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練習

描畫造字

背景
目標及目標對象
關鍵詞
教學理念與藝術實踐
參考館藏
練習一:書寫方式
練習二:以繪畫書寫
練習三:風格與風尚
個人反思

藝術家練習:連繫不同地域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深信藝術家能夠運用創意傳遞我們彼此經歷。計劃經公開的方案徵集,召集亞洲區內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及海外亞裔僑民。參與者從文獻庫的線上館藏取材,融合在地語景和當前教育環境設計教學方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連繫館藏,有從個人層面出發,也有由從館藏延伸探討,或在工作坊和教學活動中直接利用特定的檔案材料。儘管練習方案以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長期合作的學員及其切身背景構想而成,但它們也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背景和地點。 

Joey Chin 是新加坡藝術家和作家,致力探索社群參與。她的藝術家練習方案始自文獻庫中的手寫材料,以之作為出發點,與當代智能書寫的體驗互相對照。她對手寫文字的視覺效果及不同的溝通方式尤其感興趣。

 
背景


你上次手寫一封信、一張卡或者一段字是甚麼時候,還記得嗎?在電郵和短信風行的今日,手寫書信顯得標奇立異,一如時光倒流,令人聯想起菲林相機或打字機等舊物。 

當社會上識字人口並不多的時候,手稿和書寫行為本身擁有過崇高的地位。即使到了九十年代的新加坡,鋼筆仍然是身份象徵。某些品牌的鋼筆可以刻上收件人名字,作為禮贈。若某學生擁有整套顏色亮麗、超出一般課堂要求(功課常用藍色和黑色;改錯用綠色)的日本墨水筆,她會特別受人歡迎。

我們的書寫和文本製作工具一直更新,由凸版印刷、打字、電腦,到今日的科技輔助寫作,技術的發展促成了親手書寫的逐漸衰落。日常過度使用觸控手機和平板電腦,更令孩童手指肌肉發育不全,無法正確握筆。然而,科技發展並非壞事。語音信息、智能聽寫或文字預測等功能,令一眾只懂口語卻無法讀寫的人,能依靠科技有效地溝通。這些功能亦有助不同讀寫和語言程度的人交流。

如果我們觀察孩童的習性,會發現他們常先塗鴉和畫畫,然後學會寫字。他們嘗試用塗鴉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圖形或人像。比如,畫面最左側或最右側的黃色圓圈是太陽,下部的綠色長鋸齒是草,正方形的房子有着三角形的屋頂等等。這與成年人學寫外文並無太大差異。試想,運用線條、形狀和起伏筆法書寫字母或字符,或依筆順寫出伸過頂線或基線的字母,都與繪畫中分配圖畫中的前景和背景相去不遠。

如此看來,繪畫可視為撰寫書面信息的原形,是與人溝通的開端。

以下練習旨在反思當代的書寫、溝通和造字方式,亦會探討繪畫與書寫的關係。


目標

  • 反思親手書寫的作用,以及科技輔助溝通系統的功能
  • 探索人和語言的關係,了解我們怎樣學習語言:由不諳科技或非母語的角度學習某語言,對我們理解語言的習得有甚麼新啓示?
  • 利用熟悉和陌生感,在書寫過程中創造張力,從而為文字賦予質感
  • 視書寫為繪畫行為


目標對象

練習特別為 10 歲或以上的兒童以及成人藝術家和藝術系學生而設,亦適合擁有不同書寫經驗和科技能力的跨代參與者,後者可引發多元而豐富的討論。 

祖父母、父母和孩子可以就個人經歷、書寫方式或手寫風格的異同作討論,更可談及這些風格在昔日和現今世界的位置。

他們可以運用日記、卡片、信件、出生證明、官方文件、舊商店招牌的美術字或手寫筆記等個人收藏補充討論。另外亦可討論數碼讀寫能力和其他創造、傳達和接收信息的方法。

跟據過往經驗,上述參考資料對喜歡文本藝術、觀念藝術和字體設計的人頗為有用。教材同時適用於無任何藝術背景的人。

練習中的眾多參與者,尤其是練習二和三,均由非母語或外語的視角探索語言。因此移民或雙語人士或對這些練習感興趣。

 



關鍵詞

觀念藝術、書法、文本藝術、書寫


教學理念與藝術實踐


身為藝術家兼寫作人,我的創作探索書寫、文本、語言和溝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文和希臘文,不論是它們帶給我的挑戰還是困惑,都令我對語言更感興趣。於我,中文字符是由線條、稜角和淚珠而成的圖畫,而希臘字母則如輕拂絨毛,由花體筆法組成——我以美學的角度去理解這些單用讀寫難以精通的語言和文字。

