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推介」系列邀請特約作者就特定主題精選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並撰寫簡介。以下館藏推介由阿三撰寫,主題為香港同志藝術。

 

關於情慾或性向的藝術作品,香港本地的創作當然有,但大多數是異性戀直男的想像,一直獲公開認可的視角。若問道非異性戀的部分,雖則暫未見比較有系統的論述,惟關心性小眾、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等議題的藝術家及藝團可不少。筆者於2017年曾撰文盤點1,越點越發現資料縱然零散,卻非想像中缺乏。本文嘗試從亞洲文獻藝術庫館藏中,精選值得讀者參考的書籍及展覽,簡單梳理出香港同志視覺藝術的歷史脈絡,並窺探出該創作環境近三十年來的情況。

本文標題所擬的「香港」「同志」藝術,所指的「香港」藝術家或展覽,以寬鬆尺度界定,包括香港土生土長或長駐於香港的藝術家,及於境內舉行較有規模的創作計劃及展覽;而「同志」(Tong Chi)一詞,則是香港的地道用詞,國際通用的概括詞為「LGBTQ」2,泛指異性戀以外的性小眾,或複雜多樣的情慾取向及性別身份。「同志」3一詞於香港出現時,主要是指男、女同性戀族群,具同一志向,以革性別之命;不過,時至今天,同志已跟LGBTQ一樣成為「性小眾」這個大傘子下的統稱。性別(Gender)與性向(Sexuality)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卻關係密切,難以切割,故本文雖集中揀選香港同志藝術資料,不排除部分作品跟性別關係密切。

 

閱讀同志藝術情境

要了解香港現、當代同志藝術創作的情境,得回看殖民地對待同性戀的政策、歐美同志論述的引入及本地接收的歷史、本地同志空間之拓展、同志組織成立與流行文化裡滲透性別與性向意識的過去。各領域不同步伐前後,又共同醞釀多元文化氛圍,推波助瀾構成香港同志藝術創作的環境。

雖然香港開埠之初沿襲英國法律,將男同性戀行為列為罪行,可是,除罪化前本港仍不乏同志聚集的消費場所或相關組織。1978年Disco Disco開張,至1986年創辦人易手後,另一娛樂場所YY (Yin Yang)接著營業;1986年,本地重要同志組織「十份一會」組成,為推動同志平權先鋒。香港視覺藝術圈與流行文化界的力量,於七十年代開始逐步走至高峰。1974年馮美華參與創立的「火鳥電影會」,啟導了將性別及性向議題納入創作的錄像及媒體藝術家鮑藹倫;1976年創刊的嶄新城市生活雜誌《號外》,不諱刊登同志議題的文章,包括同志運動先驅小明雄4的專欄;1982年榮念曾等人創辦「進念.二十面體」,1986年「錄映太奇」成立,兩者均策劃過不少性別與性向題材創作;1989年著名的香港同志影展則舉辦第一屆。同志社群、流行文化圈子與視覺藝術工作者,三方齊驅於其社會本位盡顯創意,演繹各自對性別、性向、藝術及本土生活的態度,醞釀及模塑香港同志文化,或本地討論同志議題的角度。

另一邊廂,1980年發生轟動一時的「麥樂倫事件」5,有傳警隊內部掌握同性戀的肅清名單,於社會各界關注與熱烈討論多年;加上九十年代初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分類》中剔除與九七回歸在即,間接促成同性戀行為於1991年非刑事化。同志組織、出版與場所如雨後春筍湧現,百花齊放,形成討論本地同志議題的基礎。平等機會委員會於1996年成立,當年胡紅玉等人曾積極推動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卻不果,遺憾至今二十多年該條例仍不獲通過。6

這是香港回歸前的本地同志圈子及湧現同志藝術的背景。以下館藏的出版,均可放進這時代脈絡閱讀:

陳潔華、王惠玲編,《香港性別論述: 從屬,不公,差異,越界》,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2004年 [REF.CHA16]

