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練習

(重新)繪製我的後院地圖

背景
參考館藏
目的
關鍵詞
練習第一部分
練習第二部分
個人反思/經歷
關於作者
關於「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
特別鳴謝

藝術家練習:連繫不同地域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深信藝術家能夠運用創意傳遞我們彼此經歷。計劃經公開的方案徵集,召集亞洲區內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及海外亞裔僑民。參與者從文獻庫的線上館藏取材,融合在地語景和當前教育環境設計教學方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連繫館藏,有從個人層面出發,也有由從館藏延伸探討,或在工作坊和教學活動中直接利用特定的檔案材料。儘管練習方案以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長期合作的學員及其切身背景構想而成,但它們也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背景和地點。

Czar Kristoff 是一位藝術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兼出版人,現居菲律賓內湖省聖佩德羅市。他營辦沒有永久校舍的 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研究菲律賓酷兒藝術及文化生產。在這個藝術家練習中,他參考了藝術家和教育家Jyoti Bhatt檔案中的紀錄著他自1960年代始三十年間走訪印度各地蒐集的不同傳統藝術方式的個人日記,鼓勵參與者透過繪畫、註釋、實地記錄和攝影等製圖過程,以個人的角度介入公共空間、科技、個人記憶及集體回憶。

 

背景


我對在網吧工作並不陌生。將我的工作室空間擴展到網吧的好處,除了是能享用打印服務外
網吧還讓我在成本不高的情況下與人連繫並以互聯網接觸資訊它一一解決了搜尋和獲取特定資源、出版物和書籍的困難。在菲律賓,家用或行動網絡雖然可用但人們的互聯網負擔能力指數仍處低端排名全球第 72 位。因此人們依然湧向網吧,尤其是零用錢不多的學生。 

我在網吧度日的時候,身邊大部分是做功課、查看社交媒體、玩線上遊戲瀏覽影片等流連互聯網的學生。在疫情出現之前,網吧一直是學生跟數碼世界連繫,同時及進行實體聚會的社交場所。過去兩年疫情為學生的學習和課餘社交活動變來巨變。家用網絡成為遙距學習的基本條件,每個家庭被迫支付網絡費用。曾經設限的上網時間,現在變得無間斷。不論是有益還是有害,學生都不斷接觸這些資訊問題是,他們怎樣能夠在未經過濾的信息巨雲中找到焦點和方向呢? 

地圖從發明開初,一直是予人導航的指南。地圖從平面繪圖發展成實際街道照拼合而成的立體互動式全景圖像,並構成虛擬實境——我指的是Google街景,即「Google地圖「Google地球」所用的技術不論以任何形式呈現,地圖是組織信息的圖表,用以指明路徑。 

製圖的對象不限於地點。我們可以繪製出與時間、記憶和情感相關的地圖。我對製圖的興趣源於自己的攝影創作,因為存檔和收集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透過這些過程,我發現一些與自己曾經佔有、現在佔有或將會佔有的空間身份相關的問題。然後,這些疑問會引領我在創作中進一步探索、研究並介入有關特定對象和主題,過程一如人們規劃路線時於地圖上標註定點。 

 


參考館藏


我的製圖創作與
Jyoti Bhatt 1969 年開始的日記有相似之處。日記書寫其實是另一種製圖形式不論目的,那是一個記錄思想、理念、經歷和情感的行為,指導你的未來行動。Jyoti Bhatt 記下他的想法、理念、觀察、參考書目和草圖。其日記成為他在旅行期間的獨有筆記方式,記錄了印度生活傳統他的現代主義作品,如以繪畫、印刷和紀實攝影作為媒介的創作,經常圍繞印度文化,並以日記內容為出發點正因他記錄印度生活的習慣,Bhatt被邀請為古吉拉特民間藝術拍照之後漸漸開始記錄傳統工藝和設計品。他對鄉村與部落設計的鑽研大大影響了他版畫創作的主題;他在創作加入語言元素,讓作品一如他的日記,圖文並茂 

Jyoti Bhatt 的日記讓我感到親切,尤其讓我想到自己在 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 的工作。URL始於一個願望,重新發現和重置那些因殖民和士紳化而變得模糊或已被洗白的身份認同、記憶和歷史。 



