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築織 》回溯泰國女性主義雙年項目《Womanifesto》自1997年起至2008年活躍期間的歷史,聚焦教育在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首屆《Womanifesto》匯聚十八位來自十個國家的藝術家,包括Nilofar Akmut、王良吟、Arahmaiani、Pinaree Sanpitak和Phaptawan Suwannakudt,以及主辦者Nitaya Ueareeworakul和Varsha Nair,為女性藝術家在男性主導的社群中開拓自主空間。於1999年舉行的第二屆展覽,選址曼谷的莎蘭隆公園,展出裝置及行為藝術作品,參與人數亦增至三十多位藝術家,包括Sanja Iveković、Mella Jaarsma、Sriwan Janehattakarnkit和Jittima Pholsawek。往後,項目的舉行形式雖經歷改變,卻仍舊秉持初衷,繼續在國際藝術交流的框架中,集合來自泰國及海外的藝術家,探討與女性的生活和歷史相關的議題,譬如2003年的《Procreation/Postcreation》便是一例。
《Womanifesto》在泰國東北部依善地區的Boon Bandarn 農地曾經舉辨兩個活動,均充分展現出項目對教育的著墨。於2001年,《Womanifesto》以為期十天的工作坊形式進行,十三位參與藝術家,包括 Lawan Jirasuradej、尹秀珍、Karla Sachse和井上廣子,在猶似現今流行的「創客空間」(makerspace)的彈性框架下,利用當地環境創作,或構思自主項目。參與的藝術家一方面向項目主持Pan Parahom及當地其他工匠學習藤織工藝,另一方面開辦自主工作坊,供鄰近學校的學生參加,並與當地人攜手開展多個項目,包括Surojana Sethabutra建造的窯爐,供當地農民燒製瓷器。《Womanifesto》釋放了傳統國際藝術展加諸藝術家身上的創作壓力,讓他們獲得喘息的空間,利用更充裕的時間,與其他藝術家和當地社群分享知識。
最近期的一屆活動於2008年以駐場形式舉行,讓藝術家更深入地連繫Boon Bandarn 農地和鄰近社區。活動為期一個月,參與藝術家得以在當地長時間駐留,並開展更持久的項目,探索當地的民俗和歷史,當中大部分均與本地社群及區內學生或大學生合作開展。本身是當地人的Naruemon Padsamran與農場工人和工匠合作,創造了場域特定裝置作品《Kor Kwaay Dong Khao Na…Kor Khon Dong Khueng Khang》,將農民架於稻田上充當旗幟的麻布袋,轉化為區內農民生活的憑證。Graciela Ovejero則將學生提供的圖片和回憶,結合自身從阿根廷家鄉圖庫曼搜集的素材,創作出《A Spirit House for Located Memory - Post-cards from Tucumán and Isaan》,向泰國的土地神屋致意。《Womanifesto》透過這些在農村開展的活動,宣示當代藝術實踐一方面借鑒傳統工藝智慧,另一方面回饋當地居民的可能性。
《社群築織》由譚鴻鈞策展,Özge Ersoy、黃潔宜、周約雅及實習生方璧沂協助舉辦。展覽特別訂於「Womanifesto檔案庫」在秋季於亞洲藝術文獻庫網站上載的同期舉行,兩者對教育的關注,呼應文獻庫來年一系列同樣以教育為題的活動、展覽和藏品。
《社群築織》鳴謝女性藝術工作者基金:Jonathan Cheung、Geoffrey Chuang、Luke Fehon、Shirazeh Houshiary / Lisson Gallery、Margie Lau、Dee Poon、Ed Tang及Claudine Ying慷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