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推介」系列邀請特約作者就特定主題精選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並撰寫簡介。以下館藏推介由黎美蓮撰寫,主題為呂壽琨與新水墨美術教育。

 

呂壽琨(1919−1975)乃戰後在香港倡導現代水墨畫創作的其中一位領航人物,也是在弘揚中國繪畫藝術方面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一方面身躬力行地創建現代水墨畫,另一方面通過寫作、教學、組社和籌劃展覽來傳承推廣現代水墨畫的宏願。呂氏不斷在創作上另闢蹊徑,尤以其獨創的禪畫系列而備受注目;同時致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現代水墨畫教育系統,以之培育一代才俊,與他並肩復興中國繪畫傳統固有的創新精神。呂氏的創作和教學相輔相成,若說前者為他贏得香港現代水墨畫先驅之名,後者則讓他在本地的美術教育領域留下鮮明的時代烙印。在呂氏的引領下,香港藝壇於60、70年代出現了一股創新水墨畫的熱潮,史稱「新水墨畫運動」,斯時香港經濟和文化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年代,67暴動發生後不久港英政府即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香港戰後出生的一代也在此期間日漸成長,在眾多因素的推動下,本土居民開始形塑香港人獨有的身份和文化。倘據此背景審視「新水墨畫運動」之興起,可見其在香港文化史上的特殊意義。

呂壽琨在廣州出生,二戰結束後於廣州大學修畢經濟學士學位,旋即潛心鑽研中國畫史、畫論,以及歷代各家各派的藝術特色,後於1948年隨家人移居香港。在當時這個英國殖民地相對自由、開放的環境下,呂氏很快便接受歐美現代藝術的洗禮,嘗試以中國傳統的紙、筆、墨等媒材模繪西方現代畫派,諸如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等派別的作品。經過數年糅合中西的試驗階段後,呂氏的創作至50年代中,已由模仿古人風貌,進入主要以香港景色為題的創作階段,其風景作品既展示中國傳統寫意手法,又兼西方素描和水彩之風。往後數年,呂氏進一步由師古、師自然,朝著半抽象、純抽象的方向發展。在呂氏眾多半抽象或純抽象的作品中,最矚目的當推其結合中國哲思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禪畫作品。這些作品部分以書法筆觸配以禪宗用語寫成,部分則藉淋漓筆墨營構蓮花圖式或涅盤意境,為呂氏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正是這些作品,教他在香港現代美術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一席,並使他揚名英美等西方藝術文化重鎮。

50年代初,呂壽琨在創作上求新謀變之時,亦頻繁在香港報章、雜誌發表藝術評論。經過在廣州深入研究中國畫史、畫論及畫法,繼而在港受歐美現代藝術薰陶,呂氏逐漸建立起一套具系統性和以創意為上的教學方法和理念。1966年,呂氏辭去其在油蔴地小輪公司的稽查員工作,將全部精力投放於創作和教學上。自此,他一直於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和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教授傳統國畫技法和主持水墨畫課程,從中得以將其構思已久的現代教學理念和模式付諸實行,而他在中大的教學成績尤為突出。

不出數載,呂氏便孕育了一批新進水墨畫家,例如王無邪(1936−)、周綠雲(1924−2011)、譚志成(1933−2013)等,與他一起創作富有清新氣息的水墨作品在呂氏的指導下,他們積極舉辦展覽和策劃活動推廣現代水墨畫,某程度上打破了當時國畫界盛行的臨摹風氣,以及本地藝壇西畫當道的局面。雖然呂氏一些門生的作品當時尚顯稚嫩,但他們整體呈現的多元思想和教人耳目一新的創作手法,讓他們迅速成為藝壇的新力軍。然而,呂氏直率的個性、敢言的作風和對一己信念的堅持,使他常在課堂和文章中大力撻伐國畫界的種種陋習,特別是畫師們因循守舊的作風,其熱血賁張和辛辣批評為他及追隨者招來不少非議,甚至掀起過和一些國畫家和藝評人的筆戰。無論如何,呂氏領航的新派水墨畫創作在60、70年代凝聚成的勢頭確一時無兩,為香港現代美術發展史上一道矚目的景觀。

呂壽琨的藝術生命遊走於創作和教學兩個領域,二者為他帶來的成就可謂不分軒輊。有鑑近年關於呂氏的論述多聚焦他的創作,涉及其教學之討論相對較少,故筆者嘗試從亞洲藝術文獻庫挑選以下一些重要的參考資料,並略作提示,冀能加深讀者了解呂氏在美術教育方面之理想及貢獻。

