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相生》呈獻著名印度雕塑藝術家Mrinalini Mukherjee的文獻她在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以創作和物進行實驗而聞名展覽將Mukherjee極具代表性的麻質纖維雕塑《帕里》(1986及載有詳細裝置說明和大量照片紀錄的文獻檔案連結起來。文獻檔案使這座本就有著渾然天成和隨性感覺的雕塑作品更形複雜,同時也表現出藝術家對精確性和控制的渴求 展覽聚焦探討文獻如何重設觀眾對藝術家作品的理解和體驗。

策展手記

形影相生始於亞洲藝術文獻庫印度分部將Mrinalini Mukherjee的個人檔案進行數碼化這個展覽具體地呈現出我們過往在午飯時間Mukherjee數碼檔案進行的討論,尤其是針對文獻何以改變及顛覆觀者對藝術家創作的看法 

Mukherjee為自己的作品拍攝了大量照片紀錄,讓我們在沒有親身接觸雕塑的情況下仍能對作品產生一定程度的熟悉感當我們一張接一張掃描相辦我們留意到藝術家重複微調拍攝角度似乎透過這種看來不假思索的方式,來不斷重新評估雕塑的變化。相片檔案從一張、兩張逐漸倍增成海量,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盤旋最後我們嘗試利用動畫將這些靜態圖像串連起來,使我們能夠呈現相片的連續性——此時藝術家虛幻的身影仿佛短暫地出現在畫面中,調整作品中的一處摺疊位置 

另一種探索模式則是在燈箱中欣賞35毫米幻燈片,以微觀的方式來體驗宏大的作品這種裝置模式讓我們能夠將尺寸扭曲、放大或縮小,作品營造一種不可思議親密感 

策展團隊間曾激烈爭論文獻中並沒有任何草圖畫作、圖或藍圖能足以闡明Mukherjee如何劃和執行雕塑創作那麼她是如何在沒有任何測量或筆記的協助下創造出如此複雜對稱的大型雕塑呢於是我們便從Mukherjee罕有的訪談紀錄和教學講義中尋找線索發現她曾以「直覺」、「即興發揮」及「是個朝四面八方生長的東西」來描述自己的創作——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文獻中找不到有關她那準備過程的資料 

不過我們卻可以從文獻中找到一套為已完成的雕塑而設極具系統的裝置說明當中包含作品的仔細註解和精確至厘米的尺寸傳達出一種截然不同令人意想不到的感覺這套裝置說明是由Mukherjee當時的丈夫、已故建築師Ranjit Singh在她的指下編寫而成用以讓人們能藝術家不在場的情況下安裝作品。 

這些文獻亦讓我們能從中推Mukherjee創作背後的參考和研究歷程大量的藝術和文化史蹟照片檔案記錄了她曾遍及亞洲和其他地區的足跡並揭示了Mukherjee持續關注作品的形和主題。整理文獻的工作不單非線性同時錯綜複雜隨著我們將這些照片藝術家新德里工作室中找到的作品攝影紀錄一起進行研究我們偶發現雕塑的骨架看起來像廢棄寺廟的拱然後我們看見吳哥窟過度生長的像中的捲鬚般延伸,而卡塔卡利舞者身體的交疊則似乎塑造了作品中的翅膀。 

展覽的英文名稱mould the wing to match the photograph出自Mukherjee的作品裝置說明,意思是片所示形塑翅膀」,喚起一種在藝術品和可複製的數碼檔案之間發生的來回往返Mukherjee以這句至關重要的指示來立下她對精確的要求然而每當她的作品以至文獻被傳播和呈現時,它們都會一次又一次被重新形塑。 

—Noopur Desai、Pallavi Arora及Samira Bose 

公衆項目

策展人導賞

日期:2023年9月20日至22日 (星期三至五)

地點:華懋藝文圖書館

工作坊 | 身心律動工作坊 | 由舞者及教育工作者梁嘉能帶領

日期: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地點:華懋藝文圖書館

講座|跨文獻庫對話裝置說明作為文獻 

日期: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地點:Zoom

工作坊 | 由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織專家Paola Sinisterra帶領 