儘管香港性小眾政策並未跟隨時代進步,民間活躍而果敢的行動,與本地同志藝術卻共同邁進新一頁。一眾有識之士,不斷引介歐美性別理論觀念與同志平權運動進程,並出版相關的中譯書籍。72004年出版的《香港性別論述: 從屬,不公,差異,越界》雖然非以同志議題或同志藝術為編輯方向,但是為彙集各學者與社會運動者論述與經驗的著作,及閱讀本土性別議題相關論述的重要參考。此著作近八百頁,集中、英文精選文章分為四部分,以女性主義角度,審視華人社會與英殖歷史裡父權結構、法律規管、家庭與教育分析、婦女生活狀況,亦探討大眾傳媒性別意識、同志形象呈現、家庭傭工與性工作者的處境,及女性情慾與自主議題。

Amelia Jones, ed., Sexuality, Whitechapel Gallery, London, 2014 [REF.WHC]

David J. Getsy, ed., Queer, Whitechapel Gallery, London, 2016 [REF.WHC]

若針對同志藝術範疇,香港暫未有此類歷史綜論及理論出版,可借閱西方同志藝術書籍《Gay Art》8及《Art & Queer Culture》9是為對讀。英國Whitechapel Gallery出版一系列以不同藝術議題為軸的書籍,收錄學者、史學家、評論人、藝術家等人的文章、講話或對談。《Sexuality》及《Queer》結集不少重要文章,啟導閱讀同志藝術的思路,當中《Queer》輯有數位亞洲藝術家文章,包括馬六明(Ma Liuming)、鄢醒(Yan Xing)、吳曾(Wu Tsang)及傅丹(Danh Vo)。

劉莉莉,《莉莉漫畫系列:原裝正典床典蓆-無限音階版》,新婦女協進會出版,香港,2000年 [MON.LLL]

banner queer
banner queer

誠然,女性於兩性不平等世界裡長期被貶仰,加上女性主義過百年的經驗累積,以同志視角關心女性處境的藝術創作也頗為響亮。漫畫家劉莉莉於《莉莉漫畫系列:原裝正典床典蓆-無限音階版》以折騰的多元思路,剖析潛藏眾人心中的意識與「活在怎樣的處境中」。「從了良」,「典床典蓆」與「床上活動」無關,性別理論的批判態度,仍然貫穿全該漫畫。

游靜,《不可能的家》,青文書屋,香港,2000年 [MON.YAC]

圖片︰《小彭冊一:繩縛初心》封面。
圖片︰《小彭冊一:繩縛初心》封面。

游靜身兼學者、詩人、錄像藝術家及文化評論人,2000年詩集《不可能的家》以詩化語言道出同志聲音與世界觀,把身份、政治與評論化為創作。2002年獨立錄像《好郁》10以女子或酷兒的觀點,述說香港狹小、擁擠及壓抑現況,想像我城之未來。四名女子疑幻疑真的愛慕與試探,對應城市空間的浮動與不實在。儘管出版游靜兩本著作的青文書屋之已成絕響,現已坊間難尋,但其創作甚為重要,值得提及。

高志強及Steve Fore編,《Hong Kong/China Photographers Eight: Julian Lee by Calvin Hui》,宏亞出版,香港,2014年 [MON.LEJ5]

號外》雜誌編採思維跳脫、活潑及另類,為七、八十年代電影、音樂、時裝、攝影潮流、性別及性向意識之先鋒。攝影師、導演兼大學教授李志超於1985年任《號外》藝術總監(art director),拍下眾多唯美主義肖像攝影。一眾中港台明星與創作人在他的鏡頭下重新塑造形象,潛藏之迷人性別曖昩氣質與鮮明個性定格成為經典。可憾的是,他不幸罹患罕有癌症,終年56歲。《超然.感官》李志超敢性破格三十年回顧展11變成他的悼念及回顧展覽,而《Hong Kong/China Photographers Eight: Julian Lee by Calvin Hui》攝影集,分為「Vanity Fair」、「Law of Desire」、「Flesh and Soul」、「My Vanitas」及「PantoneMine」,盡見他對「美」的熱熾追尋,與同志目光下情情色色的大千世界。

 

獨立異聲喧嘩

回歸之後,大眾接受同志的程度沒有明顯好轉,但亦沒有倒退。歸功於民間努力,同志平權議題方能擠身公眾耳目之中,至今整體環境算是慢慢改善。

2005年,為消除大眾恐同偏見的「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香港集會與遊行首啟,定下組織大型同志集會的方向;2008年,「香港同志遊行」每年定期舉行;2014年,新加坡「一點粉紅」活動在香港上演,屬示威集會以外一項較軟性的活動。2012年,歌手黃耀明高調出櫃,何韻詩隨後公開同志身份,陳志全當選立法會議員後接受訪問時坦然出櫃,同志權益議題再度成為社會熱話。民間司法覆核相繼提出,如W小姐的跨性別人士婚權案、英籍女同志爭取受養人簽證的QT案、入境處職員梁鎮罡同志伴侶配偶福利案等,進一步令大眾明白同志活在各階層12

