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由駐香港策展人馬容元及楊陽主講。
展覽是向大眾展示藝術作品的平台。亞洲向來缺乏有系統的藝術公共收藏和具規模的藝術史課程,因此區內歷年來的展覽,不單是陳列作品和與作品互動的場合。展覽背後的策展理念、籌辦機構的方針以及與展覽相關的書寫及文獻,統統成為建構地區當代藝術史的第一現場。
為配合新一期《搜記》—主題為「公共、歷史、價值: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文獻庫將舉辦一系列公開講座,由海外及本地策展人、教育工作者及藝術家回應及豐富此電子期刊的內容。
第三個及最後一個講座由駐香港策展人馬容元及楊陽主講。二人以流動影像、聲音及數碼媒體為媒介所策劃的項目,不約而同地詰問行之已久的展示模式和實踐,亦就藝術家與公眾互動的場域提出新想像和可能性。
馬容元為香港 M+ 助理策展人,曾策劃李傑的個人展覽《你(你)。》(2013),並為白雙全於 2009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製造(完美的)世界:海洋、香港、異邦的城市和夢》擔任助理策展人和項目經理。馬氏曾於香港 Para/Site 藝術空間任職助理策展人,並一直積極參與藝術刊物和展覽圖錄的編撰工作。他於英國雷丁大學藝術及日語系取得文學士學位,及後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文學碩士,主修當代藝術策展。
楊陽為獨立策展人、文字及教育工作者。她撰寫以藝術為題的文章,同時籌劃展覽和相關項目,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導師。楊陽於 2008 年創辦聲音掏腰包,推動與聲音、藝術和文化相關的跨界別研究、策展實踐及公眾教育。她於耶魯大學人類學取得文學碩士,及後獲香港中文大學跨文化研究頒授哲學博士 。
《搜記》第四期以「公共、歷史、價值: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為主題,以 2013 年舉行的研討會「建構場域: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為起點,將研究延伸至更大範疇,包括地理、模式和理念,強調以另類方式審視和處理展覽相關議題,以及展覽對書寫多重當代藝術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