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main navigation] [Skip to secondary content] [Skip to quick links] [Go to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關於及投稿
祈大衛思索香港藝術家如何提早回應九七主權移交,以不同方式表達本土身份
SAMER FRANGIE闡述阿拉伯革命後的僵局、時間脫軌的悲劇及「後繼性」的概念。
梁志剛分享關於自出版的實驗
汪倩就保存即將消逝甚至被奪走的事物為題創作詩歌
張欣怡就保存即將消逝甚至被奪走的事物為題創作詩歌
Samer Frangie闡述阿拉伯革命後的僵局、時間脫軌的悲劇及「後繼性」的概念
朱熙晴探索日常及例行公事所蘊含的意義
耶蘇、蔣竹韻、娜布其及苗穎討論中國的美術學院於千禧年代的社會及意識形態轉變
池上裕子
馮美華探討藝術與空間的關係,以及分享建構本地藝術教育的經驗
林潔汶、文晶瑩和黃潔宜討論本地藝術家、藝術空間和展覽如何探討性別暴力和不公義的議題
何慶基探討如何策展呈現香港複雜文化身份的展覽
翁子健反思廣東藝術以及在表述上所面對的挑戰。
Bruce Quek省思偶然性、與怪異零散細碎並存的制度秩序,以及獨立檔案館的意義。
何慶基省思90年代香港、神話人物「盧亭」,以及書寫藝術歷史的重要性
湯穎琳就保存即將消逝甚至被奪走的事物為題創作詩歌
就保存城市這個主題,五位香港詩人透過圖像及文字分享他們的思絮默念
探討翻譯的政治,內容包括來自文獻庫館藏及以外的文本翻譯、譯者訪談等
此插圖訪談系列探索我們的情感以及依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