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環節(一)| 展覽作為邊界劃分

 

「如果把展覽視為地圖繪製,當中所制定的比例和界限便成為關鍵。我們用什麽單位測量世界?背後的理據是什麼?選擇特定的單位,如國家、城市、地點、區域時,我們會否為突出某主題而排除了其他?相信不少策展人和藝術家都會對以上問題產生共鳴,尤其當他們既要堅守地緣政治精確劃分的世界觀,同時也要跟這世界觀保持距離。一方面,如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和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等新興理論,強調思考事物的相互關聯,並以此持續對抗冷戰時期的敵我分野、或帝國主義世界以物化分野為前提的模式,該模式正正跟藝術家與作品之間如何呼應互通的實際情況背道而馳。另一方面,這些模式卻又在不同形式資助下(無論公營或私人)的展覽中反覆出現。這種情況於亞洲特別顯著,不少展覽依然非常執著於來自本土的藝術家和作品。即使在2013年,國家仍是個強大得驚人的核心,依循國家軌跡的,除了展覽,還包括歷史、教育課程及機構組織。因此,要思考何謂將展覽隱喻為地圖繪製時,不能只局限於藝術範疇,而是需要更廣泛地考察其他學科是知何處理相類似的提問,例知什麼是「世界歷史」、「世界電影」或「世界文學」?這也直接觸及了方法的問題:當我們選擇處理地緣政治世界的某部分時,到底是限制了還是開放了對「世界」定義的假設?展覽作為向公眾展示資訊的一種方式,其存在理由在於能指導公眾。展覽能塑造公眾的期望,亦因而可能影響他們日後如何看待身處之地以外的世界。」

奇廷泫

 

主持

奇廷泫現時為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藝術史系助理教授,專門研究現代和當代東亞及東南亞藝術。曾參與紐約大學國際高級研究中心、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工作,並《Art Forum》、《Art Bulletin》、《Art History》、《Oxford Art Journal》、《第三文本》(Third Text)、《Journal for Law》、《Culture and the Humanities》等國際期刊撰寫文章。今年夏天出版最新著作《當代韓國藝術:單色畫與方法的迫切性》(Contemporary Korean Art:Tansaekhwa and the Urgency of Method)(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13)。

 

 

論文(一)

隱喻作為方法:策展東南亞地域主義

Pamela N. Corey

 

「隱喻是如何流傳,又為誰而流傳?本論文將以此問題為基調,把關於策展和展覽角色的討論,設定於當代東南亞藝術家及另類細小區域或社群網絡。從歷史角度而言,以地理隱喻為東南亞大陸強加一個區域身份,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殖民主義,當時以「印度支那」(Indochine)的地理規劃,透過印刷媒體、工藝商品和殖民博覽會等視覺媒介流傳。二十世紀末,東盟(簡稱ASEAN)所舉辦的展覽以一種由國家贊助的文化交流方式進行,加深外界對區內當代藝術世界的認識。踏入千禧年,策展人開始利用不同的地理隱喻,以圖為他們認為陳腐無力的「東南亞」及其所屬國家的劃分,勾勒出新的輪廓。諸如2009年第六屆亞太藝術三年展的《湄公河平台》(Mekong platform)及2010年《長征計劃:胡志明小道)(Long March Project:Ho Chi Minh Trail),皆使用隱喻來塑造跨國社群,並確認個別東南亞藝術家的地位,以源自戰略性建構的地理歷史作為展覽框架。然而,無論這些展覽的贊助是來自資助國家或其他海外資本,都被廣泛評為只流於修辭象徵的表述,而非實質的交流和承諾,其中以社會參與為模式的項目尤其明顯。本論文最後會討論展覽《越城:南亞及東南亞當代藝術展》(No Country: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並以此為例,說明一個模稜兩可的地區框架,同時只會淪為一種自我否定。」

Pamela N. Corey為康乃爾大學藝術史系博士候選人,博士論文題為「比較城市:胡志明市與金邊的當代藝術與創作主題」(Cities Compared:Contemporary Art and Artistic Subjects in Ho Chi Minh City,Vietnam,and Phnom Penh,Cambodia),近期於《Art Journal》和《金邊:拯救柬埔寨的考古學/當代藝術與城市變遷》(Phnom Penh:Rescue Archeology / Contemporary Art and Urban Change in Cambodi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斯圖加特,2013)發表文章。現時與Ashley Thompson共同主编《Udaya,高棉研究期刊》(Udaya,Journal of Khmer Studies),收錄今年四月舉行的研討會《柬埔寨當代藝術 — 一個歷史的探究》(Contemporary Art in Cambodia:A Historical Inquiry)中發表過的論文。

 

論文(二)

匯聚極端:九十年代馬來西亞幾個銳意創新的展覽

Simon Soon

 