丸仔,《丸仔拉符呃拾年行為藝術1999-2009》,香港,2010年 [MON.YKL]

跨性別議題浮面,至一眾跨仔跨女聯合起來爭取福祉,大概約有十餘年左右。然而,行為藝術家丸仔早以其男兒身體介入該議題。《丸仔拉符呃拾年行為藝術1999-2009》「感情愛慾篇」引言為「我的內裡從來是個孤獨的女同性戀者」13,2008年《陽體陰身》表演以「露」(nude )非「裸」(naked)探索多元性別觀念,打破社會籬藩。

另一性別酷兒藝術家嚴穎嘉,更以其跨性別的個人經歷,多年來於不同展覽場地上演一幕幕反思現代文明對身體的界定與規範的表演。可惜她尚未有個人出版,本文未能推介。

彭靖、小丁及Simon C,《小彭冊一:繩縛初心》,梳乎啲印務,香港,2017年 [MON.SID6]

彭靖、小丁及Simon C,《小彭冊二:水漾》,梳乎啲印務,香港,2017年 [MON.SID6]

圖片︰《熱望之房────性與香港》展覽圖錄封面。
圖片︰《熱望之房────性與香港》展覽圖錄封面。

Gay或Lesbian本為性向「偏鋒」,當他們變得「正常」過得愈來愈安穩,則有聲音批評他們忘卻「偏鋒」的獨立性與能動性。而在「性階梯」(Sex Hierarchy)理論裡,各性族群本站立於不同位置,獲社會接受與認可的程度參差。藝術創作貴乎獨立與自主,偏鋒必須依然故我,或忘記或不在乎所謂「核心與外圍」之劃分,想做就做又得過癮至為重要。獨立策動計劃及出版,因而變得可貴。《小彭冊一:繩縛初心》及《小彭冊二:水漾》是眾多Zine的其中兩本。設計與印刷精美,流露出女兒國美學標準。身體人皆有之,我們該學習與她對話,而非重重規限於醫療衛生系統、家庭倫理、婚姻框架、法律制度或社會禮教之中。藝術家彭靖及小丁透過攝影師Simon C的鏡頭向讀者展示綑綁的張力與美感。BDSM(皮繩愉虐綁)是雙方同意下達至滿足的一種成人遊戲,無關乎壓抑,更不是暴力;沙灘上裸露,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原始享受,而水的意象,恰恰與陰性特質泛出漣漪。

 

藝術空間與畫廊之努力

伍穎瑜編,《大大話話鮑藹倫》,Monographs in Contemporary Art Books,紐約,2004年 [MONL.PAE]

《當家當當家:鮑藹倫回顧展》,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2018年 [MON.PAE]

香港一直有一些同志友好藝團,視性別與性向議題為當代藝術組成部分;隨著這些組織繼續發展,又陸續出現新的同志友好空間。鮑藹倫是本地錄像及多媒體藝術先鋒,「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創辦人之一,亦曾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大大話話鮑藹倫》是她唯一的作品選集,呈現她的錄像創作與社會、政治、身份與性別的深入對話。2018年她於Para Site的回顧展《當家當當家》精選其早期實驗錄像,又有舊作重製及全新作品。作品《似是故人來》借香港粵劇名伶任劍輝、白雪仙合演的電影《李後主》的故事,暗喻女人與女人之間的親密情愫;1993年創作、2018年重製《碧麗珠》把化粧箱化作神主牌,又以一位女子不斷抬頭撞板的影像,介入中港關係與香港之命途。詹明慧以「性別錄像」(Engendering Video)形容鮑藹倫的創作,除展演女性、女身的形象等城市剪影,更滲入各種性別表演(gender representation)的元素。

《熱望之房────性與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2014年 [EX.HGK.TMR]