日期: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地點:華懋藝文圖書館

講座|照片紀錄及雕塑創作 

日期: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

地點:Zoom

表演 | 藝術家陳麗雲表演 

日期: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地點:華懋藝文圖書館

Mrinalini Mukherjee1949–2015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生前居於印度新德里。Mukherjee以創作由纖維、陶瓷和青銅製成的大型雕塑而聞名,她曾在印度巴羅達美術學院修讀繪畫及壁畫設計(1965–72),並在英國西薩里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雕塑(1978)。1981 Mukherjee獲印度政府頒發獎學金於德里的Garhi Studios進行創作,並在2000年代初前持續在那裡 

她曾參與各種駐留計劃,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在1996年和2000年於荷蘭歐洲陶藝中心的駐留項目。她的作品曾以下機構及項目的個展或群展中展出包括《威尼斯雙年展2022 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布魯爾館2019科欽-穆吉裏斯雙年展2018達卡藝術高峰會2018卡姆登藝術中心2016國家現代美術館新德里,2015第十屆光州雙年展2014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1996以及牛津現代藝術博物館1994)。Mukherjee的作品獲多家公共機構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國家現代美術館(新德里)巴哈汶藝術中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泰特美術館,及約克郡雕塑公園 

 

《形影相生:Mrinalini Mukherjee的藝術及文獻》由來自亞洲藝術文獻庫印度分部的Noopur DesaiPallavi Arora Samira Bose聯合策展何恩懷李潔欣Ӧzge Ersoy范憶信曹海寧匯詩明,及Sneha Ragavan參與策劃 

《形影相生》由Mimi Brown & Alp ErçilVirginia & Wellington Yee慷慨支持。 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的成立有賴Mrinalini Mukherjee基金會慷慨支持,同時我們衷心感謝新德里基蘭納達藝術博物館授權將《帕里》(1986年)借予我們展出。

相關內容

56372
印度藝術活傳統
館藏 | 主題

印度藝術活傳統

印度獨立後,專注農村藝術和工藝的官方機構和博物館隨即湧現,而藝術家們亦致力研究傳統藝術手法的處境、技術和實踐。此舉喚起傳統如何適應二十世紀的新疑問,觸發人們探索現代和傳統藝術的關係,從而為失落中的傳統藝術及其保存,構築了一個可持續的環境。巴羅達的藝術家們亦透過建制倡議、研究項目、藝術家交流、農村工匠作坊和一年一度的美術博覽會,作出響應。

Mrinalini Mukherjee Archive
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館藏

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Shortlist | India
推介館藏 | 印度
藝文 | 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印度

有關印度當代藝術的各個面向 (只提供英文版)

Shortlist | Women in the Visual Arts in India and South Asia: Some Partial Maps
推介館藏 | 視覺藝術中的女性在印度、南亞︰局部圖譜
藝文 | 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視覺藝術中的女性在印度、南亞︰局部圖譜

推介館藏系列邀來特約作者精選出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各類書刊及藏品,並為書單撰寫簡介。以下館藏推介由 Rakhee Balaram 編撰,主題為印度和南亞視覺藝術中的女性。 (只提供英文版)

介紹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活動

介紹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香港時間晚上7時至8時

Rummana_list
從被呈現的客體到展現主體: 印度現代及當代藝術中的女性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從被呈現的客體到展現主體: 印度現代及當代藝術中的女性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介紹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活動

介紹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香港時間晚上7時至8時

converted_cover_pdf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1 文件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1989

On site only
A Guide to 101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Artists
1 文件

A Guide to 101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Artists

Amrita JHAVERI

A Guide to 101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Artists
A Guide to 101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Artists
參考書

A Guide to 101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Artists

Amrita JHAVERI
2005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India 1857-2007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India 1857-2007
參考書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India 1857-2007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