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懿(生於1946年,現居波特蘭和杭州)是一位藝術家,主要以版畫和水墨為媒介創作。她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極端政治環境下成長,是為數不多進入藝術學校學習、留校任教的女性之一,並且在1980年代初獲得官方藝術機構的高度認可。在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初期,王公懿得以在中國逐漸自由的氛圍中探索藝術,又通過海外旅行、親身接觸西方藝術界拓展了視野。王公懿的人生歷程與中國七十年的歷史緊密相連,她的藝術作品反映出其堅韌個性和對內心真實聲音的不斷追尋。本檔案記錄了王公懿人生歷程的各個階段,反映她藝術實踐的演變軌跡;其中較獨特的文獻包括王公懿1960年代至1970年代創作的未出版素描,以及1980年代在浙江美術學院學習期間的筆記。

關於王公懿
王公懿於1946年出生在中國北方城市天津的一個較富裕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名銀行職員,母親則當家庭主婦,並鼓勵她畫畫。王公懿的藝術學習始於耀華學校。這所中學成立於1927年,由一位中國實業家在天津的英租界創辦,擁有優秀的設施和教職員,資源豐富。在這裏,王公懿的藝術才華得到美術老師李文珍(1914–1999)的賞識。

1962年,王公懿聽從李老師的建議,考入了入學要求嚴格的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當時中國的藝術家若想進入藝術體制,就必須掌握寫實技法,而中央美術學院無疑提供全國最好的訓練。這種訓練極為嚴格,要求學生花費數小時精心臨摹西方古典雕塑,如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的《大衛》,或《米洛的維納斯》。然而,相比於技術練習,更艱巨的挑戰來自政治環境的變化,意識形態鬥爭正在逐步醞釀,預示了文化大革命的爆發。

王公懿為班上少數的女學生之一,她甫入學就面臨挑戰。幾乎在她入學不久,學校的課程便被修訂,學生不再臨摹希臘人物的石膏像,而是給農民和工人畫寫生。1963年的派系衝突,更讓時年18歲的王公懿受到嚴厲批評。她的獎學金被撤銷,同時她和同班同學一起被送往北京北郊的大孫各莊接受「再教育」。此後十年,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活動都因政治運動而中止。王公懿在1966年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但到1969年,她又與同學們被送往河北省的西合營。王公懿在那裏做粗活,包括飼養七頭豬──这段經歷令她印象深刻。

經過十年斷斷續續的學習和長時間在農場勞作後,1973年王公懿被分配到天津人民出版社,負責為兒童書籍繪製插圖和連環畫。她的藝術潛能再次獲得賞識──出版社社長郭均欣賞她的才能,並鼓勵她參加1977年的高等藝術院校入學考試,這是經歷了長達十年中斷後復辦的首次考試。

儘管王公懿從未獲得本科學位,但在1978年,32歲的她卻被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的研究生課程錄取,是碩士班六名學生中唯一的女生。該課程為期兩年,目標是培訓藝術教師。課程開始時,由導師趙宗藻和老版畫藝術家趙延年帶領學生們前往敦煌和新疆,以少數民族為模特畫寫生,並在洞窟中研習佛教藝術。回到學院後,學生們開始練習人體素描,並在不同的版畫工作室學習技法。然而,對王公懿來說,相對於上課,在浙江美術學院圖書館自習更使她獲益良多。當時,這所圖書館擁有全國最豐富的藝術圖書館藏,這些資源對王公懿當時的藝術實踐影響深遠。
王公懿完成了畢業創作《秋瑾》後,其藝術才華得到廣泛認可。《秋瑾》是一組八幅中等大小,但表現力強勁的版畫,描繪了晚清著名女革命家、烈士秋瑾的生平事蹟。在1980年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中,該作品與羅中立的油畫作品《父親》並列獲得一等獎。隨後,王公懿受邀留在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成為該校少數幾位女教師之一,而《秋瑾》也載入了中國藝術史。

