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我們是理性,倒不如說我們總是將事情合理化──我們往往處於一片混沌對於自己為什麼以某種方式行事如墮五里霧中。事後回看,我們可能會嘗試解釋,甚至合理化那些不由自主的衝動,為無法擺脫的個人欲望找藉口在是次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我們從個人角度出發,邀請六位駐香港藝術家利用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為他們自選的藝術家創作「肖像」。受邀藝術家可按個人喜好選定創作對象有人選擇以寫作聞名的藝術家亦有人試圖描繪不想被記住的藝術家。每一組藝術家之間的關係也獨一無二,而他們的關係變相亦與肖像一脈相承他們彼此的牽絆可能已超越文獻的邏輯,並考驗我們書寫香港藝術歷史的方式。 

藝術家:C&G、梁志和、白雙全、黃慧妍、楊秀卓及楊嘉輝 

視頻 | 藝術家對談:白雙全、黃慧妍及楊秀卓
視頻 | 藝術家對談:梁志和及楊嘉輝
視頻 | 還會再有一本中國藝術期刊嗎?

公眾講座

藝術家對談:白雙全、黃慧妍及楊秀卓(廣東話)  

321日,晚上6時至7  

藝術家白雙全、黃慧妍及楊秀卓將於講座中暢談他們為《等未等身:香港藝術的另一種肖像》展覽創作的「肖像」。對談由翁子健主持,探討這些個人肖像如何指向超越文獻邏輯的事物,並考驗我們書寫香港藝術歷史的方式。 
 

藝術家對談:梁志和及楊嘉輝(英語) 

322日,晚上6時至7  

藝術家梁志和與楊嘉輝將於講座中暢談他們為《等未等身:香港藝術的另一種肖像》項目創作的「肖像」。對談由Özge Ersoy主持,探討這些個人肖像如何指向超越文獻邏輯的事物,並考驗我們書寫香港藝術歷史的方式。 

還會再有一本中國藝術期刊嗎?(英語)  

324日,下午4時半至5時半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一本介紹當代中國藝術的重要雜誌,其自二零二一年的秋冬季刊後已暫停出版。在這次對話裏,來自Yishu的編輯斐丹娜、Keith Wallace、鄭勝天將會與翁子健(亞洲藝術文獻庫)、何思衍(《燃點》前主编),以及HG MastersPamela WongArtAsiaPacific)討論當今藝術雜誌的潛力、限制,和未來發展。 


活動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參加。


地點︰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一樓大堂

Image: Highlights from AAA Hong Kong Collections. Photo: Stephen Lam.
圖片:文獻庫香港館藏精選。由林兆輝提供。

 

等未等身:香港藝術的另一種肖像》由翁子健及Özge Ersoy策展,並由曹海寧及陳暄協辦。 

平面設計:MAJO 

媒體伙伴:《ArtReview》、虛詞‧無形及《Ocula 

 

亞洲藝術文獻庫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文化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