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近年的亞洲藝術、檔案、藝術史、當務之急,以及其他研究範疇的長篇文章

koel thumbnail
文章

牆上留空

朱嘉喬探討木刻版畫如何於動盪的時代中為釋放情感及細微的論述騰出空間

10
文章

從六位中國藝術家的故事,看藝術教育

《學不可教》的策展人翁子健與 Özge Ersoy談藝術教育中的精神傳承

oscar ho home
文章

香港——追尋身分的策展之旅

何慶基記述他由尋找香港獨特的文化身份,到努力消弭這觀念的轉變。

650x500
文章

日本正在做「社會參與藝術」嗎?

楊天帥爬梳日本「藝術項目」的起源及發展歷史,檢視西方的「社會參與藝術」理論,深入探討可應用於日本脈絡的批判框架

tgt home
文章

明日少女隊作為第四波女性主義藝術群體

新晉女性主義藝術群體「明日少女隊」反思日本的行動主義、性別平權和視覺表徵

ren hang home image 2
文章

任航︰走過全球城市

Nicholas Gamso 探討任航與城市空間及酷兒身體政治的互動。

beyondmyself-home
文章

母性、母國︰海外菲律賓工人的攝影、形象與能動性

Alice Sarmiento於文中探討展覽和藝術家主導的倡議能否改變我們連結空間、公民權責和照護行為的方式。

home_diaaalogue_pers_04_11
文章

在火車上觀望︰香港藝術家作為市民

任卓華回顧菜園村藝術節以及藝術家回應社會議題的另類方法。

Capture
文章

「女性」在香港藝術歷史

鍾宛芝

selfPortrait_HBC_list
文章

關於夏碧泉:收集與拼貼

陳立

zoe_butt_2015_04
文章

實踐友誼:作為一個珍重時光的策展人

Zoe Butt

(只提供英文版)

FN4
文章

公共、歷史、價值: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

編者的話

FIELDNOTES04_JackPersekian_01
文章

十七檔失落的展覽

Jack PERSEKIAN

FieldNotes04_Electric Workshop_1997
文章

四十四噸

Clare BUTCHER

FIELDNOTES04_Georgy Mamedov_01
文章

建構場域及政治異見:2005至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中亞館

Georgy MAMEDOV

FieldNotes04_Ahyoung Yoo
文章

數碼烏托邦的問題:網絡上的張英海重工業

柳雅英

FieldNotes04_HammadNasar_home
文章

田野筆記:梳爬《另一個故事》的回響

Hammad NASAR

FIELDNOTES04_RoeeRosen_COVER
文章

省略、無度、戲仿、否認:美術館內的賈斯汀‧佛蘭克

Roee ROSEN

timeline_list
文章

私有化公共空間:2008年香港時代廣場事件

梁寶山、Seth Denizen

FIELDNOTES04_SethDenizen_01
文章

藝術主題商場出沒注意!

Seth DENIZEN

biljana1
文章

觀看的愉悅與浮躁:展覽作為身體與藝術作品的交匯點

Biljana CIRIC

Lam Qua, Portrait no 48, Oil on Canvas. Image courtesy of Yale University, Harvey Cushing / John Hay
文章

《疫年日志》短評

黃小燕

philippine-contemporary_list
文章

Spatializing the Contemporary, Philippine-Style

Oscar CAMPOMANES

(只提供英文版)

mapoffice
文章

亞洲藝術文獻庫地圖集

MAP Office

guggenheim_list
文章

古根漢美術館的當代亞洲藝術

Rachel Chamberlain、陳俊華、王格睿、 Tina Le、Steven Apotheker、David McClure

FIELDNOTES04_YinKer_02
文章

巴伊昂梭的藝術二三事

Yin Ker

FIELDNOTES03_cover
文章

拼湊亞洲

編者的話

hanvanDjik_cover
文章

戴漢志檔案

賀瀟、翁子健

micropolitics_list
文章

文獻庫之微觀政治 | (一)「南方概念主義網絡」及微觀歷史的政治前景

Joaquín BARRIENDOS、Jaime VINDEL、Miguel A. LOPEZ

micropolitics_ii_list
文章

文獻庫之微觀政治 | (二) 南方概念主義網絡大事記簡表

Joaquín BARRIENDOS、Jaime VINDEL、Miguel A. LOPEZ

© Ishiuchi Miyako
文章

日本藝術口述歷史文獻庫之實踐 (二) | 引言:兩篇訪問節錄

池上裕子

ContemporaryQuestionnaire_fn1
文章

「當代」調查續篇 (一)

Rasheed ARAEEN、姜苦樂、陳育強、Mella JAARSMA、楊天娜、祈大衛、韋一空、Patrick D. FLORES、Richard STREITMATTER-TRAN、Nora A. TAYLOR、Judy Freya SIBAYAN

ContemporaryQuestionnaire_fn1
文章

「當代」調查續篇 (二)

梁展峰、Iola LENZI、奇廷泫、李永財、Caroline TURNER、Eileen LEGASPI-RAMIREZ、David TEH、Michelle ANTOINETTE、富井玲子、胡昉、Hammad NASAR、Gayatri SINHA、伍穎瑜

ContemporaryQuestionnaire_fn1
文章

「當代」調查續篇 (三)

蔡影茜、Parul Dave MUKHERJEE、KIM Heejin、楊陽、Tapati GUHA-THAKURTA、Karen SMITH、AHN Sohyun、Vidya SHIVADAS、Atreyee GUPTA、Salima HASHMI

ContemporaryQuestionnaire_fn1
文章

「當代」調查續篇 (四)

葉又丹、Naiza H. KHAN、建畠晢、盧迎華、David ELLIOTT、高士明、LEE Youngchul、KIM Hyunjin、MIN Byungjic、Manuel OCAMPO

ivanperries_list
文章

Ivan Peries: 資產階級藝術家在第三世界的困境

Senake BANDARANAYAKE

Image: Field Notes 01.
文章

與亞洲同行:「當代」調查續篇

編者的話

home_diaaalogue_pers_12_11
文章

社會共有的皮膚上,刺青 —「當街壁畫」與「街頭塗鴉」的藝術與法律問題

高千惠

home_diaaalogue_pers_06_10
文章

亞洲的文化交流與文明社會:印度的觀點

Rustom Bharucha

list_diaaa_per_2010_01 - Copy
文章

酒後吐真言

Eileen Legaspi-Ramirez

list_2009_12_rl
文章

印度藝展

Sabih Ah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