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環節探封展覽製作的方法論與由「歷史」引發的需求、以至焦慮之間的關係,在其中穿針引線的正是「策展」的概念,亦即是關乎展覽的製作、美學及歷史論述。「命题」一詞既指暫時性的推論,亦具挑釁意味:命題一經提出便隨即受到批判和重新定位。塑造展覽内容涉及多種策展實踐,當中部份會以命題的形式出現,有的意在將展示內容纂修成史,有的意在賦予當代精神面貌,亦有的為說明一個特定情境。由是觀之,展覽提出了一種「歷史的想像」,或一種對於置身/成為歷史、且附帶著情感的反思 — 這仍算是一種被藝術史學故有邏輯所支配的藝術歷史?在當今行動主義和人類學崛起的生態環境或生活世界中,這又是否一種關於藝術生產的民族誌?我們又可否視之為一種源於策展的社會生命力,足以抵抗歷史的妃幽靈,最終擺脫其辯證法及多元決定論?就著上述的疑問,探討展覽的地誌學和地區性,還有策展動用的人力和資本,遂顯得格外重要:展覽在哪裏舉辦?展覽的觀眾是誰?策展人的工作如何被瞭解?」
— Patrick D. Flores
主持
Patrick D. Flores 為菲律賓大學藝術史、理論及評論系教授,於1997至2003年期間任系主任。現時為馬尼拉瓦爾加斯博物館館長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兼任館長。曾參與策展2000年《建構進行中:亞洲藝術新角度》(Under Construction:New Dimensions in Asian Art)及2008年光州雙年展《立場文件》(Position Papers)。於1999年為華盛頓國家藝廊的訪問研究員,及2004年為亞洲公共知識份子學人(Asian Public Intellectuals Fellow)。出版著作包括《繪畫歷史:重塑菲律賓殖民藝術》(Painting History:Revisions in Philippine Colonial Art)(1999)、《非凡的收藏:藝術、歷史與國家博物館》(Remarkable Collection:Art,History,and the National Museum)(2006)及《過去的邊緣:策展於東南亞》(Past Peripheral: Curation in Southeast Asia)(2008)。201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奬金。2011年為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舉辦之展覽《全球當代:1989後的藝術世界》(The Global Contemporary:Art worlds After 1989)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古根漢美術館轄下亞洲藝術協會成員。同年,他與奇廷泫為《第三文本》(Third Text)合编東南亞專輯。2013年,獲邀代表克拉克學院和菲律賓大學藝術系,召開一個名為「馬尼拉的東南亞藝術史發展」(Histories of Art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 in Manila)的學術研討會。
論文(一)
於東南亞展示現代亞洲藝術
Kevin Chua
「有見近年世界各地躍躍欲試各類型嶄新的策展模式,亞洲現代藝術的展覽模式亦不容忽視。本論文借用Maria Lind就「策展」的見解(即展覽策略應該是擴闊、開放而非總結,為了表述而非再現,並需指涉社會歷史脈絡、環境和觀眾)來檢視兩個於東南亞舉辦的亞洲現代藝術展覽:《亞洲藝術的寫實主義》 (Realism in Asian Art)及《邁向寫實的策略:S. Sudjojono與當代印尼藝術》(Strategies Toward the Real: S. Sudjoiono and Contemporary Indonesian Art)。前者於2010年由新加坡美術館及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合辦,後者於2008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博物館舉行。前者以「亞洲人」的身份自居,懷著一種對西方的壓抑焦慮,卻引領觀者走向一個已經消失的死胡同;後者則以對位穿插的方式鋪排(讓現代藝術品穿插以至突顯於當代藝術品中),成功地引導觀者就歷史和地理的時空尋求多層次的理解。這兩個展覽如何運用「現代」亞洲藝術(相對「當代」而言),策略性地將東南亞定位於「亞洲」和「西方」之間,甚或排斥兩者?這跟2008至2010年期間發生的事情又有何關係?T. J. Clark如是說,現代主義已漸漸變成「我們的古代」(our antiquity),我們是否能夠透過這兩個展覽去理解東南亞現代主義的歷史性?」
Kevin Chua 現時為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藝術歷史副教授,研究及授教關於二十世紀十八至十九世紀歐洲藝術、以至現代和當代東南亞藝術。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藝術博士學位,並曾獲邀於華盛頓視覺藝術專業研究中心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十七至十八世紀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工作。除探討上世紀十八至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外,亦就現代和當代東南亞藝術發表文章,題材包括十九世紀新加坡藝術呈現的獸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南洋繪畫、藝術家Simryn Gill、何子彥、王美清,以及《生態遷移計劃》(Migrant Ecologies Project)。
