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II Archive 二號公寓檔案
「二號公寓」在1980年代末成立後,迅速地以替代空間(另類空間)與前衛藝術團體的雙重姿態成為臺灣藝術場景中的另類存在,為臺灣當代藝術的崛起注入了強大的動能。本檔案收錄了超過四百項文獻,重點文獻包含二號公寓舉辦的展覽紀錄(尤其是1993年至1994年間的展覽)、一系列自出版雜誌,以及二號公寓最後一次展覽的珍貴影片(內含團體成員的訪談)等。這些展覽、出版物、內外部交流等文獻,記載了二號公寓的演變以及他們對臺灣藝術生態的深遠影響。
關於二號公寓
1989年,甫解嚴兩年的臺灣儘管在社會與政治上多有鬆動,藝壇卻仍以傳統的油畫與水墨作品為主流,要找到願意展出觀念性與前衛藝術創作的空間並非易事。因此,為了能有一個自由展覽的空間,當時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工作的藝術家蕭台興參照在美國洛杉磯求學與工作的經驗,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藝術工作者,在自宅共同成立了臺灣第一個合作社畫廊:二號公寓。
「二號公寓」這個名稱除了反映出該空間在臺北市和平東路一帶的門牌號碼,也企圖與臺灣早期盛行的畫會組織有所區別——比起畫會這種透過畫風的組成來界定團體的創作風格,二號公寓並不為參與者命名,而是為多元的藝術創作留下實驗空間。二號公寓的創始成員共有十二位,除了蕭台興以外,其他十一位成員為(依姓名筆畫排列):吳志芬、李美蓉、林振龍、林珮淳、洪美玲、范姜明道、張青峰、連德誠、黃位政、楊世芝、鄭瓊銘。由於這些藝術家大多是由美國留學歸國,二號公寓也自然有一個英文名稱,如實地反映其中文意涵:Apartment No. 2。
1989年開幕後,吳志芬退出了二號公寓,但卻多了五位新成員:侯俊明、陳建北、曾清淦、黃步青、黃志陽。至此,二號公寓正式地以十六人的組合為人所知,並迅速得到媒體的關注,將其評為「跳脫權威體制」(1989年8月10日,《首都早報》)的「藝術自主空間」(1989年8月5日,《民生報》)。這裡的「自主性」除了展現在對於作品的呈現與討論,更透過其發行的《二號公寓藝訊》(1991年更名為《藝術論談》)刊物促進讀者及成員間的藝術創作交流與理解。這些發行於1990至1994年間的藝訊/論談不僅收錄了相關展訊,也包含歐美藝術文章的翻譯與引介、文化評析、藝評、以及展覽座談的紀錄等,使其影響力得以擴及更廣泛的藝文工作者。
為了維護空間的自主性與實驗精神,二號公寓奉行嚴格的非營利制度。所有展出藝術家皆須自負展覽期間的開支,且不得於寓內進行商業行為;任何作品交易只能與藝術家個人洽談。然而,在1990年底,侯俊明與泛色會欲於1991年1月在二號公寓舉行的《拖地紅》演出收取入場費,此舉受到蕭台興的強烈反對,也使成員之間對於入場費的收取產生歧異。最後,蕭台興決定收回空間並退出二號公寓,而侯俊明的演出也因而改至離當時二號公寓不遠的「臺北尊嚴」舉行。蕭台興的退出使二號公寓的其他成員必須另覓空間,並在1991年3月遷至南京東路的新址,由范姜明道的親戚詹德薰所贊助。
遷至新址後,二號公寓的英文名稱從「Apartment No. 2」改為「Space II」,其成員也有所變動,並增至22人。除了初期成員李美蓉、林振龍、林珮淳、范姜明道、張青峯、連德誠、曾清淦、黃位政、黃志陽、黃步青、楊世芝以及鄭瓊銘外,還有1990年加入的傅嘉琿與黃麗絹,以及九位新成員:吳梅嵩、李錦繡、侯宜人、張正仁、陳龍斌、黃圻文、劉鎮洲、簡福鋛、嚴明惠。
