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呈獻首場「試下Zine:小誌駐場計劃」分享會,邀請藝術家劉南茜和劉家俊分享駐場期間創作的小誌。二人透過公開招募獲選參與計劃,以小誌回應文獻庫的數碼及實體館藏。劉南茜和劉家俊將於分享會上闡述駐場期間所使用的館藏資料,以及他們對出版小誌的理念及見解。
劉家俊會介紹創作木刻版畫小誌的過程,包括他如何參考漫畫的排版和閱讀模式,並以電影劇照的手法,再現文獻庫館藏中有關中國戰後的政治宣傳資料。
劉南茜與嘉賓講者盧勁池將以持續進行的受障社群讀書會為出發點,就通達與展能藝術開展討論。
簡報結束後將安排駐場藝術家進行對話,環節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館長(小誌館藏)周亦瑤主持。
活動將以廣東話進行,提供香港手語即時傳譯。
劉南茜是一位社區藝術工作者、研究員和策展人,她擁有第五級的高級手語溝通能力,現為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兼任講師,教授社會參與藝術。自2013年起,她參與多個有關賦權和共融的藝術倡議。其研究和實踐範疇包括社會參與藝術、精神分析學、家庭暴力、藝術治療、傷殘政治和社區藝術。其小誌作品包括以撰稿人身份參與的《一個人的社會》(2021年)、《愛不同藝術第二屆藝術課程(四年)2015-2019:課堂札記》(2020年)及《果邊》第一期及第二期(2022年)。
盧勁馳是一位詩人和策展人,同時亦是一位罕見病患者。他只可看見光和影,但嚴重怕光和聲音。他在過去二十年神經敏感,經常受劇痛困擾,卻找不到病因。他身患多種疾病的經歷使他的感觀尤其敏銳,更了解不同殘疾人士的需求。他曾擔任《第六屆觸感藝術節》的策展人,推廣觸感藝術,鼓勵更多人用眼睛以外的感官接觸及了解世界。
劉家俊的實踐探討版畫、攝影和倒模技術,強調應用物料的物理特性和文化影響,以彰顯物料和圖像互動所產生的建設性予盾。劉家俊於201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文學士學位,同年獲香港版畫工作室年獎,他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碩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