以下練習由同樣的基礎發展出來,旨在以視覺方式觀察語言和書寫。

 


參考館藏

練習一:Roberto Chabet檔案Gerardo Tan 檔案K. G. Subramanyan檔案 (點擊以查看更多細節)
檔案涉及個人文獻,包括手寫筆記、證書和講座打字紀錄等,可引發有關文本制作和書寫風格的討論。

練習二:馮明秋相關館藏、徐冰相關館藏
藝術家以實驗式視覺藝術和書寫形式,突破語言界限,挑戰文字的意義、形態、形狀和聲音。他們的作品詰問繪畫和書寫在語言系統和識字過程中的作用。檔案將引發相關討論。

練習三:蛙王檔案
檔案以蛙王有別傳統規模、尺寸和用材的書法,表現了(物件)的物質性和質感如何介入書寫。


練習一:書寫方式

比較手寫書信和發短訊的分別,探討不同媒介和平台怎樣影響我們的書寫方式。 

材料

  • 原子筆或鉛筆、紙張
  • 智能手機或手提電腦

所需時間

  • 30分鐘

參與者用紙筆書寫15分鐘,對象和內容不限,他們可以寫給自己、家人、老友或任何人。鼓勵參與者真誠和直觀地書寫,將任何心中的想法記在紙上。

接下來,指示他們在15分鐘內用下列一至兩種方法,複製信中內容

活動後問題討論

  • 你多常用紙筆書寫?
  • 用紙筆書寫的過程是怎樣的?
  • 將手寫筆記轉換成科技輔助信息的體驗又是怎樣的?
  • 當中有甚麼趣味或挑戰嗎?
  • 對比手寫筆記與你使用其他方法書寫的內容,它們有何不同?(包括使用縮寫等風格差異,或信息創造的不同過程等等。)
  • 複製信息過程中你保留或省略了哪些內容,為甚麼?
  • 你較喜歡哪種方式?
  • 你會把手寫筆記交給你的書寫對象嗎?請分享理由。
  • 寫東西給自己看,相比寫給別人,有分別嗎?
  • 你用甚麼語言書寫?為甚麼?

須知

  • 參與者毋需將任何創作內容發送給書寫對象。
  • 除非自願,參與者不必分享書寫內容。

示例

圖片:1.1 「閃小說」
圖片:1.1 「閃小說」
圖片:1.2 概括上述閃小說的短信
圖片:1.2 概括上述閃小說的短信
圖片:1.3 中英雙語計畫表(已編輯)
圖片:1.3 中英雙語計畫表(已編輯)
圖片:1.4 總覽上述計畫表的信息
圖片:1.4 總覽上述計畫表的信息
圖片:1.5 手寫信
圖片:1.5 手寫信
圖片:1.6 信件的短信版本
圖片:1.6 信件的短信版本

 
與通信書信相關的額外資源

  1. Roberto Chabet寫給菲律賓大學校長 Ernesto G. Tabujara 博士的信件,手寫和打字版本,寫於 1988 年 4 月 7 日。
    這是一封手寫信,內容要求信件的打字版本。你有否試過要在智能手機上切換功能相似的應用程式來發信? 
  1. Gerardo Tan 寫給 Roberto Chabet 的信件,寫於1990 年 12 月 10 日。
    發信者用大寫字母書寫。你能夠猜想其因由嗎?試想像只用大寫字母書寫,會是怎樣的體驗?你認為電郵或文本中,大寫字母的含義是甚麼? 
  1. 菲律賓大學(拉古納洛斯巴尼奧斯)Zeta Orion 體育俱樂部向 Roberto Chabet 頒發的參與證書
    Chabet 於 1982 年 2 月 28 日在第四屆馬拉松邀請賽的22 公里半馬賽時中奪得第三名。 觀察證書,你認為它是如何產生的?部分內容由某人手寫,他的角色是甚麼?比較證書上手寫和打印內容的分別。 
  1. K. G. Subramanyan 於U.G.C 講座:由插畫家視點看兒童文學
    文本是 K. G. Subramanyan 的演講辭。你認為是誰創造了這個文本?察看各種編輯和修訂痕跡。你認為編輯過程是在講座期間實時進行,還是稍後才發生的?試想像,使用Word 文書處理軟件和打字機來創造這個文本的分別。


練習二:以繪畫書寫

還記得你是怎樣學習寫字的嗎? 這個練習鼓勵我們把字母看成形狀和線條,重新想像人們掌握書寫的過程。 

材料

  • 原子筆或鉛筆、紙張

所需時間

  • 20分鐘

參與者選定一個由三至五個字母組成的單詞,並制定一套說明,指示他人如何書寫這個單詞。想像說明對象可以理解你的語言,但他只懂口語、不能書寫。
例如,你選擇的單詞是「Cat」,你會怎樣清晰地說明它是由大寫「C」組成,以便他人能夠複製這個單詞呢? 