就在九位新成員的聯展結束不久,二號公寓的舊成員也受邀至北美館新開設的「前衛與實驗展覽室」策劃展覽。以「公寓」為主題探討臺灣當時的社會與文化狀況,二號公寓於北美館的展出獲得大量的媒體報導,更被譽為「民國六O年代繼東方、五月的藝術思潮辯證以後,最具企圖心的展覽之一」(1991年4月15日,《中國時報》)。這次展覽的成功,除了斬獲媒體與商業畫廊對於個別成員作品的興趣,也連帶引起了關於獨立藝術空間的討論及交流,並使二號公寓在接下來的兩年間陸續於高雄的阿普畫廊、臺南的高高畫廊、臺中的黃河藝術中心等地發表主題聯展。 1992年,由於南京東路的空間面臨改建,二號公寓在簡福鋛岳父林曉東的贊助下再次搬遷至龍江路,並策劃了更多主題聯展,同時開放更多檔期給其他藝術團體展覽——包含姚瑞中與天打那實驗體的《宣統展》以及臺南的邊陲文化的《邊陲2號展》等。
更多的主題聯展與開放檔期儘管增加了二號公寓展覽的多樣性,但其實也包含著成員在得到日漸增多的展覽機會後,創作量不足以支撐頻繁展覽的困境。也因此,儘管有不少成員對於營運空間仍抱有熱情,要在繁忙的日程中擠出時間維持非營利的展覽模式也讓成員們逐漸感到無暇應對。1994年,在二號公寓即將第二次於北美館舉行聯展《名牌展》前數周,成員們決定結束二號公寓的空間營運,連帶地使該次展覽多了一個副標:「最後一夜」,象徵這個「名牌」替代空間向藝壇的道別。
然而,儘管二號公寓的空間已消失,成員們仍保留它作為一個藝術團體的可能性。1995年,部分成員再次聚集於龍江路的前二號公寓空間,並召集了其他對於獨立藝術空間懷有理想的年輕藝術家,成立了新樂園藝術空間;至2024年,新樂園藝術空間仍是臺灣歷時最久的合作社畫廊。
檔案內容
二號公寓檔案包含九類文獻,揭示了二號公寓作為實體空間和藝術團體的各種藝術實踐。儘管本檔案無法完整收錄這個開創性替代空間的所有文獻,它仍提供了為數可觀的展覽紀錄,特別是1993至1994年的展覽圖像。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搜羅了罕見的自出版另類雜誌、紀實錄,以及含有成員訪談與1994年《最後一夜》展覽現場的影片紀錄。
以下為九類文獻的介紹:
籌備時期文件:二號公寓守則、二號公寓籌備成立時期的成員通訊錄與展覽檔期文件。
成員資料:包含1992年的成員通訊錄,以及1994年的成員檔案。
展覽紀錄:含1989至1994年於二號公寓空間舉辦的展覽紀錄,以及二號公寓作為藝術團體於1991至1994年參與其他展覽的文獻。
通訊紀錄:二號公寓成員與他人的書信往來,大多與1991年二號公寓在北美館展覽遭遇火災相關。
刊物:二號公寓所發行的雜誌與歷年紀實錄。
手稿:由二號公寓成員及合作人士撰寫之文章手稿。
剪報:與二號公寓相關之報章雜誌剪報。
相簿:二號公寓相關展覽與成員出遊相簿。
紀錄影片:包含二號公寓於1994年北美館《名牌展》的展覽現場與成員訪談影片。
涵蓋日期
1989-1994
檔案語言
繁體中文
館藏使用
開放供研究使用。如欲觀看只限館內閱覽及限閱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信件、報紙剪報和未出版作品),可向香港、新德里和紐約的亞洲藝術文獻庫查詢。請於至少五個工作天前填寫「申請閱覽研究館藏」表格預約。
館藏複製
所有內容皆受版權保護,如欲發布、出版,須獲得版權所有者許可。查詢電郵:research@aaa.org.hk
保管歷史及項目團隊
二號公寓檔案所收錄之文獻皆來自於其成員之慷慨貢獻,包含洪美玲、侯俊明、范姜明道、黃圻文、黃位政、楊世芝,以及簡福鋛之妻林純如與其子簡正。本檔案之文獻蒐集期間為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並於2024年2月完成數碼化工作,同年9月於文獻庫網站上線。
本檔案的研究團隊包含項目研究員汪怡君、項目文獻管理員謝以恭與何沐恬。
鳴謝
二號公寓檔案為「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支持。
92 案卷, 413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