圖片︰《小彭冊一:繩縛初心》封面。
圖片︰《小彭冊一:繩縛初心》封面。

Para Site的展覽不時滲入性別與性向議題。《熱望之房──性與香港》以香港社會與歷史為背景,藉亞洲作品探討家庭狀況、階級觀念、權力關係、現世次文化,及資本主義對公共地方的定義,「展示性與慾是如何明目張膽、深藏不露,或是被抑壓和取締」。有趣的是,我們一向以東方水墨框架理解的藝術創作出現於此展覽中,如陳福善、周綠雲、朱興華及韓志勳的繪畫。

除了Para Site,錄映太奇於2008年替新加坡藝術家李鴻輝舉辦《Cinetectonics of Desire》,猶記得藝術家以桑拿浴室毛巾裝闡釋其創作概念。去年,錄映太奇策劃大型錄像計劃《彼岸觀自在V:酷兒時代》,除香港展覽外,於台灣、英國、西班牙及法國籌辦放映會。1a space於2014年給年輕藝術家胡兆雯《藍色彼岸花》舉行個展,去年「策展人╱藝術家駐留計劃」揀選德國策展人計劃《駭.動》,騎劫(hack)身體,將性別變成動詞。光影作坊雖以攝影為本,謝嘉敏《Narrow Distances》及潘浩欣《In & Out》女女攝影創作,亦相繼登場。快將落成的M+博物館其中一方針為收藏及詮釋「香港視覺文化」,2017年《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試驗式向公眾陳述張國榮、梅艷芳及羅文等明星及其創作團隊的性別操演。

新興藝文場地Tomorrow Maybe設於九龍逸東酒店內,Women Festival特別呈獻的《夾軟糖》及俞迪祈策展的《壞軀體》接連舉行。俞氏另一展覽《聖青苔》則於刺點畫廊舉行,楊沛鏗《上個夏天的日落》數年前亦於該畫廊開幕。性別酷兒范加《母親是女的》,把Empty Gallery漆黑的空間轉化為人體,讓觀眾穿探跨性別的肉身與思想。畫廊性質不同於藝術空間,但有些個別例子令它們難以劃分。鄭波最近關於性與生態的作品《蕨戀》,分別於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及柏林Gropius Bau《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展出。

 

私人基金會異軍掘起

陳思伶編,《侯俊明訪談創作:亞洲人的父親(香港同志篇)》,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2016年 [MONS.HCM]

除了本土藝術家創作外,海外藝術家亦曾關心香港同志議題,並把它放進亞洲大環境討論。「中大藝術」乃香港老牌藝術學系的畢業展,《侯俊明訪談創作:亞洲人的父親(香港同志篇)》是2016年度之邀請展。台灣藝術家侯俊明試圖打開亞洲父權社會裡同志與父親的關係,公開邀請願意接受訪問及亮相的香港同志,細談他們與其父親之點滴。他邀請受訪者以物件、動物、植物及風景等圖像,構想及象徵父親的形象。其中一位受訪者,正是香港同志收藏家兼商人孫啟越。

《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光.合作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7年 [EX.TAI.SAL]

近年,孫啟越銳意建立亞洲同志藝術收藏與公開展覽的領域,積極而用心拜訪各關心同志議題的藝術家及策展人;並成立驕陽基金會(Sunpride Foundation),憑一己之力招攬賢才,籌辦了兩屆《光.合作用》展覽。他身為香港人,一直想在香港官方場地辦亞洲同志議題展,然而「時辰未到」,基金會遂於台北及曼谷策展,向藝術界展示他們心中的同志藝術面貌。首屆《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台灣策展人胡朝聖策劃,參展藝術家共二十二位,作品除了從基金會收藏嚴選外,亦有委約創作及借件部分。台灣同志藝術歷史裡重要藝術家席德進及顧福生的畫作難得亮相,意義重大;展覽期間,適逢台灣有望成為首個亞洲承認同志婚姻國家14,展覽與社會事件互相輝映。

Spectrosynthesis II  Exposure of Tolerance: LGBTQ in Southeast Asia, 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 Thailand, 2019 [EX.THA.SET]