王公懿的版畫創作廣受讚譽,使她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有機會到國外旅行,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尚屬罕見。1986年,王公懿獲得法國文化部的獎學金,與藝術家程叢林、廣軍和學者費大為一同前往法國,造訪藝術機構,並在當地藝術學院學習,為期半年。王公懿從密集的參觀活動中體驗到法國的藝術氛圍,這對她的藝術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段日子期間,她開始在紙上創作實驗性的水墨作品。1992年,王公懿獲得法國教育部的獎學金。1992年到1994年,她在普羅旺斯艾克斯藝術學院繼續進行實驗水墨的創作;與此同時,她在里昂進修版畫技法,包括在URDLA(國際版畫與書籍中心)學習石版畫,以及在ALMA版畫工作室學習銅版蝕刻。

在這時期,王公懿參加了一些重要的海外展覽,例如1987年的《開門之後》(Beyond the Open Door),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在西方最早亮相的展覽之一;隨後是1991年的《我不想和塞尚玩牌》(I Don’t Want to Play Cards with Cézanne),兩次展覽都在加州的亞太博物館舉行。1990年代,王公懿的作品在多個法國和德國的展覽展出,其中較重要的是1998年於德國波恩的女性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女性藝術家群展《半邊天》(The Half of the Sky)。

從1980年代開始,王公懿的作品風格不斷演變。從早期具象且極富表現力的木刻作品系列《秋瑾》開始,其作品逐漸轉向抽象,並且隨著時間推移,版畫也逐步讓位於紙上水墨實驗。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這傾向與她日益投入於佛教和冥想互相呼應。無論是由於1980年代末政治局勢動蕩,還是對佛教冥想的投入,抑或兩者兼有之,她在這時期的創作更多地探索「超越」(transcendence)和偶然性等觀念。她對自然的敬畏,也深刻影響了她自1980年代末至今的藝術旅程,這集中體現在她1990年代末的作品《海螺日記》系列中。
王公懿不僅是一位具有豐富創作實踐的藝術家,也始終是一位藝術教師。她從1980年起在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工作,直到1990年代末。1999年和2001年,她兩次前往美國俄勒岡州參加藝術家駐留計劃。她在波特蘭定居後,在波特蘭藝術博物館策展人Gordon Gilkey的贊助下,她以私人形式繼續為不同年齡的學生教授藝術。

檔案內容
王公懿檔案由三個部分構成。

I. 作品與展覽
根據王公懿的建議,並按時間順序編排,包含照片、幻燈片、手稿及剪報,記錄王公懿從197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的作品和展覽。

II. 筆記
五本筆記本,記錄了王公懿藝術生涯早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閱讀和學習過程。

III. 生活、工作與旅行
包含記錄王公懿不同人生階段的照片,亦包括她在1986至87年和1992至94年兩次參與法國駐留計劃的相關文件。

涵蓋日期
1953–2018 

檔案語言
繁體中文、英語、法語

館藏使用
開放供研究使用。如欲觀看只限館內閱覽及限閱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信件、報紙剪報和未出版作品),可向香港、新德里和紐約的亞洲藝術文獻庫查詢。請於至少五個工作天前填寫「申請閱覽研究館藏」表格預約。

館藏複製
所有內容皆受版權保護,如欲發布、出版,須獲得版權所有者許可。查詢電郵:research@aaa.org.hk

保管歷史及項目團隊
此檔案所收錄之文獻皆來自於王公懿慷慨貢獻。檔案於2023年11月整理,數碼轉換工作於2024年4月完成,第一批材料(逾600件文獻)於同年12月發布。完整檔案(逾1,300件文獻)將於2025年3月發布。

檔案的初步研究由杜柏貞(Jane DeBevoise)進行。材料由研究員謝從暘整理,由段良學處理數碼轉換工作,並由勾岑蔚作註釋。

檔案藏量

30 案卷, 600 檔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