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推介」系列邀請特約作者就特定主題精選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並撰寫簡介。以下館藏推介由作家及文化評論人鄧小樺編撰,與香港自1970年代以來藝術寫作及批評之政治有關。
引言
本次座談[見按]的題目設定,起於這樣一種假設:藝評寫作是作者個人的一種批判性建設的欲望,以致可以在藝術處於邊緣的香港社會,一度又一度地激發出激烈的干戈。這種批判性的建設欲望所帶動出來的寫作,有別於閒雅安穩地解讀藝術作品的寫作,它有著一種迫切想改變什麼的欲望,因而顯示出某種指涉更大體系、不安於位的躁動能量;它也因為有批判的對立面,而特別講求策略(tactic)。無疑,這種書寫在香港藝術史上並非常見形態或大多數,但它的出現往往也指涉或帶動著大環境或大思潮的改變。
必須承認,這些論戰或筆耕,現時在香港藝術史中仍然欠缺整理,以斷簡零篇的狀態散落於書冊或寂靜的歷史某處。縱觀型的文章相對稀少,對於個別藝術家、藝術現象、時代與藝術關係之分析,則較為豐富,有許多殊異的觀點與趣味在其中顯現,頗堪玩味。本文試從幾本優秀而重要的香港藝評書籍去管窺香港藝評的狀態與脈絡。
香港的殖民地背景,中外文化交流撞擊中有政治脈絡的影響,比如講者之一的梅創基就曾以其南來背景的藝術訓練與觀點,參與、發動對當時的香港藝術界偏重西方的藝術圈品味之挑戰,引發干戈。在《形彩風流—香港視覺文化史話》中,我們可從郭喜倫〈從符羅飛與黃新波看被遺忘了的藝術陣營〉、李世莊〈人間畫會在港活動紀錄〉等文章中,看到大陸來港的藝術家們,如何以其著重現實的關懷,習於批判的手段,以及自五四傳統下來的文人組織形式,向本來著重閒雅淡泊的藝術圈發出挑戰。另外黎美蓮〈楊秀卓的早年生活與作品〉,則可見這位卓立不群、著重批判與基進的藝術家的修養及實踐過程。何慶基〈「外圍」:一個歷史性的展覽〉則以一個展覽,透視了八十年代由外國回港的諸名藝術家,形成的一股鮮明的另類動力,在堅尼地道的古老大屋(非正規的臨時性藝術空間),以多元方式回應當時主流美學和藝術建制。何慶基回顧當時出現的爭議及討論時,形容「這為維護個別藝術信念,互不妥協而觸發的熾熱爭議,也反映出新一代本地藝術工作者在創作時高度的個人化和多元化。」藝術在當時社會是可以引起爭議的,回顧時寧不感到當時曾有的熱度與力量?《形彩風流》中收集的文章篇幅較短,故稱「史話」;而其著眼於視覺文化的角度,令致書中文章涵蓋面較廣,除了高雅的純粹藝術之外,亦涉及古物、收藏、明信片、圖錄、服裝、鈔票、建築、電影等範疇,視野廣闊多元——而各種更接近民生社會的視覺文化範疇,也更能折射政治、社會因素與藝術的互動。
九十年代香港的藝術評論風氣似乎是歷來最盛,傳媒文化版面空間較闊,面臨九七回歸也讓不少藝術充滿深思。這種背景產生批判能量。由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研討會文集,《香港藝術概覽 Hong Kong Art Review》,甚至「談香港社會比談藝術還要多呢!」(書中華立強序)。書中文章清晰地反映出當時香港藝術界所出現的本土身份之追尋欲望,這種欲望顯現為對被置入中國民族主義框架下的不滿(書中祈大衛文),因而對本土歷史進行同時發掘以及虛構創造的群體現象(書中何慶基文),重新鉤勒香港藝術在中西文化間隙中摸索的歷史(書中金馬倫文),思考以「無家為家」作為香港文化/種族身份的策略(書中華立強文),並對於現行藝術教育制度的批評(書中曾德平文)。書中文章的立足仍是以西方知識架構為背景,初立「香港身份」的獨立思考,而重點是筆端批判的對象集中於權力建制(政權、政府、政策)。通過西方式知識份子的轉化,藝評挑戰者由早年的流派、主流審美,轉向公共政治議題,這條走向公共性的道路,仍為今日的不少藝評工作者所沿襲。
祈大衛(David Clarke)對於香港藝術的身份追尋一直抱持關注,其香港藝術的研究專著《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乃以結合政治社會與藝術的學術眼光,梳理回歸前後的香港藝術狀況,其中說到香港藝術家的身份追尋,已不必再面向國際城巿如紐約等的藝術語境或標準來證明自己的「國際化」,反而是面向本土。始終質疑民族主義、立足邊緣視角,進入後回歸語境,祈大衛發現到香港藝術家在面對巨大的政治及社會議題時的無力,致令部分藝術家向個人和內心撤退,也注意到香港藝術界的代際傳承,往往沒有共通的前設,因為各代的香港藝術家往往來自不同的土壤和知識框架。這也解釋了香港藝評一直存在的困難:對話者稀缺。而令人饒有興趣的是,祈大衛將如何轉換他的「後回歸框架」,去容納及思考香港藝術近年介入保育、普選、人權等社會運動議題的實踐,進一步豐富香港藝術的主體性追尋歷程之內涵。