看看以下說明:

-    畫一個左傾的新月(參考常用物件;指明方向),或
-    畫一個圓圈並擦除其右半部(參考常用形狀;指明方向)
X:寫下字母「O 」並刪去一半(避免參考其他字母,學習者可能不知道甚麼是「O」。方向指示不明確,未知應刪去上下左右哪半部)

看看以下指示小寫「a」的說明:

  1. 畫一個小圓圈,其高度比之前畫的「C」矮一半(識別出大小寫字母的不同)
  2. 在圓的最右邊,畫一條垂直線。這條線必須與圓圈相連,並擁有同等高度。

看看以下指示小寫「t」的說明:

  • 畫一個救護十字(參考常用物件),或
  • 畫一個加號(如果我們的讀寫能力包括認知數學符號,那麼參與者可以辯論他們會支持或反對使用加號),或
  • 畫一條與「C」等高的垂直線,然後再畫一條貫穿垂直線中段的水平線。水平線的長度是垂直線的一半。

活動後問題討論

  • 有沒有辦法簡化或更精確地制定說明呢?
  • 你或你所認識的人在讀寫某種語言時有困難嗎? 包括母語、外語或第二語言。
  • 成年後你有沒有學說或學寫過一種新語言?相比起你小時候的早期語言學習經歷,兩者有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嗎?
  • 你小時候是如何學習書寫的?是通過連虛線、臨摹,還是靠大人握着你的手引導學習?

- 回想寫信經驗,當中有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信嗎?為甚麼?
- 回想寫信經驗,當中有較為容易或難以書寫的信嗎?為甚麼?
- 某些字母或數字會令你困惑嗎? 

備註

參與者可討論大寫字母的用法,包括何時和如何使用它們。
參與者可考慮畫三條水平線來模擬練習稿紙 ,幫助區分大小寫字母的相對高度。
練習細節也可針對不同語言修訂。以中文為例,參與者可學寫一個由三至四個筆劃組成的字,用正方形取代三線 ,並將方形細分成四等分,模擬中文書寫的四宮格練習


示例

圖片:2.1 參與者作為導師:指示他人書寫「凹凸」二字
圖片:2.1 參與者作為導師:指示他人書寫「凹凸」二字
圖片:2.2 另一位參與者按照 2.1 中的指示學寫中文。圓圈標示正寫。
圖片:2.2 另一位參與者按照 2.1 中的指示學寫中文。圓圈標示正寫。


語言、圖像和文本
相關額外資源

  1. 英文方塊字:徐冰
    徐冰創造出看來像中文字的拉丁字母,讓熟悉中英文的人同時感到困惑。成年後你有學說或學寫過一種新語言嗎?你是怎樣切換語言的?
  1. 字元字法:馮明秋
    文字還原:篆刻獨立宣言 -- 馮明秋個展
    馮明秋的藝術是文字?是圖像?還是兩者兼備?圖像看來像甚麼?我們是怎樣給圖畫命名的?文字又是怎樣成為一個「字」的呢?
  1. 亞洲藝術文獻庫以外的資源:小寫組件:Tauba Auerbach 
    如果你要將一個單字解構成獨立的線條、筆劃或曲線,它會長成甚麼樣子?若將部件重新組合,會有順序嗎?


練習三:風格與風尚


不同的工具會影響文字的書寫嗎?當書寫外語或正規書法時,你的筆蹟會有別嗎? 這個練習探索不同的寫作工具、風格和語言,看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書寫。 

材料

  • 原子筆或鉛筆、紙張

可備

  • 熒光筆
  • 書法筆
  • 毛筆
  • 箱頭筆

其他實驗形式

  • 原子筆和復寫紙(實際書寫內容不可見)
  • 畫筆和水(內容蒸發無影無踪)
  • 畫筆和檸檬汁(內容不可見,受熱才現形)
  • 樹枝和沙

所需時間

  • 20分鐘

參與者以任何書法風格、完全不同的語言,寫出一個單詞、句子或引文。

部分風格參考

Charlotte Donnelly 免費現代書法工作紙

Scribbling Grace書法臨摹

Sarah Titus 勵志名言手寫練習工作紙

目的是讓參與者使用具挑戰性和不熟悉的風格書寫。他們可選用任何類型的紙張或布料,甚至在地上書寫。 

活動後問題討論

  • 你所選用的風格跟自己日常的書寫方式有何不同?
  • 你較喜歡某種書寫方法嗎?如有,為甚麼?
  • 不熟悉這種語言的人,會否能夠閱讀你的書法?將之與日常書寫相比。
  • 除了紙張,你還可以寫在甚麼材料上?有甚麼可替代傳統書寫工具?