目的

(重新)繪製我的後院地圖」鼓勵參與者透過繪畫、註釋、實地記錄和攝影等製圖過程介入公共空間、、個人記憶及集希望以之重新想像(公共)空間,加強參與者在上述空間中導航能力。項目亦促進參與者重新評估社區及其衍生的人類網絡思考它們的設計。最後亦讓參加者將自己存檔,形式雲端或實體。工作坊分為虛擬和實體兩部分參與者需要連接公共WiFi網絡,將成果上傳到Google地圖。 


關鍵詞

製地圖、集體圖、網絡、技、導航、地圖、公共空間、公共WiFi、雲 



練習第一部分


材料:智能手機、耳機、互聯網、筆記應用程式
 

地點:Zoom 

時間:3040 分鐘 

簡介 

  1. 會議室中各人互相打招呼,確認彼此的存在
  2. 導師指示參與者開啓www.autodraw.com。點擊頁面左上角的選單按鍵建立新文件。點擊Start Over(重新開始),選擇你喜歡的格式。準備就緒時參與者返回Zoom會議室我們建議參與者全程使用耳機。

從聲音到場域,從光到記憶 

  1. 導師挑選一個參與者將要探索的公共空間聲音紀錄。參與者必須熟悉這個空間。網上有很多徒步漫遊的影片可供參考。導師可以自行選擇最適合本工作坊的聲音。我們使用了Krypto Trekker於其YouTube頻道發表的聖佩德羅廣場徒步之旅
  2. 導師向參與者播放所選聲音。這個「聽力練習」可維持五至七分鐘不等。
  3. 聆聽完畢後,導師應要求參與者使用www.autodraw.com繪畫出他們剛聽到的內容。參與者可以任何方式自由詮釋聲音。他們可以畫線、加入文字、繪畫圖形等等。
  4. 參與者完成繪圖後應儲存文件。這個「繪畫練習」可持續57分鐘不等
  5. 參與者分享螢幕,逐一談論自己的圖畫每個參與者有35分鐘時間作解。參與者必須保留文件備用。

選項:練習可面對面進行,只要確保見面場地與選定的公共空間不同便可場地需容許參與者完成「聽力練習」。在繪畫練習」中參與者可用箱頭筆和紙張代替autodraw。參與者可將圖畫置於牆上、桌子和/或地上,以取代共享屏幕他們可以圍圈或圍繞場地就坐 

備忘:結束會議前,邀請參與者下載Google地圖。 



練習第二部分


材料:智能手機、
Google地圖、互聯網、箱頭筆、紙張 

地點:特定公共空間 

時間:12小時 

集合 

從記憶到地圖 

  1. 導師派發箱頭筆和紙張。
  2. 參與者需於公共空間中選擇自己理想的位置,然後繪畫該位置或整個空間。這個繪畫練習可持續1015分鐘。完成後,參與者和導師可在公共空間的中央重新集合。
  3. 參與者需把圖畫放在地上。圖畫可以排成直線、圓圈或網格。每個參與者向各人分享自己所畫的圖畫。每人有1015分鐘闡述自己的作品。
  4. 參與者需自行為圖畫拍照。指示見步驟(三)
  5. 參與者再次記錄同一個公共空間,但這次使用智能手機中的攝影功能。他們可拍攝至少5張照片。這個練習可持續1015分鐘。

備忘:導師可根據參與者人數縮短或延長時間。

圖片:參與者決定一起繪畫同一個地點。
圖片:每個參加者在廣場分享各自的回憶。
 
 
圖片:參與者Ron, Analhey, Mark, Jean, Cyril and Jom與他們的作品。
圖片:參與者Ron, Analhey, Mark, Jean, Cyril and Jom與他們的作品。
 