論文(二)
近代展覽史編寫:兩個亞太區案例
Lucy Steeds
「1997年首次於維也納展出的《移動中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靈感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東亞的城市經驗,旨在展示東亞藝術家的近作,打破以白盒子展出當代藝術的成規。展覽同時受歐洲的現代主義者/後現代城市經驗影響,卻險把西方觀眾眼中的非西方進一步異化。展覽在1999年於曼谷再次展出,當時的情況又如何?展覽被構思成一個如生物般不斷演化的計劃,實際上始終無法沒完沒了的進行。有鑒於此,我們不妨審視另一邊廂,在2002年第四屆光州雙年展中的《計劃一:暫停》(Project 1:Pause)。後者於展覽實踐的既定脈絡採取主導,並以此與全球多個類似模式展開對話,舉辦論壇反思及建立集中在歐亞區域的藝術家機構、其抵抗力量和自我組織力,借助展覽空間再現或召唤城市,並從而賦予城市參與的形式。本論文嘗試脫離北大西洋主導的藝術史编制,轉移著眼於亞太藝術所擔當的角色,以兩個在千禧年前後,同樣以城市化為題的展覽項目為案例,逐步回顧環球展覽的發展史。」
Lucy Steeds 為 Afterall 出版的《展覽史》(Exhibition Histories)系列編輯,同時為聖馬丁藝術及設計學院展覽研究碩士課程策劃的靈魂人物。曾為《將藝術帶入全球,第二部:大地魔術師 1989》(Making Art Global,Part 2:'Magiciens de la Terre' 1989)(Afterall,2013)主要作者,就《大地魔術師)(Magiciens de la Terre')這個在1989年於巴黎舉行、被堪稱為首個國際性展覽,提出深入的重新評價。Steeds現正為《Documents of Contemporary Art》系列籌備有關展覽的文選集(Whitechapel Gallery及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4)。曾任職於布里斯托爾Arnolfini展覽部及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校,並獲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頒發博士學位。
爭議立場
香港的藝術飛躍與本土消亡
劉建華
「香港的藝壇,由於藝術市場的東漸,以及對西九文化區「M+」龐然大計的耽視緣故,但香港作為一國際化都會,也有其獨特的本土文化面相。有關「本土性」的討論,更是前所未有的熾熱,並在解殖的左翼社運份子(如保育運動中出現的「本土行動」)和傾向民粹的「香港自治運動」(以本土作為抵抗「後—回歸」香港「大陸化」的界線)之間彼此拉扯。香港新出現這班空降的世界藝壇尖子,與本土論述的複雜脈絡,卻不幸存在著一種感知上的陌生距離。甚至連「本土藝術家」這樣的一個常用詞彙,也彷彿過於地域性叫人失禮而被拒絕應用,展現了這些不同背景階層的藝術界精英,對於詞彙使用背後的本土情意結與政治欠缺了一種基本的敏感度。香港藝術行業發展到這一階段,只能說,終於總算趕上了這資本主義城市的「勾結式殖民主義」(羅永生語)。」
劉建華 199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藝術系,1995至1998年間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後來成為藝評人兼獨立策展人,關注本地政治講題和美學的權力關係。2007年參與亞洲藝術文獻庫駐場計劃,處理撰寫香港藝術史的問題;其後策劃展覽《斷估唔拉》(Chie! Culture Sieges Politics)(2008),一嚐策展滋味後打算急流勇退,卻在2009年至2011年間創辦了藝術組織「活化廳」。現居於新界元朗,投入「生活館」的有機耕作。
回應
Nora A. Taylor 現時為芝加哥藝術學院南亞及東南亞藝術系 Alsdorf 教授。出版著作包括《河内的畫家:越南民族誌》(Painters in Hanoi:An Ethnography of Vietnamese Art)(檀香山,2004;新加坡,2009)和《現代與當代東南亞藝彬:文選集》(Modern and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Art: An Anthology)(康乃爾大學東南亞研究計劃,2012)。參與策展項目包括:《呼吸是自由的:12,756.3》(Breathing is Free:12,756.3)、《阮初芝淳近作》(Recent Work by Jun Nguyen-Hatsushiba)、《轉換身份:越南女性藝術家作品》(Changing identity:Work by Women Artists from Vietnam)。最近獲古根漢基金會頒發獎項,研究行為藝術於東南亞的論述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