《從過渡跨越千禧—七人視藝評論自選文集》,包括以中英文寫作的不同世代的七位藝評人的文章,是紀錄最多批評干戈的文集,在個別藝術家/個別展覽/視覺文化評論/藝術生態評論/策展前言等格式不一的文章中,貫穿著幾條共同的關注線。首先是回歸前後的香港本土身份與歷史問題,幾位藝評人都從不同角度,去鉤勒本土藝術史系的脈絡,在藝術史中尋找解殖的可能,也在尋問如何在中國式民族主義外,找到有政治能動性的香港藝術本土身份定位。這種身份的尋找與外在的政治壓力扣連一起,也曾以公共藝術(尤其國殤之柱的去向)為話題而展開,其中「公共」的關懷面向延續到後來2006年以來保育運動及公共空間運動中的藝術實踐。另外別出一枝的「新人」雕塑爭議,則也是以藝術的開放前衛角度,對抗性別意識保守的公共空間管理。筆者回看此書,發現了香港藝評在今日仍然屹立不倒的關注路線;也看到九十年代以後,藝評超越早期藝術界內部的流派之爭,而出現的一種「公共」的開拓:針對政府的制度和設置,針對官方及主流在政治和性別上對於藝術的狹窄箝制意識,通過肯定一般被認為「不夠純粹藝術」的藝術創作來為日趨僵化的藝術建制注入新思維,也看到日後日趨蓬勃的社區藝術及政治藝術的思想泉源。七位藝評人也在學院建制以外嘗試拓寬空間,例如針對社會熱話作藝術角度的評論,也包括要求自己不依靠術語和理論來進行評論。以其自選集之體裁,書焦點最散,但收納的內容最豐富,其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當時間過去後更為明晰。
在上述以外,筆者推薦以下書籍(筆者的文學背景在此呈現出影響)。伊果頓的《瓦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評 Walter Benjamin, or Towards a Revolutionary Criticism》,借本雅明的書寫之研究,推動一種既流連表象,又能在藝術品脈絡中帶出觀者革命能動性的書寫方式;及至於《審美意識型態》,則更對於藝術本來崇高而安全的位置作出挑戰。這種西方的理論,在本土生根之餘,仍然需要漫長的在地化過程。也斯在九十年代中寫的文集《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能夠帶出香港文化空間的特色,例如反高蹈、混雜等型態。在文化研究重視位置(position)多於作品內在脈絡及審美經驗的評論氣氛中,汪民安的《形象工廠》,每篇以一幅畫為對象,審美想像與理論分析並不互悖,也不避指出當代中國的怪異,我也期望在香港藝評書寫中見到這些,不過這首先要香港存在健康穩定的藝評空間。高士明的《行動的書:關於策展寫作》裡面有許多關於當代策展的理論思考,策展已是一種進入後資本主義社會中,重新調動人群而讓受眾恢復經驗與行動力的組織工作,其本質依然必須是批判的。作為在地的回應,《新春糊士托.菜園藝術快樂抗爭》雖然並不重於概念與理論,卻是本土藝術的另一重要支流實踐,指涉一種外於拍賣行的藝術理念:革命的希望。
同時討論藝評、理論、文學文化評論及抗爭藝術作品,是希望這些書籍將個別的書寫欲望組織或凝聚成筆者所嚮慕的一種批判性藝評書寫之方向,深化回歸前後藝評曾開拓過的深度與廣度,以期將來再可擊起藝術評論的拍岸驚濤。感謝亞洲藝術文獻庫推動我的是次學習。
按: 此館藏推介為配合《香港對話》而設,《香港對話》為文獻庫持續舉辦的講座系列,以社會及政治框架探討香港獨有的文化生態,亦是文獻庫教學實驗室的其中一個部份。2014年4月26日舉行的《香港對話》由詩人、作家及文化評論人鄧小樺主持,題為「爭持的建設:香港藝評的干戈空間」,通過幾位來自不同年代的藝評作者、研究者的交流與思考,繼續啟動香港藝術的齒輪,豐潤評論的筆尖。
館藏推介
Clarke, David, 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2001 [English] REF.CLD