第二屆展覽於曼谷文化藝術中心(Bangkok Art & Culture Centre)舉行,由泰國殿堂級文化人Chatvichai Promadhattavedi策展,參展藝術家大幅增至五十八位,規模類近一個小型雙年展。《Spectrosynthesis II - Exposure of Tolerance: LGBTQ in Southeast Asia》分為八部分,並附五篇專論,讓讀者了解東南亞獨特的性別歷史與同志藝術面貌。東南亞各地飽歷殖民歷史洗禮,各自形成迥異的性別氛圍與制度。該展覽歷史性地繪出亞洲同志藝術的部分藍圖,同時,十分難得的邀請到來自極端保守國度的藝術家參展。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個伊斯蘭教國家對同性戀毫不接受,甚至予以重罰,而印度15、斯里蘭卡及緬甸民風保守,同志於就學、工作、家庭及尋找伴侶等層面,每天面臨重重歧視與壓抑。

兩屆參展的香港藝術家不算多,有曾廣智、張漢明、譚浩、范加(Jes Fan)及楊嘉輝,但該展覽將香港同志藝術放在亞洲情境之中,一方面把目光向外拉闊,比對香港與亞洲各地之文化異同,讓大家把我城看得更為清楚。另一方面,兩屆辦得有聲有色,國際重要藝術媒體爭相報道,並關注香港及亞洲同志權益狀況,實給香港政府與社會知道,必須盡快立法保障本地同志免受歧視。

同志藝術,把藝術創作與社會議題扭作一團,策展人與藝術家免不了披上社會運動者的斗篷,使出甚麼戲法得看閣下的創意與勇氣。同志藝術,也從來是性別與性向意識與美學氣質的綻放,爭取平權與改變人們態度的平台。而香港同志藝術這個範疇,尚待翻箱倒籠式的資料整理及研究,但願本館藏推薦能喚起讀者的興趣,多多認識同志,多多了解香港藝術。

 

阿三,香港藝術家及寫作人。遊走於藝術創作、文學書寫、教育、評論及性別研究場域。近年個展包括《Everyday Practice》、《一夕餘地》及《在何地》等,並著有展覽小書《文本有相》。現為自由藝術工作者、大專兼任講師、及Art Appraisal Club創會成員。

 

1. 阿三,〈何須「畫公仔畫出腸」?盤點香港視覺藝術同志作品〉,《新活水》網站,2017年,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hk-lgbt-art。

2. L即Lesbian,女同志;G即Gay,男同志;B即Bisexual,雙性戀;T早年為Transsexual,即藉動手術更換性別族群代稱,後泛指Trans跨性別,即包括更換性別者、易裝者(Cross-dress)、扮裝者(Drag)、雌雄同體、亦男亦女及非男非女;Q即Queer,台灣譯作酷兒,為針對女男同志過份固定之性身份而出現之名詞,強調性別、性向、性別表現等均游離可變及不能確定。

3. 「同志」一詞,是邁克對「同性戀」的地道港譯,詳見邁克的〈「同志」簡史〉,載於《互吹不如單打》(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2003年),頁244-247。該詞約於八十年代中開始應用,現已普遍成為gay、homosexual或LGBTQ等的泛稱。

4. 小明雄著有關於華人社會同性戀歷史的書籍《中國同性愛史錄》,粉紅三角出版社,香港,1984年。

5. Nigel Collett, A Death in Hong Kong: The MacLennan Case of 1980 and the Suppression of a Scandal,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Hong Kong, 2018.

6. 此段歷史結合不同論述而成,其中一條資料為「粉紅同盟」網站,https://pinkalliance.hk/wp-content/uploads/2019/05/HONG-KONG-LGBT-HISTORY.pdf。

7. 小明雄為最早先驅,後有周華山、趙文宗及麥海珊等人積極出版。

8. James Smalls, Gay Art,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New York, 2008.

9. Catherine Lord & Richard Meyer, Art & Queer Culture, Phaidon Press, London, 2013.

10. 游靜,《好郁:劇本及評論集》,青文書屋,香港,2002年。

11. 《超然.感官》李志超敢性破格三十年回顧展,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2014年。

12. 需要另議專文深究的是,相比於八、九十年代,社會與政治層面的同志事宜,看來與藝文界的交集不算緊密。

13. 丸仔,《丸仔拉符呃拾年行為藝術1999-2009》,胡家欣,香港,2010年,頁117。

14. 同志婚姻在台灣於2019年已以專法通過。

15. 儘管印度於2018年廢除英殖時將同性戀定為違法的第377條,但社會普遍對同志成見甚深,歧視問題十分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