從地圖到雲端 

1.任務完成後,參與者和導師需前往最近的公共WiFi熱點連接網絡。請確保網絡穩定。參與者需擁有Google帳戶。 

  1. 參與者打開Google地圖,進入「Contribute」(貢獻)部分。參與者點擊「Add Photo」(新增相片),上傳他們為公共空間拍下的相片和繪圖。參與者的相片和圖畫包括其帳戶名稱均會被公眾看到如果參與者不同意他們可以使用虛擬帳戶。導師可根據參與者的需要,自行調整時間。
  2. 參與者可為圖片寫下簡短描述,文字可以是參與者對這個地方的回憶或形容參與者亦可乾脆把這部分留空。這個練習可持續1525分鐘。
  3. 所有人完成練習後,眾人可選擇返回選定的公共空間或附近咖啡店。導師可開啓手提電腦,查看參與者上傳到Google地圖的內容。
圖片:連接到投幣式熱點Piso Wifi。 五比索一個人,可以連接一小時。參與者在連接的時候遇到困難,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新事物。
 
 
圖片:參與者Ron, Analhey, Mark, Jean, Cyril and Jom的作品。
圖片:用手機紀錄廣場。
圖片:Piso-Wifi界面。
圖片:參與者將他們的畫作與圖片上傳至Google地圖。

 

從雲端到實體 

焦點小組討論。參與者可以一邊享用零食或飲品,一邊完成練習。參與者和導師圍成一圈,探討以下問題: 

地圖對你來說是什麼? 

你多久使用一次地圖? 

積極參與製作地圖的體驗是怎樣的? 

公共空間對你來說是什麼? 

你是怎樣重新想像這個公共空間的? 

如果你要設計這個空間,它會長成什麼樣子? 

能夠收藏(及發表)自己對這個公共空間的看法,帶給你什麼感覺? 

科技如何影響你在這個社區、這個公共空間和世界的導航方式? 

再次使用有限的互聯網或公共網絡,你感覺如何?(如適用) 

在這個使用手機便可輕易完成工作的時代,重新使用基本記錄形式(如繪畫和文字筆記)讓你有什麼感覺? 

對比參與工作坊之前,你現在怎樣看待科技或可用性? 

你現在如何看待你的比鄰社區? 

你現在怎麼看待你自己? 

備忘:導師可根據自身背景及工作坊體驗,重組問題。如有需要,可添加額外問題

圖片:焦點小組。我們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停留,快要下雨。參與者一邊享用零食喝飲品,導師一邊展示他們的地圖貢獻。之後我們一起探索了上列問題。
圖片:焦點小組。我們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停留,快要下雨。參與者一邊享用零食喝飲品,導師一邊展示他們的地圖貢獻。之後我們一起探索了上列問題。
 



個人反思
經歷 


我把工作坊推遲了兩星期,容許自己有時間重新評估我作為文化工作者的角色。菲律賓的大選結果主宰了這個決定
我覺得很難說服自己,為甚麼要把時間、體力和資源獻給這個社區;它在我心中雖佔有特殊位置但政治立場卻相反然而跟親朋戚友一起反思後,我意識到我們需要比從前奉獻更多的關懷尤其是當面對缺乏社會保障的社區 

工作坊當日,參與者很難連接到Zoom會議很可能因為這不是他們常用的程式。由於他們彼此認識,部分參與者建議他們可以聚在一個地方做工作坊。我們開始得頗晚,但參與者特別喜歡當中的繪畫練習。我認為大多數人並沒有正確地理解工作坊的步驟我不肯定那只是因為語言障礙還是他們缺乏理解能力。也許其中一個原因是工作坊安排在星期天進行而他們不習慣在周末學習」。我其中一個觀察是,參與者沒有開啓他們的鏡頭,也許是數據傳輸速度慢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展示自己樣貌的自信 

我們為準備實體會面,休息了一會。我準時到達會場,但其他人並不在。於是我決定直接到參與者居住的地方當時他們朝大門走去,身邊多了一位朋友那是個非常有趣的時刻。也許他們認為那位朋友會受益於工作坊於是鼓勵她加入,又或者參與者純粹希望與朋友分享那個瞬間。我們到達會場的時候當天協助我的侄女便開始拍照,期間我們進行了繪畫練習和焦點小組我並沒有嚴格遵循工作坊的藍本,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必需根據參與者的反應調整內容。例如參與者應該在空間中四處走動,但他們誤解了指示,因此在接下來的練習,我不得不見步行步 

