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說明日本藝術口述歷史文獻庫的活動,我們節錄了當中兩篇口述史訪問稿。一篇是杉浦邦恵(Kunie Sugiura)的訪問,她以攝影為媒介從事概念藝術。訪問於2008年9月由富井玲子(Reiko Tomii)主持,我從旁協助。我們之所以訪問她,是因為1960年代初很少有人像她那樣移居美國受教育(在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攝影)。另一篇訪問是無師自通的攝影師石內都(Miyako Ishiuchi),她在美國海軍基地橫須賀成長,1960年代後期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採訪於2010年12月由小勝禮子(Reiko Kokatsu )主持,中嶋泉(Izumi Nakajima)協助提問。
以下選譯的這兩篇訪問,可從中比較出兩位藝術家對攝影的不同看法,十分有意思。她們在訪問所透露的生平背景,不乏類似之處。兩人的母親都在美軍基地工作:杉浦的媽媽在東京美軍基地的零售商店做事,而石內的媽媽則在橫須賀基地當司機。杉浦媽媽遇到的都是友善大方的美國人,而石內媽媽卻因替美軍效力而給日本同胞欺侮。可能是這個原因,影響了兩人的未來職業:杉浦二十歲定居美國至今,而石內的第一本攝影集是關於橫須賀的,近年更著手拍攝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殘餘下來的物件。
不過,兩篇訪問合而觀之,可看出兩位藝術家的共同處境:就是同樣得抗衡藝術世界裏男性當道的價值體系,不管是在日本還是美國。杉浦眼看受過良好教育的日本婦女沒有前途,但搬去美國之後,仍得應付男教授的一番善意——那個男教授認為女攝影師應該從事紀實攝影,而不要碰當代的實驗攝影,於是指派她去記錄一個日裔美國家庭的日常生活。至於石內,先是對由男性領導的學生運動不以為然,然後對男攝影師觀看橫須賀的眼光深感不安,於是決定自己端起相機,用女性的角度拍攝家鄉小城。
他們的處境對我們文獻庫的活動也不無啓發,因為日本藝術家口述歷史檔案目前所訪問的人,約有八成是男性,表明戰後日本藝術界是男性的天下。我們意識到這不平衡的現象,已儘量在計劃中加入女性的聲音。而我們挑選這兩篇訪問來翻譯,不僅因為受訪者是女性,也因為她們有傑出的藝術成就,而在訪問中,她們的思路清晰、見解不凡。