caniago駐印尼和英國,其創作透過融合場域特定的藝術干預、裝置和時延展演來正視分歧,以修復已受破壞的自然環境。北蘇門答臘村落巴魯斯以一種已滅絕的樟樹命名,而藝術家的計劃將以此村落為焦點,深入探討印尼的現代性,探索因殖民活動而流失的本土知識。藉著這筆資金,藝術家可以促進有關北蘇門答臘島的研究,重塑對樟樹與社區關係的了解,藉以加深人們對當代身份認同和歷史遺產相互交織的認識。
Indeks
Indeks在2020年2月成立於印尼萬隆,是一個以藝術活動鼓勵對話和促進知識交流的策展平台。其活動涵蓋圖書館、眾源檔案計劃、展覽、駐場,以及電影和流動影像項目。Indeks將運用這筆資金為當地社群開拓學習工具,提供實驗空間和時間去支持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發展,為暫停創作的藝術家設計「回歸」計劃,並透過培訓和交流為他們創造提升能力的機會。
Jordan, jordan Édition
Jordan, jordan Édition是一個聚焦印尼藝術家的獨立出版社。他們的出版物旨在就爭議性話題發起對話,挑戰社會污名,以及支持印尼的邊緣社群。他們將利用這次資助繼續進行因資金限制而暫停的長期計劃,包括關注印尼女權主義的攝影小誌《SUSU Zine Project》,以及兩本新進藝術家的全新著作,主題圍繞他們作爲印尼少數族群的身份。
Studio Malya
Studio Malya成立於 2017 年,旨在以世代和青年的角度,探索印尼的社會文化動態。在社會政治變化下,印尼藝術歷史不斷變遷。最近一種新興的「後工作室」式實踐冒起,創作者根據當地特殊背景與本土社群合作,衍生各種計劃成果。Studio Malya將借助這筆資金,以社會工作為框架,對印尼藝術家的創作進行民族誌研究,並就新興「後工作室」的藝術實踐模式,探索持份者的立場、其關注的議題和知識生產。
印尼酷兒文獻庫
印尼酷兒文獻庫(Queer Indonesia Archive)成立於2020年1月,是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義工團體,致力收集、保存和頌揚能夠反映 LGBTQIA+ 社群生活和經驗的資料。文獻庫對印尼酷兒歷史進行存檔,並將檔案開放予公眾參考。他們將利用這筆資金繼續建立可持續、安全和透明的組織實踐,並提供更多機會讓人們能聚焦印尼地區和邊緣化區域,以具創意的方式與其不斷增長的館藏進行互動。
Riwanua
Riwanua駐印尼南蘇拉威西島的望加錫,致力透過跨學科的實踐、對話、研究、藝術創作兼駐場計劃、檔案、放映、出版、實體和數碼圖書館等,去傳播知識。他們將利用這筆資金組織一系列有關研究、存檔和記錄的活動,捕捉社會文化變遷的錄音、照片、流動影像和文字,以之具體地保存與南蘇拉威西島和印尼東部分別密切和廣泛相關的知識。
Udeido Collective
Udeido Collective成立於 2018 年,是一個來自西巴布亞的視覺藝術家團體,致力藉視覺表現介入有關解放、人權和自由的議題。 Udeido堅信集體力量有抵抗和治癒的重要作用。他們將利用這筆資金開展新計劃,與社區建立關係,重建當地教育機構 Khombobulu,並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他們希望透過與當地教師合作,為查亞普拉被邊緣化的城市兒童塑造更好的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