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練習

在家學習 | 論風險、照料與安全

給師生的序言
學習目標
討論
習作一:預備口述歷史訪談
習作二:實際訪談
習作三:藝術創作:從素材想起
學生匯報藝術作品和跟進討論:
關於藝術家

這系列在家進行的創意練習旨在重新審視藝術在現今世代、尤其是面對危機時的角色。

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令全球陷入危機,導致各地停課、封城。有鑑於此,文獻庫擴展「在家學習」,邀請海外藝術家合作設計創意練習。這些練習引入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引導師生反思疫情下的個人經歷、社會議題,以至藝術在窘境中的意義。

駐美國藝術家張宏安通過一系列圍繞講故事的活動,培養同學的同理心和群體意識。

我們亦誠邀老師把學生的練習過程和成果上載到學習及參與Facebook 群組「亞洲當代藝術:教師社群」,與更多教育工作者分享。 

 

 

給師生的序言 

 

新冠肺炎大流行改變全球生活模式,深刻而廣泛地揭示經濟和文化制度內種種脆弱和不公,讓我們了解到誰屬高危一族、誰的生命高人一等、誰的工作「不可或缺」,又有誰不受重視。但我們的社會地位,影響到我們能否體會、察看、理解和感知這些不公;我們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條件,也影響著我們所感受到的損失。在這場危難中,何謂受到威脅?互相或自我關懷又意味著甚麼?與他人的相處中,我們如何理解自我和自身安全?

以下習作旨在以說故事的轉變力量,抒發切身經歷,從而建構群體意識和人倫關係,瞭解自己在他人之間的角色。於彼此相隔的時刻,我們對守望相助和共同行動的渴求更為迫切,這些練習正好讓我們透過講故事分享彼此的情感,反思詮釋和主宰我們生活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學習目標 

 

  1. 在政治、文化和個人層面界定何謂關懷和安全。  
  2. 增強聆聽和觀察的技巧。
  3. 以聲音、口述歷史訪談和講故事為創作媒介,在過程中增強同理心和確立群體意識。

 

討論

 

老師可要求學生反思自己過去一週的經歷和感想,討論有否覺得與親友的連繫受阻,以及甚麼活動助他們連繫彼此。然後全班一起閱讀以下日誌,了解三位紐約市上班族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的親身經歷。

討論問題:

  • 你在閱畢三篇日誌後有何感受?
  • 消防員、醫生和雜貨店員各司其職,擔當照料者的角色。你會怎樣形容各人施予照料的性質和方式?
  • 他們怎樣形容自己面對的風險?三者面對的風險性質是否相同?異同之處為何?他們為幫助他人而承擔的風險,有否影響你對其工作的評價?為甚麼?如有的話,它如何影響你的意見或感受?
  • 由當事人親述事件,有否影響你對是次疫情的理解?為甚麼?
  • 有什麼資訊是新聞報道沒有觸及,但讀者能從當事人的親身經歷中得知的?
  • 某些風險和勞力被認為具有更高價值,這在社會和文化中如何反映出來?
  • 你或你認識的人有否面對這些風險?
  • 誰在你家中擔當照顧者的角色?
  • 這些角色典型嗎?
  • 試講述你家中各種需要身、心勞動的事務,如何分工?
  • 你有家人充當故事敘述者嗎?
  • 在日常生活,你在什麼時候述說或傾聽故事?

老師可在討論期間引領學生分析:

  1. 觸及勞力、風險、照料、損失和創傷的故事內容。請學生自行詮釋這些詞彙,並將之與故事扣連。
  2. 日誌和第一身寫作的形式。請學生辨別這種了解新聞的方式與在電視或報章上看到的新聞有何差異。集中討論他們的閱後感,以及他們在閱讀當事人親述事件後提出的問題。

 

習作一:預備口述歷史訪談

 

