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對話》為文獻庫持續舉辦的講座系列,以社會及政治框架探討香港獨有的文化生態,亦是文獻庫教學實驗室的其中一個部份。2014年的《香港對話》系列分別由錄像藝術家馮美華文潔華教授、文化評論人鄧小樺主持,與來自不同界別的講者討論藝評、策展及藝術教育的議題。

最新講座 

‘Mona Lisa’ at Home: The Roles of Parents in the Art Ecology

講座三 | 2014年6月28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亞洲藝術文獻庫 A Space  蒙娜麗莎在家:家長在藝術生態的角色

 

家可以是一個令人對藝術萌生興趣的地方,但香港以及許多城市的家庭都認為藝術是遙遠及神秘的,因此依賴外在的資源,如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讓孩子認識藝術。於是次講座,藝術家及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將探討如何把藝術及藝術教育融入家庭生活。考察在社會文化框架下「藝術在家」的形態,是次講座討論在這生活的場所,除展示和收藏藝術品之外,如何能夠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創造、理解和欣賞藝術的環境,使之與家庭生活接軌。

 

主持:馮美華(藝術家及前任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副校監) 講者:林東鵬(藝術家及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黃照達(專欄藝術家)、楊秀卓 (藝術家及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
回應:張嘉莉(藝術組合 C&G 成員)
請預先登記留座:registration@aaa.org.hk

過往講座

Constructive Contention: Hot Spots in Hong Kong Art Criticism

講座一 | 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亞洲藝術文獻庫 A Space 

爭持的建設:香港藝評的干戈空間

創作以外,藝評在推動藝術更新發展、給予定位及方向、拓展藝術的版圖與社會連結等各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彷彿安靜的香港藝壇,原亦曾有筆端起干戈的熱絡年代。從70年代至今,藝評的對象、方法與空間有無改變?我們如何評價、補益今日的藝評狀況?幾位來自不同年代的藝評作者、研究者的交流與思考,繼續啟動香港藝術的齒輪,豐潤評論的筆尖。

 

主持:鄧小樺(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 講者:何慶基(藝評人及教育工作者)、梅創基(藝評人、藝術家)、楊天帥(記者、主場新聞文化版策展人)
特約撰稿:阿三(《號外》專欄作家)

Diminishing Gaps? Public (Art) Museums in Hong Kong

講座二 | 2014年6月7日(星期六),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亞洲藝術文獻庫 A Space  收窄間隙?─ 香港(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建立館藏並編寫圍繞藏品的故事,再以展覽及節目的形式與觀眾交流,因而成為提供藝術寫作材料及主要題材的其中一個來源。是次講座檢視香港藝術館(前身為成立於1962年的香港博物美術館)作為首間致力於香港發展藝術的公共機構,以及探討新建的博物館,如香港文化博物館(成立於2000年)及近期的 M+(將於2017年落成),如何豐富香港藝術博物館的景觀。

 

主持:文潔華(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科教授) 講者:何建宗(嶺南大學社區學院文化研究與傳播課程主任)、彭綺雲(M+ 視覺文化博物館香港藝術及文化策展人及前任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譚美兒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
特約撰稿:梁寶山(藝評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

請按此查閱由文潔華教授挑選的參考資料清單。
詳情將定期更新。


此項目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
媒體及出版伙伴:現代傳播集團

 

相關內容

Shortlist | Diminishing Gaps? Public (Art) Museums in Hong Kong
推介館藏 | 間隙正消失?——香港的公共(藝術)博物館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間隙正消失?——香港的公共(藝術)博物館

「新博物館學」與香港藝術博物館的發展景觀

(只提供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