「1993年一個名為《不如匯聚極端?》(what About Converging Extremes?)的展覽嘗試為「新藝術、新聲音」打下基礎。展覽整合了集藝術家、教育家和策展人於一身的黃海昌多年來寫作的意念,以及一些畢業於八十年代後期馬拉工藝大學至近年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的畢業生展覽。本論文以該展覽的概念作為起點,檢視幾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馬來西亞舉行的展覽,務求建立雙重連繫:一方面記錄了近代一種為馬來西亞藝術尋求新土壤而編寫藝術史的傾向,此土壤平衡社會不同圑體的焦慮,亦把植根於反抗及革命、卻一直被馬來西亞現代藝術史遺忘的的敏感度恢復過來,從而慢慢培養出一個新的觀眾群;另一方面嘗試尋找源自跨界別合作的當代性,建構在主流藝術史以外的馬來西亞藝術歷史。本論文會以冷戰後馬來西亞與東南亞的政治視野為背景,思考這些突顯現代生活焦慮和矛盾的展覽背後之推動力。」

 

Simon Soon為悉尼大學東南亞藝術史博士生,曾為多份期刊和藝術出版物撰寫文章,包括《寫實主義在亞洲》(Realism in Asia)(新加坡國家美術館)、《Raja'ah:Sulaiman Esa回顧展》(Raja'ah:Sulaiman Esa Retrospective)(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及《馬來西亞藝術的論述 — 第二冊》(Narratives in Malaysian Art Vol. 2)(RogueArt)。2009年創辦藝術網誌ArteriMalaysia.com(http://arteri.search-art.asia/),並主持網站至2011年。2012年,任蓋蒂基金會及Power Institute合辦的《連結藝術史:現代和當代東南亞藝術史》(Connecting Art Histories:The Histori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Southeast Asia)項目主任。

 

爭議立場

理想圈地:展覽概念的三個空間可能

Sophie Ernst

 

「講者會以推測又尋根究底的方式來透視展覽空間的本質,考查的範疇涉獵藝術史、古代袄教神話、詞源學和戰爭畫像,而且會基於一個假設:我們在想像展覽空間用途前,應該先解決何謂展覽。」

 

Sophie Ernst畢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皇家藝術學院,之前曾為工業機械技工。她的作品探索投影與時間、空間、建築、文化、歷史與身份的關係。她喜歡收集個人及社會的記憶,尤其關於私密或渴望擁有的空間、與個人歷史或裂變性事件有關的物件。她的創作媒介包括對談形式行為、合作項目、編輯書籍、光影投射雕塑及短片。她現時於荷蘭萊頓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研究歐洲投影科技的演變。作品展出於多個國際性展覽,包括卡爾斯魯厄藝術及媒體中心(2013)、杜克大學Nasher Museum(2013)、康乃爾大學Johnson Museum(2012)、英國韋克菲爾德的約克郡雕塑公園(2012)、萊登Museum de Lakenhal(2011)、英國布拉德福Cartwright Hall(2009)、第九屆夏爾迦雙年展(2009)、倫敦皇家地理學會(2008)、紐約Bodhi Art Gallery(2008)、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國家美術館(2007)、新德里Apeejay Media Gallery 2004)、愛爾蘭科克Crawford Municipal Art Gallery(2002)等。

 

回應

Hammad Nasar為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及項目總監。2012年9月移居香港,之前為駐倫敦藝術組織Green Cardamon的創辦人之一,並擔任其策展總監。曾為Clore領袖培訓計劃學員、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研究員及英國穆斯林文化節藝術總監(2006-2007)。曾參與策劃展覽包括:《卡爾卡納個當代合作計劃》(Karkhana:A Contemporary Collaboration)(康涅狄格州阿德里奇當代藝術館及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2005-2007)、《重溫薩非》(Safavids Revisited)(倫敦大英博物館,2009)、《當三個夢境交錯:印度、巴基斯坦與孟加拉攝影一百五十年》(where Three Dreams Cross:Years of Photography from India,Pakistan and Bangladesh)(倫敦白教堂畫廊,2010)、《版面以外:巴基斯坦當代藝術中的細密畫作為態度》(Beyond the Page:Miniature as Attitude in Contemporary Art from Pakistan)(加州Pacific Asia Museum,2010)、《控制線:分割區作為空間》(Lines of Control:Partition as a Productive Space)(康乃爾大學 Johnson Museum,2012及杜克大學Nasher Museum,2013)等。投身藝術界前,曾任管理顧問及從事銀行業。

 

 

相關內容

Shortlist | Sites of Construction
推介館藏 | 展覽作為製圖語言
LIKE A FEVER | 館藏推介

推介館藏 | 展覽作為製圖語言

有關展覽構想國家及/或地區的方式,以及帶動這些地理想像的因素 (只提供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