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為後人留下了甚麼指引?從説明如何裝置藝術品和展覽,到詳細引導觀眾怎樣接觸材料,藝術家檔案中有著不同類型的指引。記者兼編輯余小蕙和策展人Riksa Afiaty將在是次對談中,一同討論研究員、策展人和編輯如何利用藝術家的指示,以作歷史文獻、藝術品和工具等,去豐富或者挑戰我們對藝術創作和展覽製作的理解。
余小蕙將介紹其與侯瀚如合編的專題專著《大尾象:從工地到街壘》(2023年),該書記錄了藝術群體大尾象從1991年至1996年在廣州城市空間進行的臨時藝術介入。余小蕙集中介紹藝術家手稿和草圖,討論他們怎樣藉這些文獻建立檔案,並就當中涉及的翻譯過程進行反思。
Riksa Afiaty將就藝術家Moelyono(生於1957年)的個人檔案進行討論,藝術家在印尼農村地區從事社會參與藝術而聞名。Afiaty將重點介紹印尼視覺藝術文獻庫館藏中的計劃書、地圖、照片紀錄和草圖,並提出這些文獻資料反映藝術家的意圖及回應在地議題。
是次對談為「跨文獻庫對話」活動的一部分,配合目前在文獻庫圖書館展出的《形影相生:Mrinalini Mukherjee的藝術及文獻》而策劃。《形影相生》呈獻著名印度雕塑藝術家Mrinalini Mukherjee的文獻,將藝術家極具代表性的麻質纖維雕塑《帕里》(1986年)及載有詳細裝置說明和大量照片紀錄的文獻檔案連結起來。
活動費用全免,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
Riksa Afiaty是印尼視覺藝術文獻庫的活動總監,曾參與在雅加達、馬斯垂克、盧布爾雅那、布魯塞爾和光州的展覽製作和活動策劃。
余小蕙是記者、譯者和編輯,生於台灣,現居法國。她對海外華人藝術家、雙年展類型活動以及當代藝術的制度化特別感興趣,並曾與沃克藝術中心、古根漢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紅磚美術館、柏林時代藝術中心等藝術機構合作。
對談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印度分部策展人Samira Bose主持。
《形影相生》由Mimi Brown & Alp Erçil及Virginia & Wellington Yee慷慨支持。 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的成立有賴Mrinalini Mukherjee基金會及Godrej Seeds and Genetics Ltd.慷慨支持,同時我們衷心感謝新德里基蘭納達藝術博物館授權將《帕里》(1986年)借予我們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