當我們進入下一階段實體工作坊,並需要使用公共 WiFi 的時候(我們用的是piso-net,是距離會場只隔一個街區的投幣式網絡熱點),參與者遇上困難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新事物。他們慣用家用互聯網。當中最年長的參與者應該曾用過piso wifi,我們就一起協助其他人上網。我們使用了兩個相距不遠的網絡熱點,一個設在牙科診所前面,另一個在便利店前。我們成功將參與者的相片上傳到Google地圖,眾人對此感到興奮然後我們到附近一家咖啡店坐下來吃小食。我打開手提電腦,向參與者展示他們上傳的圖片,他們對於在網上看到自己的相片感到驚訝。到了焦點小組討論環節,我向他們發問事先準備好的問題。由於我太專注聆聽,很難同時寫下他們分享的內容。我也無法寫下他們的名字,因為有時候他們的想法會互相呼應。他們彼此認識,對我也很熟悉,所以我們的討論很流暢。我還注意到,部分人很有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有些人則沒有信心。如果有更多時間,我們的對話可以維持更久。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未成年,孩子的父母認識並信任我而我承諾會在特定時間帶他們的孩子回家因此我們不得不在適當時候結束。

回家前,我們在一家烤肉店停下來買點東西帶回家。除了在焦點小組討論中分享的食物外,我還給了他們一小筆參加費用。他們對當天所得和其中的體驗感到非常高興回到家時,他們的父母也感謝我我在幾個星期前向父母提議工作坊的時候,他們已經提到孩子非在學的時候,除了玩 RPG(角色扮演遊戲)之外,應學習其他東西跟孩子父母的交流令人鼓舞我正在計劃為這些參與者提供一系列工作坊,延續我們之間的對話。 

總括來說,工作坊頗為充實。透過工作坊,我能夠與自己在過去14年居住的社區重新連繫(我在今年初搬走了)而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分享自己擁有的資源,讓他人能夠至少享受其中一部分。我的教育由每個與不同人和地方產生的文本、對話、經歷和情感交流而生。我希望以教學形式重演和重溫這些時刻,讓我歌頌和記念它們。 

至於設計工作坊的過程,我真的很享受瀏覽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檔案,並尋找文獻與自己作為文化工作者的關聯我對Jyoti Bhatt運用攝影媒介的方法感到異常親切我想這也是自己受他吸引的原因(儘管有人把他推薦給我)。這個媒介確實改變了我對自己的國家、文化和身份的看法我能夠通過小小的取景器觀看世界,重塑自身 


關於作者


Czar Kristoff
生於1989是藝術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兼出版人,現居菲律賓內湖省聖佩德羅市。他專門透過進駐臨時及庇護建築作教學用途),(建構空間和記憶。在創作媒介方面,Czar Kristoff目前主要探索家庭式經營印刷,包括藍紙打印、Xerox數碼印刷和其他低保真印刷方法。其作品曾於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鹿特丹Showroom MAMA、日惹國家美術館(Jogja National Museum)、墨爾本C3 Artspace、曼谷市立藝術文化中心、阿姆斯特丹De Appel、哥本哈根Dansehallerne及馬尼拉Vargas Museum展出。Kristoff亦營辦沒有永久校舍的 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研究菲律賓酷兒藝術及文化生產。 


關於「
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

Temporary UnReLearning (URL) Academy是一所成立於2019年的流動學校,目前位於卡拉巴松,關注以介入公共空間和民間科技與工具,研究菲律賓酷兒藝術和文化的形成與生產。 


特別鳴謝
 


Alfred Marasigan、Isola Tong、Clara Balaguer、Marionne Contreras、Zeus Bascon、Emen Batocabe 、Abbey Romina、Jana Certeza、Jean Cos、Cyril Cos、Lea Cos、Analhey Santanez、Jomari Gonzales、Mark Gonzales、Rico Gonzales、RonRon Balame、Glorybel Balame
Cultivating A Garden 

 

上載日期:2022年10月27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

相關內容

homelist
講座 | 課室以外:關於藝術家練習的討論
活動

講座 | 課室以外:關於藝術家練習的討論

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下午4時15分至5時45分(印度標準時間下午1時45分至3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