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三十六 曆》
藝術家自述 

2011 年我有幸到亞洲藝術文獻庫做駐場藝術家,一頭紮到文獻堆中探究,尤其是看到與自己成長有關的文獻感到格外親切,文獻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她以有形或無形的各種方式呈現著。

我是水寫日記的人,「無」對於我來說是極大的「有」,而「有」也是極大的「無」。什麼是文獻?「製造文獻」也就成了我這個提問的開始。

2012 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瑪雅曆到了2012 年12 月21日就結束了。很多人把這天當作「世界末日」。其實這種「末日心態」,在1999 年也出現過。我們並不確定這一天何時到來,但終有一天它將降臨。但無論是哪天,我們仍然要度過那之前的日子。我喜歡「無始無終」,「終結」是另一個「開始」。

瑪雅人有自己的「曆」,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曆」,世界就是由這些無數的不同的「曆」構成。其實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客觀。記了,似乎就在了。但不記,仍然也存在。我們與時間似乎是無縫地粘在一起,但我們留下的只是若干個片段,我從這些文獻中獲得靈感,並把我多年來對掛曆的記憶和研究融入到這個「製造文獻」的工作中。在我的記憶中,「掛曆」從六七十年代的「權力奢侈品」,到八十年代的「時尚藝術品」,再到今天被「過度包裝」的沒人待見的「奢華禮品」的發展過程,儼然成為了這個快速變化時代的縮影。這個曾給人們以未來的「時間刻度」,又成為人們看過去的
「時間文獻」。

— 宋冬

 

此項目的概念源於2011年10月及2012年1月在文獻庫的駐場計劃,駐北京藝術家宋冬以超過一年的時間籌備於香港舉辦的首個個展《宋冬:三十六  曆》。於這個龐大項目中,他以手繪的家居鐵線圈掛曆,重寫記憶中過去36年(1978-2013)的歷史。這432個月中,每一個月份他都繪畫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反映了藝術家對社會政治歷史、個人經驗以及藝術史等議題的長期關注。於2013年1月21日展覽開幕當日,藝術家邀請了超過400位公眾,按個人經歷增刪補改掛曆的內容。展覽分別展出宋冬原初的版本,以及經公眾參與修改的另一版本。是次展覽由亞洲藝術文獻庫(文獻庫)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進行合辦於香港太古坊 ArtisTree 舉行,展期為2013年1月22日至2月8日。

 

關於宋冬

宋冬1966年出生於北京,1989年畢業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是中國重要的當代藝術家。宋冬在作品中融入多種藝術手法,包括行為藝術、攝影、投影、錄影和裝置,並以此來質疑感知的概念、表述存在和傳統的短暫本質。宋冬利用藝術來探索或解放自己和家人、公眾、甚至物理空間、歷史、物體之間的關係,並為詩歌與政治、個人與宇宙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樑。

宋冬參與多個國際大型展覽,包括卡塞爾文獻展(2012)、威尼斯雙年展(2011)、利物浦雙年展(2010)、聖保羅雙年展(2004)、伊斯坦堡雙年展(2003)、光州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1995、2002及2006)、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02)、廣州三年展(2002)、台北雙年展(2002)及第十八屆全球錄像節(2000)。2009年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個展《物盡其用》。2001年與藝術家尹秀珍合作項目《筷道》。2005年與洪浩、簫昱、劉建華、冷林成立藝術家團體「政治純形式辦公室」。宋冬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青年藝術家獎(2000)、光州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大獎(2006)、AAC 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2010)以及美國舊金山市榮譽證書(2011)。宋冬現於北京生活及工作。

相關內容

Song Dong: 36 Calendars (English Translation)
Song Dong: 36 Calendars (English Translation)
藝術家專集

Song Dong: 36 Calendars (English Translation)

2012

Song Dong: 36 Calendars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Song Dong: 36 Calendars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藝術家專集

Song Dong: 36 Calendars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宋冬:三十六曆(繁體中文版本)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