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練習

在家學習 | 思考時光

給師生的話
熱身提問
習作
學習目標
補充資料:探索藝術
關於藝術家

這系列在家進行的創意練習旨在重新審視藝術在現今世代、尤其是面對危機時的角色。

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令全球陷入危機,導致各地停課、封城。有鑑於此,文獻庫擴展「在家學習」,邀請海外藝術家合作設計創意練習。這些練習引入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引導師生反思疫情下的個人經歷、社會議題,以至藝術在窘境中的意義。

疫情下的世界仿佛停擺,駐紐約藝術家常羽辰透過以各式藝術品為靈感的一系列反思活動,探索時間的概念。

我們亦誠邀老師把學生的練習過程和成果上載到學習及參與Facebook 群組「亞洲當代藝術:教師社群」,與更多教育工作者分享。 

 

 

 

給師生的話

 

我身處的工作室位於麻省當代藝術博物館,由一幢十九世紀落成的紡織廠改建而成。今年三月中,我抵埗參與藝術家駐場計劃,其時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蔓延至美國。雖然不久後博物館已閉館,駐場計劃亦告吹,但館方考慮到我出行不安全,慷慨地讓我安頓下來。我孤身一人,在社交隔離的大環境中反而過得自在。在悲憫他人的痛苦之時,我仍嘗試堅守所信,創作藝術。在這段獨處的時光中,原本規限著日常工作及生活的周曆概念變得模糊;但於我而言,一天下來的時間軌跡卻從未如此實在:我工作室的窗面向一座鐘樓,它每十五分鐘鳴響一次,彷彿只為我一人報時。

這座八十呎高的十九世紀鐘樓,自1895年開始敲響兩枚分別重七百五十磅和一千磅的大鐘,為北亞當斯市設定上班日的生活節奏。同年,盧米埃兄弟執導的《工廠下班》成為史上第一齣公開放映的電影。兩者於同年誕生並非偶然——那時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頂峰,無論原材料、燃油、機器抑或勞工均配合無間。這種講究精準的新運作模式,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對時間的觀念,由觀測星體的軌跡、日影的長度、樹木的生長,轉為利用時、分、秒作為量度時間的單位。時間一直令我焦慮不安:它永遠不夠用,總使我爭分逐秒。

但這次疫症大流行,令許多人驀地暫停腳步;至少毋須每天與時間競賽,在上班路上衝鋒陷陣,在指定時間聚來散去。這是否一個讓我們與時間和解的契機?

 

 

熱身提問

 

  1. 上課時間表如何規限你的日常生活?
  2. 在這段停課的日子,你的生活習慣有沒有改變?
  3. 有說封城令人們有更多閒暇,你有同感嗎?時間「多起來」到底是什麼意思?時間是否一種你能「擁有」的東西?
  4. 時間的步伐有否改變?你有否感到一分鐘較平時長,或某一個月過得特別快? 

 

 

習作

 

1. 將秒錶設在4分30秒倒數計時,期間坐著什麼也不做。

討論:這段時間內有什麼事情發生?你有什麼感覺?

參考素材:John Cage (1912–1992),《4′33″》,1952年。

靜默的4分30秒。但其實什麼是靜默?Will Hermes的〈The Story Of '4'33"〉如此道:「當晚在Maverick音樂廳中,你大概聽到微風吹動樹葉、雨點輕敲屋簷、蟋蟀唧唧叫鳴、狗兒在遠處無目的吠叫、身體移動令松木板凳吱吱作響,以及一呼一吸的聲音。」無論是外在的世界(風、雨、狗、昆蟲)抑或內在的世界(呼吸、心跳)都不曾停止。時間是否像串起珍珠項鍊的細線般,成為讓這些事情開展的維度? 抑或是因為大小事情無間流動,時間才得以在其中流淌和被感知?

 

2. 在白紙上寫下2021、2022、2023、2024、2025……直至將空白填滿,然後大聲讀出年份。

討論:
你寫下了多少個年份?
你花了多少時間(實際時間)書寫?
你花了多少時間(實際時間)讀出這堆數字?
你對3147年有何感覺?它能如2022年一般牽動你的情感嗎?

參考素材:河原溫(1932–2014),《One Million Years》,1999年。

《One Million Years》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冊《Past》獻給「所有曾在世的亡者」,橫跨公元前998,031年至公元1969年。第二冊《Future》獻給「最後一人」,以公元1993年為開端,至公元1,001,992年止。書中部分內容曾於全球不同地方朗讀。透過將年份印刷成書,賦予時間體積和重量;透過將年份讀出,令時間在時間本身中體現。

 

3. 找一部有提及時間的小說,並將相關的段落拍成照片。

討論:
故事何時發生?一眾角色量度時間的方式是否跟我們相同?
提及時間如何影響故事情節?一眾角色得悉時間後感到安心還是擔憂?

圖片:在字裡行間提及時間的小說一例。由常羽辰提供。
圖片:在字裡行間提及時間的小說一例。由常羽辰提供。

參考素材:Christian Marklay(1955–),《The Clock》, 2010年。

《The Clock》片長二十四小時,片段剪輯自多齣新與舊、主流或小眾電影。每個片段均有角色望向鐘錶的畫面,而且顯示的時間正好與現實世界吻合。在這齣橫跨日夜、整整二十四小時的錄像作品中,總找到能為現實世界準確報時的電影片段,精確度媲美最精密的計時器。 電影也許是實現時光旅行的技術,但虛構的電影角色仍囿於自己的時間框架內。如你正在閱讀科幻小說,請告訴我們那個虛構世界如何將時間扭曲變形!

 

4. 跟你的朋友約定二十年後相見,例如,2040年4月28日到龍虎山郊野公園野餐,不如就約下午三點?

討論:
試想像約會的情景,那會是個愉快的約會嗎?
有什麼可預見的原因會令約會難以實現?

參考素材:小野洋子(1933–),《Morning Piece》,1964–65年。

小野洋子於1965年在其紐約西村的寓所天台發表《Morning Piece》。在演示的過程中,她將經過海浪淘洗並標示著過去和未來許多個清晨的玻璃碎片出售。小野借文字作為通往想像世界的門戶,利用寥寥幾筆寫出的日期,引導觀者透過想像進入未來。沒有文字作為媒介,未來對我們來說是否存在?你能預視到多遙遠的未來?

 

學習目標

 

  1. 透過細思切身但無形的時間,鍛鍊抽象思考。
  2. 認識我們對時間的認知如何隨歷史的進程而改變,從而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長遠影響,並掌握現代社會的形成過程,以及其效用和代價,再嘗試想像替代方案。
  3. 探索我們與時間的關係,此舉也許能讓我們更有意識地掌握時間。

 

 

補充資料:探索藝術

 

 

關於藝術家

 

常羽辰現居於紐約。她以跨界的形式創作:以寫作編織,以繪畫翻譯,把服裝作為便攜式劇院,以商業作為日常革命。通過不斷地在每種媒介之間切換,她反思事物的類別和人們之間的分工。 

常羽辰是麻省當代藝術博物館、Offshore Malaysia 、MAD Museum、香蕉魚書店及Textile Art Center的駐場藝術家。她曾於UCCA沙丘美術館、大館,亞伯倫藝文中心、Salt Projects及Assembly Room等場地展出作品或表演。她亦在Printed Matter和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等機構教授製作藝術家書籍。

 

上載日期:2020年5月18日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C. K. and Kay Ho Foundation贊助。

相關內容

Educator Workshop_homelist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2020年8月6、7、8、10及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