 

呂壽琨,《國畫的研究》,香港,1957 年 [REF.LSK]

Image: Cover of <i>Stud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i>.
圖片︰《國畫的研究》封面。

1957年,呂壽琨將其發表於《華僑日報》的評介文章結集成《國畫的研究》一書,以新視角分析國畫多項元素,包括線條、色彩、造型、氣韻等。1958年,呂氏在他的居所創立「新藝畫苑」教授中國繪畫,王無邪為其最早一位入室弟子;由60年代中後期始,師生二人便為推廣現代水墨畫合作無間。同年九月,呂氏在中山中學主持美術專修科,從此展開其長達十七年的教學生涯。

 

呂壽琨,《水墨畫講》,李氏畫苑,香港,1972年 [館內參考書,夏碧泉檔案]

1972年,一些曾於中大校外進修部修讀呂氏水墨畫課程的學員,依據他們上課的錄音、筆記摘要,以及呂氏的授課及演講文稿,編輯成《水墨畫講》一書,以表達其對老師的敬意。本書以問答方式探究有關中國繪畫的議題,涵蓋面甚廣,包括古代學術和繪畫理念、山水畫技法、學習國畫的方法,乃至執筆、運墨、用紙等實際技巧;書末附有學員的習作供讀者概覽。書中指出,呂氏對傳統師徒式的教學法,即要求學生臨摹老師畫稿這一做法極為不滿,認為此乃導致明清以降國畫衰落的主因,亦有礙學生的個人發展。呂氏本人雖曾將摹古、摹自然、寫生和示範歷朝畫法等內容納入講學中,但他要求學員必須於認識有關技法後,在練習中發揮個性,並鼓勵他們獨創技法。《水墨畫講》無疑是研究呂壽琨教學方法和理念的一個必備的參考資料。

本書名為《水墨畫講》,查「水墨畫」一詞的通用始於60、70年代,即呂壽琨活躍於香港藝壇期間;此前一般對以傳統媒材繪寫於紙或絹上的作品統稱為「中國畫」或「國畫」,前者在20世紀初開始為人使用,後者則於20年代出現。中國繪畫本來是按題材(如山水、花鳥、人物)、體裁(如立軸、長卷、冊頁 ),和手法(如工筆、寫意、水墨 )分類;「中國畫」和「國畫」既為統稱,故其涵蓋的範疇相應很廣,二者均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含有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外地傳入中國本土的繪畫區分之意。呂氏在本書清楚指出,水墨畫原是中國畫的一個類別,並先後就「畫」、「水墨」和「水墨畫」等名詞有序地作扼要簡介,使讀者明瞭其意義和產生的時代背景。重要的是,他刻意將「水墨畫」提升為一個跟「中國畫」和「國畫」地位相若的統稱,予之甚為廣闊的定義框架,更將其思想和精神劃分為傾向東方的和傾向西方的,並以開放的態度將非傳統物料及觀念,例如發光顏料、影印圖像和設計元素等,納入「水墨畫」旗下。呂氏予「水墨畫」的定義可謂是從最基本的構成物質而言,畫家可按個人喜好,將中國本土或外洋顏料結合並應用於其水墨創作。呂氏的終極目標是要將「水墨畫」的界限釐定為「使用水墨表現自我的一種繪畫」,換言之,即一種具有獨創表現的現代中國畫,以別於一般欠缺個人面目的傳統中國畫。

 

《首屆香港國際繪畫沙龍》展覽圖錄,聖約翰座堂,香港,1960年 [網上館藏,香港藝術史研究項目]

Image: Exhibition catalogue of <i>1s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alon of Paintings</i>.
圖片︰《首屆香港國際繪畫沙龍》展覽圖錄。

王無邪於1958年12月和藝文界友人創立現代文學美術協會,並任首屆會長。該會提出「中國文化再造」口號,並定期出版刊物和舉辦展覽來拓展此信念。次年呂壽琨獲王無邪邀請為名譽顧問,並協助該會分別於1960、1962和1964年策劃三屆《香港國際繪畫沙龍》,歷屆都有作品特約參展。三屆沙龍展的入選作品大多為本地藝術家創作,也有來自台灣、韓國、星加坡、英國及法國的作品。從《首屆香港國際繪畫沙龍》的圖錄中,讀者可一睹當年參展者的現代繪畫風格。

