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及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合辦的「彳亍 ─ 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於圖書館內展示相關文獻資料
亞洲行為藝術發展蓬勃,藝術家自發舉行的行為藝術節如恆河沙,不只建構成重要的網絡與發展平台,也造就了燦爛盛放的大觀園,在當代藝術裏異軍突起。透過是 次展出的館藏,尤其有關亞洲行為藝術節的文獻資料,觀眾將一瞥亞洲行為藝術的現況。展示的藏品種類除圖錄,還包括海報、傳單、剪報、數碼影像等。為了保存 的目的,該等資料一向「隱藏」於圖書館不同的檔案櫃內,加上部分資料沒有直接編目,容易被忽略。是次展覽將讓此類藏品離開原來位置,佔據分佈在圖書館書架 上的空位以及其他當眼空間。
展覽期間,圖書館內將出現兩個並行的文獻分類系統,展出資料將根據有別於文獻庫現存的分類系統作編排,並每隔三至四星期轉換一次位置。存檔在於收集和保 存,但亦同時選擇性忽略、甚至遺棄偏離「正軌」的東西。作為挑戰主流、即興意味濃厚的行為藝術,替其存檔又談何容易?是次展示透過重新分類和編排資料,嘗 試找尋其他為行為藝術存檔的可能性。
展覽的另一焦點是四位亞洲行為藝術家:謝德慶、Judy Freya Sibayan、李文和郭孟浩,圖書館入口處附近將展出他/她們為自我作品存檔的紀錄文獻,迥異的風格反映每位藝術家不同的實踐方式和作文獻紀錄的動機。 透過親自為個人作品作紀錄和整理,藝術家從策展人或研究員身上奪回作品如何被紀錄和展示的控制權,其意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