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鏡頭在當代藝術領域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和角色。三位涉獵不同範疇和題材的藝術家 — 曹斐 (中國) 、陳界仁 (台灣) 及 譚偉平 (香港) 將在此座談會中分享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如何一方面被攝影鏡頭所啟發和牽引、另一方面充分使用這種獨特媒介去實踐藝術意念。
對談
曹斐 & 胡昉
陳界仁 & 鄭慧華
譚偉平 & 陳靜昕
講者
曹斐
駐北京藝術家
曹斐,出生於1978年,現工作及生活在北京。她是具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其多媒體裝置和錄像創作為人所熟知。她的影像和裝置融合了社會評論、流行美學、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和紀實的傳統,反映當代中國社會急速的變化。
曹斐於2010年獲提名未來一代藝術奬以及2010 Hugo Boss藝術獎,並在2006年獲頒中國當代藝術獎最佳青年藝術家。
胡昉
廣州維他命藝術空間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胡昉是生活在廣州和北京的作家,又是廣州維他命藝術空間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他所參與的當代藝術空間實踐反映在維他命空間和《觀心亭》的一系列專案之中。
與之平行的是他的小説寫作,他出版有《鏡花園》、《新人間詞話》、《感覺的訓練:理論與實踐》等。
陳界仁
駐台北藝術家
1960年生於台灣桃園,陳界仁於高職美工科畢業,主要作品包括《魂魄暴亂 1900-1999》(1996-1999)、《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2002)、《加工廠》(2003)、《八德》(2005)、《路徑圖》(2006)、《軍法局》(2007-2008)、《帝國邊界 II — 西方公司》(2010)、《自我盜版 — 自由樂捐計劃》(2007至今) 等。
曾於下列地方舉行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馬德里蘇菲雅皇后國家美術館、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巴黎網球場國家畫廊。參加過的聯展包括: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里昂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哥德堡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莫斯科雙年展、紐奧良雙年展、雪梨雙年展、台北雙年展、光州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布里斯本亞太三年展等當代藝術展覽,以及阿爾、西班牙、里斯本等攝影節。陳氏曾獲2009年台灣國家文藝獎 — 視覺藝術類,以及200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特別獎。
鄭慧華
駐台北獨立策展人及藝評人
鄭慧華是獨立策展人暨藝術評論者,生於1970年,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灣台北,並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史系獲得碩士學位。1997年至1999年於台灣輔仁大學擔任西洋美術史兼任講師。2000年至2005年,她旅居加拿大溫哥華,期間任台灣《今藝術》雜誌特約作者,現為該雜誌特約主筆。近年藝術評論文章散見於:《今藝術》、《現代美術》(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典藏國際版》和《當代藝術與投資》(北京) 等中英文期刊。
鄭慧華曾策劃展覽包括:《看不見的城市》(加拿大溫哥華,2003)、《穿越 — 廢墟與文明》 (台北,2004)、協同策劃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在乎現實嗎?》(2004)、《疆界》(台北,2006)、《寶藏巖泡茶照相館 / 第五階段 / 勘誤:葉偉立、吳語心之個人與共同創作》(溫哥華,2008)、《「親歷幻見」國際聯展》 (台北,2010)、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 — 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威尼斯,2011)、《「重見 / 建社會」專題策劃展》 (台北,2011-2013)、以及2012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台北) 。
2009年,她進行為期一年的「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及策展實踐研究」計劃,成立相關網站並出版《藝術與社會 — 當代藝術家專文訪談》專書。2010年,她與台灣音樂文化評論者羅悦全 (Jeph Lo) 於台北共同成立「立方計劃空間」,旨在深耕在地文化、研究台灣聲音文化、建立與藝術創作者的長期合作關係和推動台灣當代藝術與國際之對話和連結。
譚偉平
駐香港藝術家
譚偉平,1991年獲英國雷丁大學榮譽文學士主修藝術,並在1995年以優等成績於倫敦大學斯莱迪藝術學院之研究院畢業。譚氏為《藝術地圖》主席及創辦人之一。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助理教授。以不同媒介創作,其中以摄影、裝置及環境藝術為主,探索人和土地的關係。曾參與展覽包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三年展》(2006)、《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2001)、《平凡子民 — 九十年代至今華人觀念攝影展》等,其作品並曾於香港、中國、台灣、澳門、日本、南韓、斯里蘭卡、澳洲、英國、法國及美國等地展出。
陳靜昕
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副首席研究員
陳氏自2007年加入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研究+團隊,協助首席研究員策劃各類型研究項目和公眾活動,規劃館藏的整體發展方向以至重點收藏,及統籌現時分佈在七個亞洲城市的研究員團隊。曾負責的主要項目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獎助金、駐場計劃、及一系列典藏及數碼化計劃等。陳氏在2004年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完成碩士課程,研究题目關於新媒體藝術的論述。加入文獻庫前,陳氏曾於多個本地文化機構從事項目策劃或研究工作,如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等,並致力策動數個本地獨立和具實驗性的小型藝術組織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