協會於1964年第三屆沙龍展後逐步解散,其成員於同年跟其他藝術家另組中元畫會。中元畫會自此一直活躍至1971年,每年均舉辦聯展,展出的作品呈現西方藝術流派的影響,包括抽象表現主義、硬邊、普普、光學及攝影寫實主義等。呂壽琨和中元畫會會員的關係亦師亦友,呂氏亦為他們的展覽發表推介文章。王無邪憶述,呂氏於60年代漸趨成熟的抽象畫風或多或少影響過該會一些成員的創作。

 

《元道畫會第一屆會員作品展覽》圖錄,香港大會堂,香港,1968年 [館內參考資料,夏碧泉檔案]

《一畫會首次會員作品聯展》圖錄,香港大會堂,香港,1971 年 [館內參考資料,夏碧泉檔案]

元道畫會和一畫會分別於1968和1970年成立,其創會成員均為呂氏中大校外進修部水墨畫班的學員。元道畫會於1968、1970和1972年舉辦過三次聯展,曾組織「每月藝談」座談會,呂氏嘗被邀為其中一位主講嘉賓。元道畫會舉辦第三次聯展後很快便解散了。繼元道畫會後,一畫會冒起,其會員力求打破成規,開創現代水墨畫的新時代。兩會成員的作品皆以山水意象為主,風格傾向簡化或抽象化,其中有表現中國畫意境的,亦有較多反映西方現代畫派的影響,作品的面貌可從各自首屆的展覽圖錄中得見。雖然兩畫會的會員都嘗試以水墨媒材在紙上探索新的表現方法,然相較之下,一畫會因其會員人數較多、活躍年期較長,故在推動新水墨運動中扮演遠為重要的角色,其身影到80年代中後期才漸漸隱退。

 

譚志成,《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九龍華仁書院新水墨畫教與學實驗(1966-1971)》,九龍華仁書院,香港,2006年 [EXL.HGK.CNC]

Image: Cover of <i>The cradle of new Chinese ink painting movement: experiment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new Chinese ink painting of Wah Yan College, Kowloon</i>.
圖片︰《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九龍華仁書院新水墨畫教與學實驗(1966-1971)》封面。

本書作者譚志成(1933−2013)為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他於1956至1971年間在九龍華仁書院任教美術,並於1966至1968年報讀呂壽琨在中大的水墨畫課程。其後譚氏在教授的初中美術課中,引入呂氏以點、線、面、體分析國畫元素的新教學法。如呂氏一樣,他希望透過新式教法激發學生創意,引導他們以獨立精神繪製水墨畫,此中可見呂氏當年在教學上的影響力,已間接越過成人美術教育,進入初中正規美術教育的體系了。有一段時間,譚志成徵得其任教的書院同意借出一間美術室,予呂壽琨於週日為中大水墨畫班的學員作示範及指導。按譚氏所述,該美術室見證了元道畫會及一畫會的籌備和成立,故他視華仁書院為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

 

呂壽琨,《呂壽琨手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2005年 [MON.LSK]

Image: Cover of <i>Manuscripts by Lu Shoukwan</i>.
圖片︰《呂壽琨手稿》封面。

呂壽琨自視為復興中國繪畫藝術託命之人,對教學有極大熱忱和使命感,其素志之一是建立一套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元道畫會和一畫會相繼崛起後,呂氏仍繼續在中大和港大講學,為的是培養更多研究中國傳統畫道的人材。1975年,他因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遺下數十萬言文稿,當中有其撰於1973年的教學手稿,塵封三十多年後以《呂壽琨手稿》之名出版成書。本書分為洋洋十七部,穿越中西、縱橫古今,主題大多與中國繪畫思想和流派有關,包括水墨畫的思想和技法訓練;甚至對中西哲學、政治、自然科學、電影等課題亦或詳或略地有所涉獵。此手稿的出版見證了呂氏為教學付出的半生心志,全書可視為其開拓現代美術教育系統的雛型。

 

《今日的香港藝術》展覽圖錄,大會堂博物美術館,香港,1962年 [館內參考資料,夏碧泉檔案]

《今日香港藝術—水墨I》,大會堂博物美術館,香港,1971年 [網上館藏,香港藝術史研究項目]