討論口述歷史的定義

口述歷史有兩重含義,可以指世代相傳的故事,把傳統和文化風俗在家族和鄰里間傳承下去;亦可以是一項研究範疇,歷史學家藉此方法收集、保留和詮釋人類的記憶、觀點和歷史事件,記錄日常敘事及被主流和宏觀歷史所忽略的人物。

揀選訪談對象

每位學生需揀選兩位受訪者,其中一人須與他們相熟,如家人或朋友,另外一位須為他們不認識的人,如從未與他們談話的鄰居。這項活動可與另一班級的老師聯手策劃,讓兩班學生互相配對,以進行訪談。

擬定問題

學生自由構想向受訪者提出的問題,應圍繞受訪者的生活自疫情開始以來的變化,以及他們面對的風險、損失和照顧他人的經歷。問題應引導受訪者訴說自身經歷或曾見證的事件。避免問及個人意見,應針對若干事件、活動或經歷作出提問,讓他們純粹透過分享經歷,闡述自己對特定議題的感受。提問的目的是鼓勵他們述說事件,使之成為故事。學生需基於對受訪對象的認知而制定一組問題,因此,問題應因人而異。

訪談技巧指引:

  • 記下你想發問的題目清單,但在實際訪談期間不應囿於既有的問題或主題,而應讓受訪者自由發揮,並順勢調整對話內容。
  • 儘量問開放式題目,避免問是非題。
  • 記著受訪者才是訪談的主角,因此不要打斷他們的發言,應待他們作答完畢,才發問新一題或跟進問題。
  • 仔細聆聽受訪者的說話,然後提出貼切的跟進問題,讓他們可更深入詳盡地描述相關事情。
  • 問題宜給予受訪者廣泛的作答空間,使其可詳細闡述經歷。最好是以「……的事件經過如何」和「可否形容一下……」等句式提問。這類開放式問題有助喚起他們的記憶和想法,繼而組織出自己的故事。

老師對習作一的反饋意見

老師審閱學生的問題並給予反饋意見,同時建議更多問題供學生參考。

 

 

習作二:實際訪談

 

每位學生進行兩個訪談,可透過手機以免費錄音軟件記錄對話,亦可以書信或電郵形式通訊。

習作二的討論
學生在完成訪談後重播內容,若時間許可,可重聽兩次。

學生分享訪談的片段,其後老師可引領討論,了解學生在訪談中的得著。 

討論問題:

  • 甚麼事情超乎你的預期?甚麼在你意料之內?
  • 訪談中哪些部分最為有趣,為甚麼?
  • 這部分令你有何感想?
  • 聆聽他人的經歷,對你有何啟發?
  • 訪談過程有否改變你對受訪者的感覺?為什麼?
  • 反覆收聽訪談內容,有否增進你對受訪者的認識?
  • 你對兩個訪談的感覺是否有所不同?哪個令你更感意外?哪個更能牽動你的情緒?試形容主持兩個訪談的體驗差異何在。

討論時,老師可鼓勵學生思考故事為何能令人以不同的視角認識世界,同時讓人理解不同的經歷。口述歷史訪談是一種介乎過去與現在、事實與意義、記憶與遺忘的說故事方式。老師亦可鼓勵他們思考自己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及過程中有否產生一種特定的回應或講故事方式。

 

 

習作三:藝術創作:從素材想起

 

觀看:《Art in the 21st Century: Stories》,Art21。

討論藝術家Kara Walker、Kiki Smith、徐道濩、Charles Atlas和Trenton Doyle Hancock思考和利用故事啟發藝術實踐的不同方法,然後討論這些藝術家用以述說故事的素材和概念策略,以激發我們反思自身生活和界定我們身分的故事。

討論過後,從下列方法中挑選其一,利用訪談和討論內容創作藝術品:

