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座將介紹亞洲藝術文獻庫在臺灣的獨立藝術空間研究;同時以「回應」為主題 ,邀請譚鴻鈞、吳瑪悧、鄭美雅與鄭慧華等四位藝術工作者以自身經驗剖析臺灣的獨立藝術空間自1980年代至今的關鍵現象。講座將討論這些空間如何回應藝文政策、科技發展,以及策展生態。
譚鴻鈞將勾勒出有利亞洲區獨立空間發展的要素,並以此解讀「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的背景及源起。吳瑪悧將從1980年代末談起,描繪臺灣當時的藝術家的自我組織,以及它們如何隨著1990年代的藝文補助機制與實體空間掛鉤。鄭美雅則會談論1990年代興起的網路文化浪潮,如何令藝術家的集結與藝術探索從實體空間延伸至數位空間。鄭慧華將以2010年成立的「立方計劃空間」為例,探討此類獨立藝術空間怎樣逐步成為大型機構之外的策展、實驗創作與知識生產的場域。
本場講座是「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的首場公共活動,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共同舉辦,期望推動藝術檔案研究,彰顯研究過程的公共性,促進藝術空間歷史的討論,並強化港臺藝術社群的連結。
活動將於台灣舉辦,有關視頻將於活動結束後上載到本網頁。
譚鴻鈞
譚鴻鈞為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他近期參與之活動包括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的展覽《翻越》(2022年)、亞洲藝術學院(2021–22年)、《社群築織》展覽(2020年),以及與達卡藝術高峰會及康乃爾大學比較現代性研究所合作的「區域及跨區域現代藝術史︰非洲、南亞及東南亞」(2019–20年)計劃。譚鴻鈞也是Afterall《Exhibition Histories》系列的編輯與「亞洲論壇」顧問,並曾任蓋蒂研究所現代和當代館藏的策展人。
吳瑪悧
畢業於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悧的研究及創作延續前衛傳統,關注藝術在公領域中的積極介入。其作品自1990年代起從女性主義角度進行政治社會批判,並於2000年展開以社群為本的新形態公共藝術策劃。吳瑪悧於201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近年持續關注生態環境議題,並以藝術作為人文與自然的中介,展現藝術型態的多樣可能與藝術家的豐沛能量。
鄭美雅
獨立策展人,關注藝術機構的系統與權力結構。鄭曾參與臺灣第一個藝術網路媒體實驗「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1999年),以及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成立及運作(2009–22年),並在該中心策辦「策展與機構論壇」(2013年)。此外亦參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平台交流計畫「走向公眾──共同課題」(2016年)。策展經歷包括「第六屆皇后雙年展」(與岩崎仁美共同策展,紐約皇后美術館,2013年)及《公共精神》(Ujazdów Castle當代藝術中心,華沙,2016年)。
鄭慧華
鄭慧華是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創辦人,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及策展計劃。鄭慧華的策展關注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自2010年起,她共同推動臺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將研究延伸至展覽、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上廣播電台等文化形式。
主持: 汪怡君,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
主辦單位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合辦單位 /
亞洲藝術文獻庫
活動贊助 /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