Image: Cover of <i>Art Now Hong Kong: Ink Painting I</i>.
圖片︰《今日香港藝術—水墨I》封面。

1962年,大會堂博物美術館(1969年易名為香港博物美術館)成立,並主辦名為《今日的香港藝術》展覽,共有48位本地及居港的外藉藝術家參展;另有17位特約參展人,包括呂壽琨和王無邪。翌年,呂氏獲大會堂博物美術館邀請為名譽顧問。1971年,香港博物美術館主辦了一個名稱相近的聯展,名為《今日香港藝術展》,並出版了三本分別以「水墨」、「繪畫」和「版畫及雕塑」為標題的場刊。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官方首次以「水墨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繪畫類別命名,反映此名稱當時已廣泛流行於本地畫壇。參加是次展覽的水墨畫家共有六人,包括黃般若(1901−1968)、呂壽琨及其四位門生。1975年,香港博物美術館改組為香港藝術館,同年主辦首屆《香港藝術雙年展》,並設立市政局藝術獎。由第一屆雙年展到80年代多屆雙年展中,呂氏的追隨者屢獲大獎,從中印證了呂氏教學的豐碩成果,亦可見新水墨運動的薪火在其去世後仍傳承下去。

 

李君毅編,《香港現代水墨畫文選》,香港現代水墨畫協會,香港,2001年 [REF.LCY]

Image: Cover of <i>An Anthology of Hong Kong Modern Ink Painting</i>.
圖片︰《香港現代水墨畫文選》封面。

現代水墨畫在香港的長期發展,有賴另一位重要的領軍人物劉國松(1932−)。劉氏於1971年從台灣來港任教中大藝術系,兩年後在系內創設首個現代水墨畫課程,並於同年在中大校外進修部開辦兩年制的「現代水墨畫」文憑課程。此文憑課程先後舉辦了三屆,培養出許多現代水墨畫家,部分至今仍活躍藝壇。本書編著者李君毅(1965−)為劉國松其中一位高足,畢業於中大藝術系。他在書中輯錄了25篇文章,將之歸入「定義」、「源流」、「畫會」、「畫家」和「自述」 五個標題下。作者除了有呂壽琨、劉國松,他倆的門生及李君毅本人外,還有熟悉香港藝術發展的學者、藝評人,以及兩位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包括譚志成和朱錦鸞;書末有兩個附錄,分別為香港現代水墨畫發展年表和一個詳細的參考資料選目。此書為探索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水墨畫的發展提供了寬廣的評析框架。李氏援引了後殖民主義理論來解構香港混雜的文化身份,從而揭示香港現代水墨畫身處的特殊「空間」,在詮釋上為一嶄新嘗試。

 

文潔華,《香港視覺藝術家一九七○ - 一九八○:新水墨運動後的實驗與挪移》,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2018年 [REF.MKW]

Image: Cover of <i>Hong Kong Visual Artists 1970-1980: Experiments and Shifts After the New Ink Movement</i>.
圖片︰《香港視覺藝術家一九七○ - 一九八○:新水墨運動後的實驗與挪移》封面。

本書作者文潔華曾對二戰前後香港藝術發展作過深入研究,寫有〈香港繪畫美學與文化身份的反思(1940−1980)〉一篇長文,書中序言可視為該長文的截面和變奏。序中文氏交待了70年代香港新水墨畫運動興起的背景和成因,然後分析作為導師的呂壽琨其畫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諸如「根」(關乎精神陶冶之中國畫道)和「適」(意指個人選擇、考慮)等。本書收編了作者與六位本地藝術家的訪談記錄,受訪者都在70年代投身視覺藝術創作和教育,包括靳埭強(1942−)、梁巨廷(1945−)、畢子融(1949−2019)、蔡仞姿(1949−)、呂振光(1956−)和江啟明(1932−)。前四位曾跟呂壽琨修習水墨畫,其親述經歷觸及呂氏教學的實質內容和細節,彌足珍貴;其餘兩位雖然和新水墨運動沒有直接關係,但他們的訪談對考察70至80年代的香港視覺藝術發展甚具價值。

 

呂壽琨在其生命最後約十年中,孜孜不倦地埋首編製一套現代美術教育體系,矢志要撼動在他眼中已呈衰敗的中國繪畫藝術,從而復興中國繪畫既有的創意精神;同時吐故納新,倡導新派水墨畫的創作。呂氏的教學啟發一代年青學子和有志之士跟他踏上振興中國繪畫藝術之途。四十多年過後,本地水墨畫壇早已換了一批又一批新面孔,難得的是,昔日受教於呂壽琨的若干水墨畫家仍持之以恆地創作,在本地藝術界保有重要席位。今天他們雖已屆耄耋之年,然經其教導的新一代畫人中有不少像他們年輕時一樣,敢於創新,願意為推展新水墨藝術而努力。

 

 

黎美蓮為獨立藝術史研究者,曾於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學院、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藝術系,以及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教授西方藝術史、當代中國藝術史和香港藝術史,其研究聚焦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及現當代香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