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面對體制批判的興起、後殖民論述的介入,以及科技化、商品化及全球化等環環相扣的大環境下,博物館均要試驗不同的策略,以尋求嶄新的展覽、對話及交流方式。有的博物館嘗試舉辦跨領域的項目,另一些則往外尋求跨國的合作機會,期望以此打破守舊、乏味的白盒子模式,以求保持靈活及適時,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佔一席位。同時,面對雨後春筍般的國際性雙年展及藝術博覽會的競爭,博物館亦要思量自己在藝術生態中的定位。今時今日,美術館如何建橋自身的倫理觀和文化政治位置?廿一世紀的美術館究竟有何作用?觀眾又會是誰?
講者
Sabine Breitwieser, 現代藝術博物館及藏品協會協秘書長
Eungie Joo, 紐約新當代藝術館,Keith Haring總監、教育及公共活動策展人
Bec Dean, 悉尼Performance Space,聯合總監
Michael Rush, 藝評人、策展人及波士頓布蘭代斯大學Rose藝術博物館前總監
主持
Adele Tan, 藝評人及學者
Backroom Conversations is supported by the Home Affairs Bureau, HKSAR, and the Burger Collec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RT HK 10, please click here.
DVD documentation of this talk is now available for viewing at the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