Eagleton, Terry, Walter Benjamin, or Towards a Revolutionary Criticism, Verso, London, 2009 [English] REF.EAT2
Eagleton, Terry,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Blackwell, Malden, 1990 [English] REF.EAT2
Gao Shiming, The Book of Action, Gold Wall Press, Beijing, 2012 [Simplified Chinese]
高士明,《行動的書:關於策展寫作》,金城出版社,北京,2012 REF.BPU
Lai Kin Keung Edwin, Visual Colours: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Visual Culture, Joint Publishing, Hong Kong, 2002 [Traditional Chinese]
黎健強編,《形彩風流—香港視覺文化史話》,三聯書店,香港,2002 REF.LKK
Lai Kin Keung, Leung Po Shan, eds., Cong guodu kuayue qianxi: qiren shiyi pinglun zixuan wenji (Through the Transition and Over the Millennium: Self-Selected Visual Art Criticism Essays by Seven Critics), Hong Kong Arts Centre, Hong Kong, 2002 [Traditional Chinese]
黎健強、梁寶山編,《從過渡跨越千禧:七人視藝評論自選文集》,香港藝術中心,香港,2002 REF.LKK
Leung Ping Kwan, Xianggang wenhua kongjian yu wenxue (Cultural Space and Literature of Hong Kong), Youth Literary Book Store, Hong Kong, 1996 [Traditional Chinese]
也斯,《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青文書屋,香港,1996 REF.LPK
Tse Ngo Sheung, Tse Chi Tak Ducky, eds., Xinchun hushituo. Caiyuan yishu kuaile kangzheng (Woodstock in Spring: Art for the Cause for Choi Yuen Village), Kubrick, Hong Kong, 2012 [Traditional Chinese]
謝傲霜、謝至德編,《新春糊士托.菜園藝術快樂抗爭》,KUBRICK,香港,2012 REF.TSD2
Wang Minan, The Factory of Images,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Simplified Chinese]
汪民安,《形象工廠:如何去看一幅畫》,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2009 REF.WMA
Wear, Eric, Oscar Ho, eds., Hong Kong Art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 Critics, Hong Kong, 1999 [Traditional Chinese & English]
華立強、何慶基編,《香港藝術概覽》,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1999 REF.BIH
鄧小樺,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