  • 把其中一個訪談中你覺得最精彩的一段化作素描或繪畫,以虛構方式回應、演繹及/或擴寫該故事。
  • 把其中一個訪談中你覺得最精彩的一段謄寫下來,然後在謄本中選出一組句子或詞語,用於電子海報、素描或繪畫中。
  • 選取其中一個訪談,然後透過聲音編輯程式將之剪輯為三至六分鐘的錄音,再添加其他另行收錄的聲音,令故事的聲效更為豐富。
  • 選取其中一個訪談中提及的一件物品,然後以家中找到的現成素材(如紙張、膠紙或膠帶、紙皮或布料)將該物品複製成小雕塑。
  • 以同一組問題向你全家人進行訪談,然後把訪談內容和故事收錄於電子檔案。若你想同時記錄畫面,可利用攝錄機或手機中的攝影功能拍下短片。
  • 花一小時觀察你家中受訪的「照顧者」,並以你的手機或數碼相機為其拍照,你可選擇在其進行你眼中的「照顧工作」時拍照,亦可選擇以任何方式繪畫他們的肖像,以表達「照顧」和「勞力」的概念。將拍得的照片編輯成一組六至十張的相片。
圖片:張宏安,《Wheel in the Sky》,2008年。由藝術家提供。
圖片:張宏安,《Wheel in the Sky》,2008年。由藝術家提供。

 

學生匯報藝術作品和跟進討論:

 

學生輪流簡述自己的作品。在準備匯報內容時,可向他們提出以下引導問題:

  1. 你的作品取材自甚麼故事或訪談內容?試描述該故事。
  2. 請分享你從中對受訪者有何認識。

學生匯報完畢後,可引領全班一起討論他們對受訪者的認識如何促使其反思家庭和社會上的不公狀況,以及我們能否把群體意識付諸實踐。學生應在討論之初以具體的詞彙形容作品,例如:這件雕塑以什麼物料製成?用了甚麼顏色?這幅相片/素描/繪畫再現了什麼物品或事態?

其他引發對話的討論問題:

  • 試形容你看到所創作的物件/素描/繪畫/相片時有何感受。
  • 你認為這種照料算是工作嗎?為甚麼?
  • 這種照料及/或工作對你是否重要?為甚麼?
  • 這種照料及/或工作對你的文化和社會是否重要?為甚麼?
  • 這種照料帶有風險嗎?如有的話,那是甚麼風險?這種風險水平有否令你對這類工作產生不同的想法或感受?
  • 這種照料是否只由社會上某些人所提供、為某些人所享?如答案是肯定的話,照料者通常是誰,被照料者又通常是誰?
  • 在你家中,誰被視為最脆弱的人?為甚麼?
  • 社會上誰被視為最脆弱的一群?為甚麼?
  • 你會怎樣定義風險?這是否等同犧牲?
  • 被照料是一種特權還是一種人權?為甚麼?
  • 你認為還有哪種照料不被社會看重?
  • 這次訪談有否令你對家庭以至社會上彼此依賴的方式另眼相看?

 

關於藝術家

 

藝術家張宏安Hồng-Ân Trương擅長以相片、影片和錄音探討移民、難民和去殖民敘事及主體性,近期參與的展覽包括在菲利普美術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明尼蘇達州)及馬里蘭藝術學院(馬里蘭州)等地舉辦的聯展。她亦是2017–18年新奧爾良三年展《Prospect.4: The Lotus in Spite of the Swamp》的參展藝術家。她與藝術家吳玉香的合創作品曾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Being: New Photography 2018》展覽上展出。張宏安的作品曾登上《Artforum》、《紐約客》、《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Hyperallergic》等刊物的藝評。她於2011年榮獲Art Matters Foundation Grant,其後成為2019至2020年度的Guggenheim Foundation美術學者。她是三藩市加州藝術學院華提斯當代藝術館2020年Capp Streets項目的駐場藝術家,並擁有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藝術碩士學位,亦是惠尼藝術館獨立研讀課程的學者。她現居北卡羅萊納州德罕縣,積極投身社會運動和教學。她也是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藝術系副教授。

 

上載日期:2020年6月16日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C. K. and Kay Ho Foundation贊助。

相關內容

Educator Workshop_homelist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2020年8月6、7、8、10及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