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將舉辦一場公開講座以及兩場教師工作坊,回應有關教學和科技的結合,並探討教育工作者如何應對瞬息萬變的媒體生態。公開講座將以媒體發展作橫切面,梳理香港藝術發展脈絡,而教師工作坊則集中探討在藝術創作和教學中使用新媒體的挑戰和可能性。是次活動為2024年教學專業發展系列「教學實驗室」項目之一,本年度主題為藝術與科技發展。

講座 | 從回溯媒體藝術想像科技未來
20243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上午 1030分至中午 1230

視頻 | 香港媒體藝術發展的幾個奇點年份
視頻 | 從回溯媒體藝術想像科技未來
視頻 | 討論環節

藝術家鮑藹倫和研究員黃小燕將回溯科技與媒體的演變,分析兩者為本地藝術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作爲香港錄像藝術先驅,鮑藹倫將分享她自1980 年代以來對不同媒體的研究和觀察;黃小燕則從歷史角度出發,概述香港媒體藝術的蛻變。二人將以文獻庫館藏中的鮑藹倫檔案爲切入點,共同探討鮑氏如何運用媒體進行創作,以之審視影響其作品的歷史背景和科技發展,揭示科技、媒體與藝術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歡迎公眾參與,如欲參與,請按此登記。 

講者
鮑藹倫(藝術家)
黃小燕(錄映太奇研究主管)

語言
廣東話

圖片:鮑藹倫作品《現實的幽靈》,金屬、石蠟、加熱器、熱成像相機、投影、尺寸可變,3 + 1 AP版,2019年。由藝術家和Edouard Malingue畫廊提供。
圖片:鮑藹倫作品《現實的幽靈》,金屬、石蠟、加熱器、熱成像相機、投影、尺寸可變,3 + 1 AP版,2019年。由藝術家和Edouard Malingue畫廊提供。


工作坊 (一) | 鮑藹倫:藝術概念與媒介的慎思明辨
20243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下午 2時至4 

藝術家如何決定採用特定媒介來表達自我?我們又怎樣引導學生思考藝術概念與所用媒介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鮑藹倫將以講座内容為基礎,透過一系列親身練習,與參加者一同深入研究錄像媒介的特色,並思考藝術意念與媒介選取的關係。參加者藉探索流動影像、攝影、菲林和數碼電影之間的不同,將深入了解到以媒介為中心的藝術創作所涉及的複雜考量。工作坊將提供寶貴的教學框架,讓教師能夠與時俱進,在課堂上遊刃有餘地應對新媒體。

是次工作坊專為教育工作者而設。參加者必須參與當日上午的講座。 

導師
鮑藹倫(藝術家)

語言
廣東話 

名額
25位

圖片:藝術家鮑藹倫及其作品《借頭借路 II》(錄像截圖),鮑藹倫檔案,文獻庫館藏。
圖片:藝術家鮑藹倫及其作品《借頭借路 II》(錄像截圖),鮑藹倫檔案,文獻庫館藏。

教師工作坊(二) | 王培生拆解課堂中的科技與藝術

202441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下午 2時至5

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王培生將從自身創作及教學實踐出發,分享當下科技藝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教學帶來的變化和挑戰。

王培生將根據他在廣州、深圳、澳門等多地所累積的教學經驗,和老師一同探討藝術教育如何成為不同學科與應用科技之間的橋梁,並通過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來擷取跨學科知識。他將以小練習拆解如何將科技、人文知識融入課堂,讓教師嘗試利用不同的線上資源和程式,引導和激發學生思考未來,透過科技藝術進行學習及創作。

是次工作坊專為教育工作者而設。

導師
王培生(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

語言
普通話

名額
25位 

圖片:王培生作品《數據孤島》,2020年。由藝術家提供。
圖片:王培生作品《數據孤島》,2020年。由藝術家提供。

報名截止日期:

教師工作坊 (一):2024 年3月7日 (星期四)
教學工作坊(二):2024 年4月11日(星期四)

活動一律費用全免。如欲參與,請按此登記。

兩場工作坊專為教育工作者而設。歡迎所有學科的在校老師及職前老師參與,尤其是對文化及藝術充滿熱誠和興趣、積極投入的老師。如有需要,我們可向參加者頒發證書,作為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證明。

鮑藹倫是一位自學錄像/媒體藝術家兼策展人。1986年,她與友人共同成立錄映太奇。1996年,她創立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2001年,她代表香港參展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鮑藹倫曾與陳耀成、許鞍華和黃真真合作製作電影。近期個人展覽包括由周安曼策劃在Para Site舉行的《當家當當家》回顧展(2019年),並受M+博物館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其同委約,創作流動影像作品《光之凝》(2022年)。其作品被世界各地不同的公共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鮑氏獲香港理工大學放射診斷專業文憑及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系碩士學位。

黃小燕為研究員及評論家,擁有設計和人類學背景,專注當代藝術、設計和視覺媒體研究。她曾任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於2012年轉為自由工作者,其創作形式涵蓋寫作、存檔和研究。其研究主題廣泛,包括後殖民論述、記憶與架空歷史、「繆思經濟學」(museonomics)、檔案、數據整合、散文電影,以及藝術與科技。目前兼任錄映太奇研究主管,負責監督其媒體藝術收藏。

王培生為新進藝術家兼科技藝術教育工作者,現於廣州和深圳居住和工作。2021博鼇全球少兒美育論壇特邀講師。王氏於2017年加入CAS Lab當代藝術與科學實驗室,探討個人與集體在日常空間中的真實與虛擬。目前的創作多以「未來」為切入點,作品類型涵蓋機械互動裝置、公共裝置、擴增實境(AR)等。他於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獲研究生學位。

公開講座及教師工作坊 (一)為《似曾消失:香港當代藝術》項目的活動,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慷慨贊助。

相關內容

ellen-pau-archive-cover
Ellen Pau Archive 鮑藹倫檔案
館藏

Ellen Pau Archive 鮑藹倫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