示例

圖片: 3.1 我反思自己在平板電腦上做出這個作品的過程:「不知道為甚麼我會決定用平板電腦畫這個字,其實我很少這樣做。這可能跟我不熟悉中文書寫有關,下意識在工具層面試圖尋找一種能夠配合這種陌生感的媒介。用電子閱讀器繪畫絕對不是我的『專長』。
圖片: 3.1 我反思自己在平板電腦上做出這個作品的過程:「不知道為甚麼我會決定用平板電腦畫這個字,其實我很少這樣做。這可能跟我不熟悉中文書寫有關,下意識在工具層面試圖尋找一種能夠配合這種陌生感的媒介。用電子閱讀器繪畫絕對不是我的『專長』。

「關於中文字:一開始我便決定,不去尋找這個字的意思,因為我覺得字義會有影響,知道了意思會改變我臨摹時的美學風格。在整個臨摹過程,我專注於這個字的美學結構。我盡可能用圖畫忠實地複製原稿,觀察字的線條並置、負空間、長度等……就像製作一個建築物。我還特別着重複製線條的收筆,令它們看來完全一致(盡可能不起眼)。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了,不知道中文讀者會否讀懂我的畫——對我來說它是一幅畫(也許線條太長?太粗?太窄?)。「底下的引文:這絕對不是我的手寫風格,但在臨摹中文一段時間後,一種更為『優雅』的手寫風格自然而然地成形。有趣的是,儘管受到中文字的啟發,我寫的拉丁字母看起來更為圓潤。我想我一定是感受到中文字法的典雅美學。只是,如果我試圖用繪畫中文字的風格來書寫英文,引文看起來會比現在僵硬得多。」 

圖片: 3.2 哥德風格蠟筆書法
圖片: 3.2 哥德風格蠟筆書法

 

額外資源

1. 現代書法

你認為書法的未來是甚麼?甚麼是未來世界的文本風格?

2. 實驗書道大行動:蛙王

3. 圖片:實驗書道大行動:蛙王


參考上面兩張相片,藝術家用海綿拖把和墨水創作出大型書法作品。學習一種陌生的書寫方式背後,需要怎樣的付出?哪些書寫工具可以影響我們的書寫速度、位置和角度呢?想像創造大型手寫字,你認為它的樂趣、信息或挑戰是甚麼?

亞洲藝術文獻庫以外的資源

  1. 地書:中國的地上書法

用水或在沙上寫字,筆蹟可能消失無踪。這意味着甚麼?

練習結束時,導師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掃描或拍攝成品
  • 打印相片,將它們編輯成小誌,或
  • 將它們排列在 PowerPoint 幻燈片上 

目的是運用視覺對比,並置比較參與者在同一練習中創造的獨特單字。 

個人反思

打從一開始,我已經對文獻庫中某類藝術檔案特別感興趣。

徐冰檔案很早就列在名單上。我在攻讀詩歌藝術碩士學位時,認識了他的作品「英文方塊字」。他用書法和設計,將中文書法的筆劃轉換成英文字,讓精通其中一種語言或雙語的人都感到困惑。我還記得自己對這種手法很着迷。作品超越了詩歌、小說和創意非小說的形式,為創意寫作賦予了新意義。

我在尋找與文本藝術、符號學、書法和字體設計主題相關的檔案時,發現了馮明秋,他是文字藝術家,以詩歌、篆刻和書法的形式創作。

探索文本藝術是我在寫作之外另一種思考藝術的方式。可讀性是我在設計練習和瀏覽檔案時的重要考慮,從中衍生的兩個思考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如何將這些珍貴且可查的檔案帶給身在他方,因距離、邊界和持續疫情與實體文獻庫相隔的讀者;即使是沒有藝術背景的參與者,亦很容易地把寫作和視覺藝術兩種藝術形式聯繫起來。我經常在想,大概是自己想要成為詩人的初衷,成就了我身為藝術家。 

這些檔案不止是教育資源,它們更是满足求知和好奇的泉源。它們既是歷史片段,也向我介紹未知的藝術家和作品。它們讓我們一瞥前人的溝通方式。不論是 K. G. Subramanyan在演講稿上的編輯和修訂痕跡,還是Roberto Chabet 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證書,都叫我興奮。它們讓我想到某些文本本來不具藝術性質,當中的抄寫員、秘書或其他文本製作者是扮演着甚麼角色。我相信,這就是檔案的微妙之處——它如何讓我們深入了解那些可能只有身為藝術家才觀察到的個人怪癖和特徵。


上載日期:2022914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